攝影大師郭英聲的自白:我的內心住著兩個郭英聲

攝影大師郭英聲的自白:我的內心住著兩個郭英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另一個郭英聲總會在過往我不敢面對的狀況下適度出現,幫我做一個很好的處理,這是我在工作體制內八年之後,才開始認識的我自己。

文:郭英聲

跟品牌合作以來,做為一個攝影家的我,思維中總是會把很多想法的畫面,跟影像做某種連結與表現,例如2007年用馬做成海報與明信片,之後延續這樣的概念,包括各種展演、活動或新產品訊息等公司所有對外的聯繫,都有它們各自專屬的明信片,成為鮮明的記憶符號,這麼多年下來,竟也累積了有上百張,不但引起很多共鳴,後來甚至發覺,竟有很多人在收藏我們的明信片。

4

我想我們真的可能是少數較少使用自己公司的服裝、產品來做image的品牌,轉而以抽象的物件、風景、感覺,用一種比較意念化,同時當代的手法,去敘述那一季collection的走向或者活動的特質。比方有年我們在台南的古蹟作秀,同時也是第一個在古蹟作秀的品牌,就用樹屋的牆做請帖;比方古物的展覽,就用一張曾經在歐洲時經過一棟老房子裡面老燈的影像;或者突尼西亞的影像,因由於那季跟撒哈拉荒野有關的大地色系;公司尾牙時的鹹蛋超人影像,然後,神經質的兔子,馬、偶爾出現的小動物等等等等,這些影像和公司文化之間,都產生了一種蠻清楚的對話,久而久之,也讓人好奇,接下來我們會做出什麼樣的東西。

3

就像是一種無限延伸的聯想,我們會在不同的主題中,去尋找適當的文字結構與影像象徵,我們曾經以類似裝置的概念,將布料放置在凡爾賽公園,再用影像紀錄,在虛實之間,展現皇室、手工、奢華的強烈象徵性。又或者有一年我們選擇在冰宮作秀,外面是酷暑的氣候,裡面則截然不同著另外一個世界,大型的舞台上放置著一張大大的照片,那是有一年在諾曼地的清晨開車經過小鎮,突然間下起雪,打在窗戶上散開而拍下,這張影像銜接著展演的概念,形成一個非常獨特的舞台,觀者在有距離的觀眾席上,看著演出,看著整個台北在下雪。那次不管是布景影像,或者邀請卡,都引起大大的共鳴。

2

原來,我不但內心住著兩個郭英聲,在創作與工作的表現方式上,也有兩個郭英聲,在自己專業的創作,與藝術總監的角色中,展演著不同的郭英聲,我可能跟其中的一個好一點,然而另一個郭英聲總會在過往我不敢面對的狀況下適度出現,幫我做一個很好的處理,這是我在工作體制內八年之後,才開始認識的我自己。

1

然而儘管有著兩個郭英聲,在做事方式與風格表現上,我仍舊維持著過往一貫的character,不會走得太偏,四十五年的創作生涯中,我對自己內在或外在創作表現的精神,是非常堅定並且固執的。

5

延伸閱讀:

本文由VOGUE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原文請見〈我的內心住著兩個郭英聲〉,更多精彩報導,詳見《VOGUE網站》

責任編輯:吳象元
審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