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欲公開半世紀前「甘迺迪遇刺案」機密文件,中情局為何反對?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美國總統特朗普推文表示,將揭露1963年美國總統甘迺迪遇刺,從未對外公開的3,000多份文件,以及經過修改的30,000份文件資料,內容將全數上線在美國國家檔案館網站。
美國國家檔案館將在周四(26日)揭露,1963年美國總統甘迺迪遇刺案的相關檔案,包括從未對外公開的3,000多份文件,以及已經通過修改,多達30,000份的文件資料。這次檔案的開放,是否會讓懸疑半世紀的遇刺案水落日出?美國專家們各自持有不同的看法。
(中央社)1963年11月22日發生的美國總統甘迺迪遇刺案,是現代美國史的劃時代大事。當局表示,甘迺迪是被獨自犯案的奧斯瓦爾德(Lee Harvey Oswald)槍殺,但一直以來,坊間卻流傳多種理論,挑戰官方版本,史學家和陰謀論者都引頸企盼密件全數解密。
先前有報導指出,可能是為保護情報相關消息來源和情報取得方法,甘迺迪遇刺案的檔案不會全數公布。
不過,美國總統特朗普透過Twitter表示,「如果收到更多情報,我身為總統,會允許長年遭阻擋和加密的甘迺迪案檔案(JFK Files)公開。」
如果特朗普沒有改變心意,這批檔案將在塵封近54年後,在26日全數公開。
甘迺迪遇刺:美國史上最大懸疑案
美國第35任總統甘迺迪遇刺,至今仍是史上一大懸案。
甘迺迪在1963年11月22日那天出訪德州達拉斯,當時坐在車上與民眾打招呼的他,突然頭部中槍、癱倒在座椅上。官方在隨後公佈的調查報告中,指控主嫌是奧斯瓦爾德,但奧斯瓦爾德始終否認,他也在2天後,在警察嚴密的戒備中當眾被人開槍擊斃,使得整起事件的真相更加撲朔迷離。包括古巴政府、美國中情局、甘迺迪夫人積琪蓮、當時的副總統詹森(Lyndon Baines Johnson),都被列為可疑對象。
大導演奧利華史東(Oliver Stone)1991年拍攝的電影《驚天大刺殺》(JFK),內容極度偏向事件背後有陰謀指使,民眾要求政府披露密件的聲浪高漲。

1992年,美國國會制定了《甘迺迪遇刺文件收藏法案》( JFK Assassination Records Collection Act),法案通過以來,已有數百萬份文件陸續公諸於世。不過根據該法規定,少部分的檔案須等到25年後,也就是2017年才能公開。而該期限將在這個月26日截止,其中包括尚未解密的檔案共有3,100件,以及先前已公布的文件中,遭到塗去的部分內容,這次可能也將一併公開。
這些文件藏了什麼內容?
美國政治新聞媒體Politico20日報導指出,特朗普肯定不會公開這批機密文件。 美國聯邦法官特恩海(John R. Tunheim)指出,中情局遲遲不願公布這批1960年的機密文件,可能是擔心會曝光美國1990年代的情報活動,他甚至認為,在2017年揭密這些文件,也有可能影響中情局現在的間諜活動。
他告訴Politico :「似乎很難相信,但上個世紀、1990年代的情報運作,仍然是今天一件需要受到保護的事情。」
不過,特朗普對於這項美國甚囂塵上的遇刺案也不陌生。特朗普在2016年的競選活動中,毫無根據地聲稱共和黨對手克魯茲(Ted Cruz)的父親和奧斯瓦爾德有聯繫,而至今也沒有否認這樣的發言。特朗普的政治顧問斯通(Roger Stone),也是一位狂熱的陰謀論者,他出版了一本甘迺迪的副總統詹森(詹森在甘迺迪遇刺後接任總統職位),參與暗殺計畫的書《The Man Who Killed Kennedy: The Case Against LBJ》。
斯通表示,是他敦促總統釋放所有的文件。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斯通也曾在節目中表示,有白宮來源告訴他,中央情報局一直在遊說特朗普總統,不要發布這些文件。「為什麼?因為我相信他們知道,奧斯瓦爾德是由中央情報局訓練、培養和安排的。」而美國中情局拒絕對斯通這樣的指控做出回應。
不過,研究這宗暗殺事件的歷史學家們,並不相信這些文件會引發任何重大的新結論。但認為這些文件可以幫助調查奧斯瓦爾德在行兇之前,到墨西哥市的一趟旅行。
奧斯瓦爾德在甘迺迪遇刺的前2個月(1963年9月6日)到墨西哥市,專家們相信能從一些文件中得知,美國中情局是否掌握奧斯瓦爾德進出蘇聯和古巴大使館的內情。
「我一直認為墨西哥的旅行是隱藏的一段暗殺。」《紐約時報》前記者Philip Shenon指出,美國中情局和聯邦調查局在奧斯瓦爾德會見蘇聯和古巴間諜時,對他進行了積極的監視。「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有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奧斯瓦爾德是一個潛在的威脅?如果他們採取行動,也許(暗殺)不會發生。這些機構可能會害怕,如果文件全部被釋放,他們的無能和笨拙就會被暴露出來——他們知道奧斯瓦爾德的危險,但沒有提醒華盛頓當局。」
美國共和、民主兩黨在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資深議員,近日也出面呼籲特朗普公開最後的檔案。
《上報》報導,共和黨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格拉斯利(Chuck Grassley)上週表示,他贊成參議院決議公開所有文件,「美國人民有權得知1963年11月決定命運那天的全貌…...甘迺迪總統的刺殺案發生在我們國家的關鍵時期,近54年後我們仍在挖掘我們的政府如何處理這件事,以及事先知情的訊息。」
休閒路跑最佳拍檔!跑步教練的百搭經典推薦──adidas史上最輕Ultraboost Light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didas推出經典跑鞋Ultraboost Light,將品牌經典BOOST中底科技再進化。本次邀請專業跑步教練實穿評測、細緻分析,帶您深入認識BOOST能量膠囊與各種跑鞋科技如何引爆能量,賦予它極致緩震性、舒適度與腳感回饋。
現代社會中,養成運動習慣、追求健康永續的生活,已成為許多人理想生活的想像。若仔細觀察,當清晨太陽沿著建築稜線緩緩升起,就能看見不少人換上輕便服裝,在健身房、公園或是馬路上,展開屬於自己的慢跑行程。不過,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跑步運動的行列,網路上也越來越多關於「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跑鞋」的討論。看著市面上從品牌、機能到產品定位琳瑯滿目的跑鞋產品,隨便一數都可以區分出十幾種類別,細緻的產品分類也反應出跑鞋多樣的使用情境。究竟跑步入門的初學者在選擇跑鞋時需要注意哪些部份呢?
談到跑鞋的挑選,這次我們邀請曾帶領過上千位跑步學員的跑團教練梁哲睿(Jerry),來和大家分享挑選時的細節與觀念,「不過就跑步入門者而言,從外型是否對眼、機能泛用與否,其實就能夠挑選出一雙適合於日常、運動場景來回轉換的全方位跑鞋。」哲睿教練說。這次,教練將從他多年的經驗出發,分別從中底科技、跑鞋性能、應用情景等不同角度,為大家體驗評測近期由adidas推出的經典跑鞋──史上最輕的Ultraboost Light!

BOOST科技10週年:承襲經典再「勁」化
「你實際上手,第一個感覺是變輕了。」哲睿教練說。Ultraboost Light不只是歷代Ultraboost中最輕的一雙,也是adidas十年來各項跑鞋科技的心血結晶;其中,一顆顆酷似保麗龍的能量膠囊「BOOST顆粒」,更在這一代迎來輕量、回彈的全方位突破。關於BOOST科技的發展歷史與創新效能,這篇讓你一圖看懂adidas Ultraboost Light打造輕盈腳感的秘密,可以讓大家更深入了解BOOST科技的迭代歷程。
話說回來,10週年的「Light BOOST」技術到底多厲害?首先得從Ultraboost系列的中底談起。「從Ultraboost 21開始,它就變成這種超胖的加厚中底。」哲睿教練分析,「BOOST顆粒增量加厚有效提升了腳掌落地後的緩震與支撐性能,但也讓整體跑鞋的重量及存在感受到不小影響。」不過,這一代的Light BOOST減輕了30%的重量,讓Ultraboost Light同時保留極厚中底的Q彈效能,又不會造成雙腳的負擔,大幅降低長跑後期跑鞋的存在感,讓跑者能更加專注於步伐、配速與呼吸節奏,提升非常有感。
另一方面,Ultraboost Light和過去Ultraboost系列強調緩震和舒適有些不同,Light BOOST技術在輕量化的同時還提升了4%的回彈性,明顯提升中底回彈的推進效果,就像在緩震的同時稍稍推你一把,讓腳跟有種被「往前帶動」的循環感受。再搭配使用Primekint+技術針織的細緻鞋面,整體跑動的腳感不只極度貼合腳背,更舒適包覆所有種類的腳板輪廓,創造輕盈穿戴感與傑出的緩震、回彈效果。

經典就是無畏挑戰:細數Ultraboost Light細節表現
除了中底技術的進化,Ultraboost Light在輔助機能方面也透過其他項目的突破,證明了它作為經典跑鞋的底氣。首先,adidas更新了鞋底上的L.E.P.抗扭系統,將原先放置於中底內層的彈性塑膠片由X型轉為U型,連貫落腳後的支撐性與回彈力道;接著,再透過「船型」的外觀設計,仿造船底圓弧狀的力學設計製作鞋底,讓外觀顯得圓潤討喜,還能藉由鞋型的自然滾動,提供跑者下一步的推進感,讓跑者不需要為穩定腳踝而分心,踩穩漫漫長路上的每一步。

這一代Ultraboost Light依然使用Continental™馬牌橡膠作為大底材質,並透過豆莢式的重點貼法,針對雙腳離地之前實際使用到的摩擦點加強。如此一來,既能減輕整體重量、又能維持跑動時前掌的抓地力,維持與前代相同的推進效果,並達到整體輕量化的目標。

應用場景隨心所欲:亮色搭配、低調穿搭都適合
挑選跑鞋重要的可不只是性能,還有一個生活層面的喜好考量──外觀。「因為外觀會很直接的決定,我會不會想要這雙鞋。」哲睿教練說。無論鞋子的性能再好,如果跑鞋外型本身不對眼,不管功能性再好,還是有很高的機率在挑選跑鞋時被排除──因為就是不喜歡嘛。
但說到這裡,我想熟悉adidas的鞋友們可以肯定地說,Ultraboost系列的鞋款不太會在這關敗下陣來。除了圓潤討喜的鞋型以外,配色也是Ultraboost Light最吸睛的亮點。
這次Ultraboost Light推出多款配色,其中主打色款「活力紅」以高亮度的白橘配色亮相,非常適合作為平常休閒穿搭的單品搭配,增加整體穿著層次感;或是像經典純色系鞋款,adidas也別具匠心加入螢光色點綴,讓本來低調的外觀多了些亮點。
「我常常裡面穿一些運動用的機能服飾,外面就是一般日常穿的衣服,鞋子就搭配它,這樣不只上下班切換方便,而且它也像是你穿搭的第二主角,既不會給別人『你是來運動』的休閒印象,也不會過度正式而失去骨子裡身為跑者的運動氣質。」哲睿教練分享。

極輕超彈、舒適無感,適合休閒入門跑者
「一雙好的跑鞋應該會幫助你、輔助你,讓跑者只需專注在這一步和下一步上面。」這是哲睿教練認為一雙「好的跑鞋」所應具備的條件。當我們將這些條件對應在Ultraboost Light上,便會發現無論緩震、包覆、輕量化及推進感受等,它都有滿全面的平衡性;甚至其亮眼的外型及應用場景的多元性,還為它增添許多便利之處,不只可以搭配日常穿搭,也可以拿來作輕度訓練,提供支撐、推進、抗扭轉等性能支持,滿足種種跑步運動所重視的訴求。
訪談最後,哲睿教練再一次細數Ultraboost Light的超強「輕」功:
- 單位密度減輕30%的Light BOOST顆粒帶來前所未有的輕盈腳感。
- 跑鞋科技革新減少10%的碳足跡,讓Ultraboost Light成為減輕地球負擔的環保跑鞋。
- 外型時尚亮眼、配色活潑吸睛,情境切換隨心所欲。
- 重量輕盈、支撐穩定、抗扭回彈,泛用性能適合剛接觸跑步,或是想入門的跑者。
「如果今天你只有一雙鞋的預算,我推薦這雙鞋子,它的泛用性對跑步入門者而言就是非常好的選擇。」哲睿教練誠懇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