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在獨立公投問題上「雙重標準」,指控成立嗎?

西方國家在獨立公投問題上「雙重標準」,指控成立嗎?
Photo Credit: Reuters Picture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年幾個影響巨大的歐洲地區的公投,西方國家的普遍態度確實是支持一些公投(科索沃),反對一些公投(克里米亞、加泰隆尼亞),對某些公投(蘇格蘭)態度中立。但這並不意味著是雙重標準。

克里米亞的歷史進程則不同。近代之前,克里米亞是蒙古人建立的公國,後被土耳其人兼併。18世紀末,俄羅斯再通過戰爭搶掠過來。其原住民韃靼人在20世紀40年代被蘇聯通過強行全體流放到中亞,屬於人道主義罪行。儘管在蘇聯解體後韃靼人開始回遷,但由於實際的困難,這個過程遠沒有完成。俄羅斯人占克里米亞大多數的現狀是這個不合法的罪行的後果。克里米亞的命運不應由現在人口構成而決定。

烏克蘭擁有克里米亞不是通過殖民或掠奪的方式,而是在20世紀50年代在蘇聯時期,被俄羅斯人赫魯雪夫從俄羅斯劃給了烏克蘭。這種轉移是和平的,也是合法的。烏克蘭獨立後,克里米亞曾爭取過獨立,但是很快與烏克蘭政府達成協議,以自治共和國的身份留在烏克蘭內。在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訂立的憲法中,第一條就規定: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是烏克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加泰隆尼亞的情況更不同。加泰在10世紀成爲獨立國家,但在1137年通過聯姻的方式與亞拉岡王國合併,名稱雖然是亞拉岡王國,但加泰隆尼亞人實際掌握權力。1469年,亞拉岡國王斐迪南二世又與卡斯提亞(即西班牙的主體民族)女王伊莎貝拉一世成婚,合併亞拉岡王國與卡斯提亞,統治了大部分現代西班牙領土,形成實際上的西班牙王國,其後裔一直是西班牙國王。可見,加泰隆尼亞之成爲西班牙的一部分,完全是基於自然的歷史進程。事實上,在20世紀前,並沒有多少加泰隆尼亞獨立的呼聲。主要因爲佛朗哥時代的獨裁統治與不正確的民族政策才讓加泰隆尼亞獨立問題變得嚴重。

佛朗哥被推翻後,西班牙通過1978年憲法,第二條規定西班牙是一個「所有西班牙人的不可分裂的國家」(the indissoluble unity of the Spanish Nation, common and indivisible homeland of all Spaniards)。制憲時經過全民公投,總投票率67%,92%支持通過;其中加泰地區的投票率為68%,支持率是95%,均高於平均水平。可見,憲法得到包括加泰人在内的民意授權,並非強加在加泰人頭上。

對比之下,就可以明確,加泰隆尼亞與克里米亞成爲母國的一部分,都經過自願的合法的轉移過程。這與科索沃先經非自願的轉移,再經殖民統治的情況有很大區別。

第三,母國是否滿足了自治權

國際雖然不太支持普遍的自決權,但一般支持「自治權」。這三個地區都有「自治」的名號。惟母國在是否「違反契約」方面截然不同。

1974年之前,科索沃的自治權還比不上另一個自治省。直到1974年的憲法,科索沃才獲得更大的自治權利。1989年,米洛塞維奇單方面宣佈把科索沃的地位後退到1974年之前。這種背道而馳的做法頓時引起科索沃人民的反抗。科索沃也在1990年宣佈獨立。

克里米亞在烏克蘭治下,享有程度相當高的自治。在烏克蘭危機中,也沒有人說要「收回」克里米亞的自治權。這時有的激進烏克蘭民族主義國會議員要求「禁止俄語」,可是這個動議隨即被否決。克里米亞的俄裔人居然就以此作為「被壓迫」而要公投的理由。

加泰隆尼亞在1978年憲法中獲得自治權,此後自治程度有增無減。2006年,加泰通過的新《加泰自治法》擴權並得到當時西班牙總理的支持,但當時在野的拉荷義卻把它推到憲法法庭。2010年法庭裁決部分擴權條款違憲。這才引發新一輪的加獨。但整个過程,加泰的自治權都沒有減少。

第四,是否存在人道主義災難也是國際是否支持獨立的重要因素

科索沃發生的人道主義災難總所周知。其他兩個地區都沒有發生此等災難。

第五,公投是否具備合理性(legitimacy)

由於母國反對,這些地區的公投都不合法(legal),但科索沃人民從明確爭取獨立到最後獨立,一共用了18年時間。在1999年由聯合國接管後,也有9年時間讓人民充分表達自己的意願,這種意願是經過深思熟慮而不受外力干預的。科索沃人民最後做出國家獨立的決定,是充分反映了她們的意願。

反視克里米亞,從俄羅斯入侵到提出獨立要求再到公投獨立,用了僅僅不到20天的時間。在俄羅斯軍事佔領下,進行如此倉促的「公投」,根本無法讓克里米亞各種族人民有充分的時間和不受脅迫的環境去表達、思考和爭論自己的意願。更不用提原住民韃靼人還沒有回遷。這種所謂公投,不可避免地淪為政客玩弄「法制」的手段。

而加泰公投也是準備倉促,焦點放在爭論公投是合法還是非法上,根本沒有充分辯論獨立與否的優劣,尤其沒有算好經濟帳,公投加入太多政治操控。加泰地區長期對獨立的民意都是4x%對4x%,即便考慮到這次公投有西班牙政府阻止公投的情緒反彈,高達九成支持率也顯然背離了民意。可以想像在反獨派呼籲下,反獨選民大都沒有投票。公投過低的投票率,雖然也有西班牙阻撓的因素,但也未必太偏離因反對派抵制而導致的現實。考慮到結果與民意的背離,公投的合理性也站不住腳。

第六,其他國際法考慮

克里米亞「公投」的不合法,還在於烏克蘭的領土完整受到國際條約的保護。在1994年的《安全保障布達佩斯備忘錄》(Budapest Memorandum on Security Assurance)中規定烏克蘭同意放棄核武器,而其他各國(美國、英國和俄羅斯)承認並確保「烏克蘭在現有領土上的獨立和主權」,「避免使用武力威脅烏克蘭」。烏克蘭放棄核武器是以美俄英各國承諾烏克蘭的安全保障為交換條件的。烏克蘭遵守承諾放棄了核武器,俄羅斯就有義務根據條約,尊重烏克蘭的領土完整。美英也對烏克蘭的安全與完整負有責任。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公然違反了自己所簽訂的條約。因此,俄羅斯支持的克里米亞的獨立違反了國際條約,是不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