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區人越多越貴!最快年底開始加收「觀光保育費」

風景區人越多越貴!最快年底開始加收「觀光保育費」
Photo Credit:觀光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草案也規範主管機關可因不同國籍、季節、尖峰與非尖峰及未依規定繳交觀光保育費者,訂定差別費率。

(中央社)
交通部5日預告「觀光地區與風景特定區及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觀光保育費收取辦法草案」,預告期兩個月;收費標準依旅客人潮而定,金額從每人新台幣30元至200元。

去年底,立法委員葉宜津等17人共同提案,為避免生態惡化,參考菲律賓、日本的做法,得向進入觀光地區、風景特定區、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旅客,收取非規費性質的觀光保育費,處理相關,地區因外來遊客大量增加帶來的環境保護、垃圾問題。

觀光局研擬「觀光地區與風景特定區及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觀光保育費收取辦法草案」,交通部5日預告,預告期兩個月。

根據草案內容,保育費及收費範圍,由各主管機關訂定,國家風景區是觀光局,地方風景區為縣市政府,保育費不同於規費,專款用在生態維護及保育。

觀光保育費收費標準依旅客人數而定,年旅客人數在10萬人次以下,每人30元至60元,10萬以上未達50萬人次者,每人60元到120元,超過50萬人次以上,每人120元到200元。

草案也規範主管機關可因不同國籍、季節、尖峰與非尖峰及未依規定繳交觀光保育費者,訂定差別費率。

不過,有幾種情形可免收觀光保育費,包括:觀光保育費收取範圍內的設籍居民、因執行公務必要進入者、未滿3歲或未能出示證明而有判斷年齡疑義時身高未滿90公分者,或其他屬公益或學術研究或敦親睦鄰等,經該管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進入者。

另有幾種情形,可減收觀光保育費,包括:因災害避難或安置、因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或祭儀活動需要、各機關學校辦理業務或教育宣導、基於國際間條約協定或互惠原則、其他法律規定得減收或停收者。

《聯合報》報導,觀光局表示,「觀光保育費」有別於門票等規費,必須專款專用於經營該景區的生態維護及保育。此外,涉及原住民族部分必須會銜原民會再劃定公告。觀光局5日預告、預告期60天至12月4日,最快年底前可公告,並由各主管機關劃設範圍及收費方式。

若修法通過,國內觀光地區包括全台第一個法定觀光區台南雙城地區(安平、中西區);國家風景特定區為例,包括東北角暨宜蘭海岸、東部海岸、花東縱谷、馬祖、日月潭、阿里山、西拉雅、大鵬灣等13個國家風景區;地方級風景特定區則包括烏來、十分瀑布、知本溫泉風景區、明德水庫等;「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為小琉球的屏東縣琉球鄉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觀光局和地方政府都可以向旅客再收取觀光保育費用。

根據觀光局的資料顯示,收費辦法上路後,《發展觀光條例》中規定的風景特定區,包含13個國家風景特定區、26個(縣市級)地方風景特定區與小琉球潮間帶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等。國家公園或各縣市的森林遊樂園則不包含其中。

交通部觀光局所屬國家風景區:

北台灣

  • 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
  • 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

中台灣

  • 參山國家風景區(獅頭山、梨山、八卦山)
  •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

南台灣

  •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
  •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
  •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關子嶺、烏山頭、虎頭埤、曾文、左鎮)
  • 茂林國家風景區(多納、寶來、新威、大津、雅爾、梅蘭、拉芙蘭、賽嘉、瑪佳沙)
  •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大鵬灣、小琉球)

東台灣

  •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東部海岸、綠島)
  • 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

離島地區

  • 澎湖國家風景區
  • 馬祖國家風景區

縣市級(地方)風景特區如下:

  • 新北市:十分瀑布風景特定區、烏來風景特定區、碧潭風景特定區、瑞芳風景特定區
  • 桃園市:石門水庫風景特定區、小烏來風景特定區、巴陵達觀山風景特定區
  • 台中市:石岡水壩特定區、鐵砧山風景特定區、大坑風景區
  • 台南市:關子嶺風景特定區、南鯤鯓風景特定區、虎頭埤風景特定區、尖山埤風景特定區、曾文水庫風景特定區、烏山頭水庫風景特定區
  • 高雄市:澄清湖風景特定區、六龜彩蝶谷風景特定區、月世界風景特定區、美濃中正湖風景特定區
  • 新竹縣:清泉風景特定區
  • 新竹市:青草湖風景特定區
  • 苗栗縣:明德水庫風景特定區、泰安溫泉風景特定區
  • 彰化縣:田尾園藝特定區
  • 南投縣:東埔溫泉風景特定區、翠峰風景特定區、鳳凰谷風景特定區、廬山溫泉風景特定區、霧社風景特定區
  • 雲林縣:草嶺風景特定區
  • 嘉義縣:中崙風景特定區、仁義潭風景特定區、吳鳳廟風景特定區
  • 嘉義市:蘭潭風景特定區
  • 宜蘭縣:大湖風景特定區、梅花湖風景特定區、龍潭湖風景特定區、礁溪五峰旗風景特定區、礁溪風景特定區
  • 花蓮縣:七星潭風景特定區
  • 台東縣:知本內溫泉風景特定區、知本溫泉風景特定區

《蘋果日報》報導,以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為例,每年觀光客有700多萬人次,若要收觀光保育費,最高可收200元。

觀光局指出,部分風景區已有收門票,增觀光保育費後,對民眾來說,只會收一筆費用,若收取觀光保育費用來維護環境,應於使用門票規費中扣除重複徵收用途項目,最快年底前上路,屆時各風景區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將可評估是否收費。

《自由時報》另外,不少觀光區內都有原住民保留地,未來收費區劃設範圍若與原保地重疊,根據原基法規定,一定要徵詢地方原住民事務主管機關同意,且部落的族人也有知情權、參與權。原民會經發處科長高文斌表示,原民會與在地的部落支持此政策,但仍要尊重原基法的規定。

世新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陳家瑜認為,酌收保育費落實「使用者付費」精神,對觀光與環境保育是正面助益。不過陳家瑜也提醒,收費後應同步提升旅遊品質,觀光客才會更願意以行動支持這項政策。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