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巢運」住宅政策:聚焦稅制改革 提高房屋持有成本

回應「巢運」住宅政策:聚焦稅制改革 提高房屋持有成本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陳純敬說:「不動產的稅制要有強一點的稅制,你多買房子,你的持有成本就越高,意思就是說地價稅、房屋稅就越高;你如果轉賣,轉賣的所得稅也要相對提高。」

主張居住正義的「巢運」日前和平落幕,對於「巢運」提出的多項訴求,內政部營建署6日召開整體住宅政策座談會。內政部次長陳純敬表示,會中主要達成2點共識,包括改革稅制提高房屋持有成本,同時降低投資意願,並提高整體住宅政策的管理層級,由行政院統合協調。

(相關報導:千人夜宿帝寶 巢運:老百姓不需豪宅 只要25坪居住空間

聯合報導,參與座談會人士包括政大教授林左裕、成大教授陳彥仲、東華大學教授黎德星等人,另有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台灣居住正義協會等社會團體,還有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等產業代表,加上各部會官員合計約70位。

中央廣播報導,內政部次長陳純敬會後表示,與會者一致認為提高房屋持有成本,包括調高地價稅、房屋稅、轉賣所得稅等,將可抑制投資意願,才能合理調節住宅供需。

陳純敬說:「大部分的意見都集中在不動產的稅制要有強一點的稅制,必如說持有成本要讓它相當的高,減低投資意願,你只要買你需求的房子就好,你多買房子,你的持有成本就越高,意思就是說地價稅、房屋稅就越高;你如果轉賣,轉賣的所得稅也要相對提高。」

陳純敬指出,整體住宅政策牽涉稅制改革、銀行貸款、空屋供給等,屬於內政部、財政部、金管會等跨部會業務,因此,會中另一共識就是拉高住宅政策的主管層級至行政院。

至於社會住宅與合宜住宅的興建比例,會中則意見不一,雖然中央政府已強調不會再主動興建合宜住宅,但有許多年輕人仍希望擁有自己的房子,認為應繼續興建低於市價的合宜住宅。

中時報導,財政部配合內政部及各地方政府規劃社會住宅需求,已提供臺北市2處、新北市8處、臺中市4處、嘉義縣1處、花蓮縣7處、基隆市1處及新竹縣9處,共32處國有土地,由地方政府評估是否適宜興辦社會住宅。

住宅政策 專家學者建議稅制改革(中央廣播)
首次住宅政策座談會 產官學聚焦稅改(新頭殼)
內政部住宅政策座談會(聯合)
《財政》因應社會宅需求,財政部全台提供32處國有土地(中時)

如果您認同TNL的選文標準,歡迎在這裡推薦您認為「應該」要報導的新聞給我們。

Photo Credit: 巢運:無殼蝸牛全面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