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是什麼佛?胸前的「藏臟洞」裡面有寶藏嗎?

樂山大佛是什麼佛?胸前的「藏臟洞」裡面有寶藏嗎?
Photo Credit:大是文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樂山大佛位於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地處四川省樂山市,並與樂山城隔江相望。大佛建於唐代,高71公尺,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摩崖石刻像。

相傳,李隆基20歲時,在機緣巧合下,得到一枚珍貴的佛祖真身舍利,並在夢中看見一巨佛,坐在三江河畔遙望峨眉山。後來,經他人解夢得知此乃大吉之兆,預示著李隆基將開創盛世。

西元713年,李隆基掌握實權,登基為帝,改年號為開元。有一說是登基後的李隆基為了還願,因此修造大佛。但最可能的說法是,李隆基為了給供奉於凌雲寺的佛寶舍利,找一個安全的處所,因此下令開鑿大佛。在開鑿大佛的同時,命御林軍親自監督設計,並主持修造地宮。大佛修造前後共九十餘年,經歷了唐代的4位皇帝。只是,大佛所修的地宮,門到底在什麼地方,至今仍無法得知。

大佛胸前的藏臟洞曾用來裝什麼?

樂山市政府組織的修補大佛工作,於1962年展開,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頗具規模的修補工作。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修補大佛前胸時,工人在佛肚前發現一個封閉的「藏臟洞」,因其位於大佛胸前的心臟處而得名。藏臟洞的發現讓人們紛紛猜測,這是否印證了藏寶洞的傳說。藏臟洞是一個高3.3公尺、寬一公尺、深兩公尺的長方形暗室,應為人工開鑿而成。

p203
Photo Credit:大是文化
樂山大佛,是中國現存最大摩崖石刻像。

令人失望的是,裡頭只發現廢鐵、鉛皮和封口石,其中唯一有價值的就是封口石,此封口石為「天寧閣記事殘碑」,是宋代的記事殘碑,為重建天寧閣的遺物。大佛竣工後,劍南西川節度使曾修有一座13層的楠木大像閣,後來被大火所燒,宋代重建的就是「天寧閣」,後來還是被毀壞。問題是,宋代修建的天寧閣記事殘碑,為何成了大佛藏臟洞的封口石?

古時候多有在佛像上修建密室的例子,按照佛教造像儀規,在佛像上設藏臟洞,洞內裝有「五穀」及「五金」;五穀象徵菩薩保佑五穀豐登,五金代表菩薩保佑招財進寶。不同的是,這些藏寶洞大都開鑿在佛像的背部,但樂山大佛的卻在佛像的心臟部位。

據兩位目擊者回憶推測,一人認為藏臟洞裡的廢鐵與鉛皮,應是盜墓者留下的,時間應該不會太久遠,約在清末民初。另一人認為暗室內的廢鐵應為「鎏金銅壺」,而鉛皮的原型應該是「鉛皮經卷」。如果推測成立,這些廢鐵和鉛皮應是宋代遺物。

但一切都只是推測,當中最重要也是唯一的線索,便是那塊記事殘碑,但在文革時期,暫放於海師洞(海通和尚居所,位於大佛頭部左後方的凌雲山頂)保管的天寧閣記事殘碑不幸遺失。

關於殘碑上所記錄的文字,以及暗室之前是用來裝何物、又是何時所修,這一連串問題,或許得等待時機成熟時才能揭曉。

2006年6月,中國科學院與當地文管所的大量專家、學者,齊聚樂山大佛,應用先進的雷達探測器,耗時大約一週,對巨型佛像進行細微的超音波體檢。

此次檢驗的目的,是基於對大佛內部構造的擔憂。大佛距今已有一千兩百多年的歷史,歷經自然災害,還受到戰爭的侵襲。此項名為「地質雷達無損檢測」的專案,執行人員有中國科學院的四名學者、大佛景區文管所的五名專家,以及另外八名招聘來的工作人員。運用的地質雷達電磁波,將深入大佛內部2至70公尺處。

檢測前,有專家稱:「我們將會確認樂山大佛內部是否存在佛教法器,如果存在,則其極有可能是一千兩百多年前鑄造大佛時雕鑿進去的。」隨著探測工作正式展開,大佛的腳背、雙腿之間、雙手、大腿及胸部一一檢測完後,專家只做了簡短的說明:「目前內部結構基本穩定,未發現異常情況。」對於人們關心的寶藏問題卻隻字未提。看來,關於大佛藏寶一事又將成為千古謎團。

相關書摘 ►定陵陪葬品無數,唯獨缺了萬曆帝的愛妃?

書籍介紹

《國家寶藏大解密:豪奢的帝王、亂世的梟雄與貪婪的海盜,透過一件件寶物問世與遁世的故事,揭露人們遺忘的歷史真相。》,大是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胡楊

西北大學歷史學博士、考古學家胡楊,繼《消失的古國》後,另一代表作。

本書作者胡楊是西北大學歷史學博士,他將帶領你沿著書中敘述的藏寶路線,一起遊歷大江南北、古城王陵,同時看到璀璨奇珍、精美瓷器、華麗織品,以及失傳的精工巧技──銅明明比鐵軟,但秦朝的銅劍,竟然能砍斷羅馬的鐵刀,你知道原因嗎?歷代無名工匠,為後代留下舉世聞名的珍寶,這些國家寶藏靜靜躺著,勾引智者勇者,透過一件件寶物的遺蹟,訴說著被人們遺忘的歷史真相。

立體書封_大是文化DL0009《國家寶藏大解密》
Photo Credit:大是文化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