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一些令歐洲人膚色較淺的基因 其實來自非洲

研究顯示︰一些令歐洲人膚色較淺的基因 其實來自非洲
Photo Credit: the Tishkoff laboratory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項基因研究顯示,以膚色區分種族其實沒有太大意義,非洲人本身也有各種不同膚色,非常多元。

雖然普遍認為非洲人多數是黑皮膚,不過他們的膚色其實非常多元化,不能單以一個「黑」字概括。一項由賓夕凡尼亞大學團隊領導的研究,就發現了一些跟皮膚色素沉著有關的基因,解釋非洲上廣泛的膚色。論文今個星期在期刊《科學》上發表。

人類膚色繁多,過往普遍認為不同地方的人膚色深淺是按環境演化︰較深膚色有助減少紫外光傷害,較淺膚色可以製造更多維他命D。不過這項研究顯示,故事可能沒有那麼簡單。

遺傳學家Sarah Tishkoff及其團隊到非洲各地尋找不同族群的實驗對象,量度膚色及收集基因資料。為確保準確捕捉膚色,研究團隊使用測色計,測量前臂內側最不受陽光影響的部位。

對比參與者的基因後,團隊發現基因組有4個關鍵區域的8組基因跟膚色相關,當中有部份會加深膚色,有部份則令膚色變淺。

IMG_4978_JPG
Photo Credit: the Tishkoff laboratory

研究發現,跟歐洲人膚色較淺有關的SLC24A5基因,同樣在非洲東部出現,在某些埃塞俄比亞群組更有過半人擁有。這個變異在約3萬年前出現,可能是由中東遷移至東非人的人引入。雖然不少東非人擁有這個基因,但他們沒有白皮膚,相信是因為膚色同樣受其他基因影響。

此外,亦有幾種令歐洲人膚色變淺的基因均源自非洲,而且歷史悠久。Tishkoff說︰「這些變異都很古老,大部份甚至比現代人類的源頭更早。它們在非洲經歷數萬年——如非數十萬年——的變化。」

團隊亦在多個撒哈拉以南的族群身上,發現一些會加深膚色的基因。另一些跟深膚色有關的基因,同樣出現在印度以及太平洋美拉尼西亞島群上的族群中。

Tishkoff表示,澳洲及拉尼西亞的原住民,擁有一些跟撒哈拉以南族群相似的特徵,如頭髮質感、膚色和身高等,這一直是個謎。有些人認為,兩個相隔甚遠的族群擁有相似特徵,是因為趨同演化——各自獨立演化出相似的變異,然而今次研究支持移民假說,即那些原住民是從非洲遷移過去。另一個可能是,有個源自非洲的族群包含了深膚色和淺膚色的基因變異,但深膚色的基因只留在這兩個族群之中,其他則因自然選擇而消失。

團隊在膚色最深的人身上,發現兩個減少基因MFSD12表現的變異。研究人員為了解這基因如何產生更深色的皮膚,他們培養出減少表現MFSD12的細胞,發現這些細胞會製造更多真黑色素(eumelanin)。另外,當研究人員把老鼠的MFSD12基因剔除時,牠們會失去紅色及黃色的色素,令本來淺啡色的外表變成灰色。

mice_skin_color_gene

這項研究除了讓科學家更了解影響膚色的基因之外,亦再次挑戰了「種族區分源自生理差異」的概念。Tishkoff表示,不少人以膚色區分種族,但今次研究顯示影響膚色的基因早已廣為流傳,以膚色區分不比用高度區分有意義,也沒有單一的「非洲種族」。

研究膚色的專家Nina Jablonski亦指出,有種族主義者希望把膚色及智力、道德等特徵拉上關係,但沒有證據顯示較淺的膚色更「高等」︰「我們見到跟較白膚色的基因變異,其實來自非洲。」

相關文章︰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