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2000年前的牛油,現在還可以吃?

2000年前的牛油,現在還可以吃?
Photo Credit:飴-關於食的黑與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16年6月有位愛爾蘭草皮工人康威在埃瑪拉沼澤工作時,在地下360多公分挖到一個「很有味道」的物體,重達10公斤,根據卡凡郡博物館的鑑定,證實是一塊2000年前製造的牛油,而且還能食用。

作者:挑食君Alvitr

2016年6月有位愛爾蘭草皮工人康威(Jack Conway)在埃瑪拉沼澤工作時,在地下360多公分挖到一個「很有味道」的物體,重達10公斤,根據卡凡郡博物館(Cavan County Museum)的鑑定,證實是一塊2000年前製造的奶油(編按:即香港所稱的「牛油」),而且還能食用。

2000年前的奶油居然還能吃,還保有濃濃的奶油香,這地下天然的冰箱也太厲害,2000年前到底是有多久,來喚起高中的記憶……不對~是請求谷歌大神來解答。

兩千年前的中國正被王莽篡位滅了西漢,建立了短暫15年的新朝;美洲進入馬雅文化的前古典期的晚期;日本為金屬器的彌生時代;朝鮮處於前三國時代分布著扶餘國、高句麗、沃沮、東濊和其它小國家或部落;中亞是由波斯文化、希臘文化等所組成的安息王國;歐洲則由強大的羅馬帝國統治中。

2000年前的愛爾蘭是什麼人在這裡生活並埋了這麼大一塊的奶油,然後遺忘了2000年以後才被發現?大約前800年前凱爾特人多次遷徙中來到愛爾蘭,約前150年左右凱爾特文化已經在愛爾蘭占支配地位,推測當時應該由凱爾特人將重達10公斤的奶油埋在此地。

古法製作奶油 臉部保養品、拿來繳稅付房租

天然奶油是古印度人製作出來,在公元前3000年前(大概是夏朝時期),當時把牛奶靜置一段時間,上層就會漂浮一層奶皮,奶皮主要成分為脂肪,印度人將奶皮撈出後裝入皮口袋,掛起來反覆拍打、搓揉,逐漸變成奶油,但這種做法曠日廢時,從牛奶中產出的奶油量很少。

但歐洲的奶油做法不是從印度傳入,而是古埃及人也學會了奶油做法,由希臘和羅馬人帶到了歐洲,印度的作法反而傳入了中國、朝鮮以及日本。一開始奶油只有少量作為食品,其他都是作為乳液抹在臉上,甚至到歐洲中世紀時代奶油屬奢華品,被用來繳稅、付房租。

改良作法 開始大量生產

21世紀的現在,奶油幾乎是到處可見,隨手便可取得的食材,如果依照古手法的方式製作,奶油應該還是上流社會的奢侈品,好險在1879年瑞典的德.拉巴爾發明可借助滾筒產生分離立,利用奶油與脫脂奶的不同比重,將奶水中的脂肪與水分分離,製造出第一台奶油分離機。拉巴爾在1882年更進一步發明使用內燃機帶動奶油分離器,等於開啟了奶油生產機械化重要里程碑。

現在市面上奶油種類非常多,除了飲食收到西方影響外,在麵包糕點甜品上,我們也開始大量使用奶油,使用範圍隨處可見,家中通常也會放置一條奶油在冰箱中,與雞蛋有著同等地位。

奶油百百種 天然與人造有何差別

最近爆出不肖的廠商涉嫌將過期的無水奶油和乳瑪琳混合,重製乳瑪琳、酥油等產品(<誇張! 遠東油脂「過期乳瑪琳」已有約800噸被吃下肚>),販售各大通路。一般人認為乳瑪琳是奶油=天然奶油,因為價格便宜,使用香氣十足,受攤販、烘焙業者的喜愛,但事實上乳瑪琳並非天然奶油,而是加工過的再製奶油,下回再跟大家探討再製奶油與人造奶油的製作方式以及出現的契機。

本文經飴-關於食的非與白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