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運萬人上街怒睡帝寶,房價大跌歷史會重演?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經過25年,今年巢運站上街頭,時點也無巧不成書,正好又在景氣與房市的關鍵轉折點上。歷史是否將再度重演?值得後續觀察。
文:林奇芬
2014年10月6日巢運號召民眾上街抗議高房價,有1萬5千人怒躺仁愛路帝寶。回憶25年前1989年8月26日,無殼蝸牛聯盟也抗議房價過高,號召10萬人夜宿忠孝東路上。抗議的人說,25年過去了,房價問題不僅沒有解決,還越演越烈。當年忠孝東路房價一坪50萬元,而今同路段豪宅每坪單價可上看200萬元,這25年間房價漲了4倍。
抗議隔年,房價走14年寒冬
但如果認真研究台灣房地產市場的人都知道,1989年無殼蝸牛上街頭抗議隔年,台灣房市就進入了14年寒冬,直到2003年才觸底。但自此之後台灣房市漲了11年,不僅把前面下跌補回,還加倍上漲4倍,讓許多人大呼吃不消。
不過,如果從複利的角度來看,25年漲4倍,表示年報酬率6%,並不算是一個特別高的報酬率。而接下來,房市才正要面臨修正的挑戰。
房市漲跌,背後都有原因
房價上漲或下跌,都有背後的經濟環境。1989年房價大漲,背景是台灣經濟高成長、新台幣大幅升值、熱錢流入、房市供給量有限等條件造成。但當台幣大幅升值、重創出口產業後,台股與房地產都面臨重挫調整,而在房價高漲階段暴增的房屋供給量,共花了10年的時間才消化整理完。
2003年起的這一波房價上漲,同樣也有背景條件,包括低利率、低稅負(土增稅減半、贈與稅降為10%)、海外資金回流、房屋供需平衡(歷經十年修正)、另一波景氣擴張(2003年到2007年)…等。原先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際,房市已有修正壓力,不過,在全球央行撒錢救經濟的低利環境下,房地產又多走了一段好時光。但接下來,不利房市發展的利空要遠多於利多,房市下跌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抗議房市政策不公義使得房價飆漲,巢運4日夜宿帝寶(好房網News記者 陳韋帆/攝影)
目前房市利空多於利多
我先前寫過一篇文章,〈房價下跌四個條件已經出現三個〉,包括,一,過去10年房屋供給大增,目前已經呈現供過於求現象。二,成交量萎縮,代表買方縮減,投機退場,無法推升價格,三,貸款成數與利率,目前銀行緊縮房貸,貸款成數縮減,明年起將有升息壓力,都不利於房市。四,景氣趨勢。目前台灣景氣燈號為綠燈,還未過熱,但等明年景氣走到黃紅燈、紅燈之際,就是景氣反轉點了。
除此以外,目前稅負政策更不利於房市,包括房地合一稅可能上路、各縣市房屋稅大幅調高…,都加重房地產持有人成本,讓屋主脫手意願增加,賣壓加重。
歷史再度重現?
回顧1989年,無殼蝸牛在房價高漲下,忍無可忍走上街頭,但隔年房價就開始崩盤,原因不是無殼蝸牛的抗議,而是景氣下滑與房市供需改變,來到多空臨界點。經過25年,今年巢運站上街頭,時點也無巧不成書,正好又在景氣與房市的關鍵轉折點上。歷史是否將再度重演?值得後續觀察。
不過,對無殼蝸年來說,房價下跌終於提供了獵屋好時機。趁未來幾年好好存錢,讓自己脫離無殼蝸牛狀態,可別等25年後,還要再次上街頭抗議。
Photo Credit: 巢運:無殼蝸牛全面進化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