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地說:「中信兄弟下半季戰績失常是因為換血導致」是個都市謠言。
文:大艦巨砲主義萬歲!
換血是不是很危險?
當然是,據說教皇諾森八世(1432-1492)在死前因為失血而需要輸血,結果找來30名聖潔的小男孩替他捐血,可是因為血型不對導致血液凝固,本來可能還能多活一段時間的教皇就這麼過世了。
雖然這個故事算是野史,不過多少告訴我們,一口氣大量換血是很危險的。
說到換血,在今年的中華職棒也有很經典的爭執。
世間有言,中信兄弟在2017年是為了換血才在下半季嚴重失速,搞到最後必須要擊獅避猿才能勉強爬進季後賽,於是網路上球迷討論百家爭鳴,有人大罵這樣沒有運動家精神,搞什麼抓放,有人卻認為目標就是季後賽,何必自己搞自己?
整個討論下來,通常不太會有人在意「中信兄弟是為了換血才在下半季嚴重失速」這句話感到懷疑,反正一個上半季還跟Lamigo糾纏到最後的球隊到下半季卻一口氣滑到爐主寶座,輔以詹子賢、王威晨、吳哲源等人在下半季的神奇表現令人印象如此深刻,不如說如果誰懷疑引號裡的那句話,恐怕也會被人投以「你在想什麼小朋友」的眼神。
不過,問題來了:「中信兄弟真的是因為換血才在下半季嚴重失速的嗎?」
好啦,不要真的用「你在想什麼小朋友」的眼神看我。如前所述,如果去問十個球迷,大概有八個會對中信兄弟換血這句敘述點頭如搗蒜,然後開始發表有關於換血陣痛的意見,更別提在挑戰賽前突然來個五虎將之亂,使得到底該不該換血、該怎麼換血變成這陣子球迷熱烈討論的話題。
那,我們今天就在這裡檢證這句話是真是假吧。
首先,如果從半季成績來看,中信兄弟上下半季分別相對於聯盟的成績如下:
- 中信兄弟上下半季投打成績
季度 | OPS | OPS+ | ERA | ERA+ |
上半季 | .875 | 119.8 | 4.67 | 103.4 |
下半季 | .752 | 86.9 | 5.66 | 90.2 |
如上,下滑的幅度相當……華麗,或是說讓人震驚,下半季的中信兄弟無論是成績繳出來的絕對值還是相對值,與上半季比較都呈現大幅度的衰退,當一支球隊下半季投打表現在聯盟都敬陪末座的時候,得坐到聯盟排名最後一把椅子是非常合理的。
因此我們可以說:因為下半季新人用比較多,所以投打都嚴重失速,Q.E.D.!
我想常常看我文章的人應該會想說:好了好了你這套我們都看多了,當你寫Q.E.D.的時候就是後面還有文章,有什麼膏藥趕快全部擺出來,不要故弄玄虛。
耶,對啦,確實是後面還有文章。
要探討這個問句,要從球員名單開始看起。如果我們打開中信兄弟上下半季的打席分配,以一場比賽至少出賽1.5個打席-就是代表他不是先發、就是所謂重要替補-來看,我們會得到一份這樣的名單:
- 中信兄弟上下半季主力打者構成
RANK | 上半季 | 下半季 |
1 | 陳子豪 | 周思齊* |
2 | 蔣智賢 | 詹子賢 |
3 | 彭政閔 | 張志豪* |
4 | 王勝偉 | 吳東融 |
5 | 周思齊 | 張正偉* |
6 | 張正偉 | 王勝偉* |
7 | 林智勝 | 蔣智賢* |
8 | 曾陶鎔 | 曾陶鎔* |
9 | 張志豪 | 王威晨 |
10 | 鄭達鴻 | 黃鈞聲 |
11 | 彭政閔* | |
12 | 許基宏 | |
13 | 陳子豪* |
如上表,上下半季皆有出賽的打者以*表示。
在上半季10位,下半季13位選手裡,名單重複的有8位。真正在下半季異軍突起的選手僅有:詹子賢、吳東融、王威晨、黃鈞聲、許基宏五位,而且他們的出現各有正當的理由:鄭達鴻上半季OPS+僅有25.4,下半季想找個人取代他實屬正常;吳東融之替補蔣智賢、詹子賢之取代陳子豪、許基宏之接手彭政閔都是因為替換受傷人員;至於王威晨則是因為曾陶鎔徹底鳥掉,教練團開始讓他移防外野或一壘減輕守備負擔看他會不會回神,因此在下半季王勝偉從游擊移防三壘,吳東融從二壘進到游擊,才讓王威晨進駐空出來的二壘。
先發十人一下換掉三分之一或許真可以說是大換血,可是到底是換血還是因為球員受傷而不得不為,這完全是個問號。
我想不會有人認為「王勝偉取代曾陶鎔」叫做「為了球隊年輕化而換血」吧?
當然,你可以說最後黃鈞聲下半季打出的OPS+跟鄭達鴻差不多(21.1,其實更糟糕),或是說下半季的曾陶鎔不管怎麼挪位置考卷還是寫得很感人,不過至少可以看出來所謂中信兄弟下半季因年輕化而使得戰績一瀉千里這句話很值得商榷。
你可以說這個說法很簡略,我並不反對,如果我們要仔細說明的話,可以先拿出中信兄弟本年度各守備位置的主力先發(不含DH)來看:
- 中信兄弟主力野手陣容
守備位置 | 捕手 | 一壘 | 二壘 | 三壘 | 游擊 | 左外 | 中外 | 右外 |
主力選手 | 黃鈞聲(50) | 彭政閔(65) | 蔣智賢(55) | 曾陶鎔(52) | 王勝偉(86) | 張正偉(57) | 張志豪(80) | 詹子賢(63) |
第一替補 | 鄭達鴻(40) | 許基宏(21) | 潘萣翔(30) | 林智勝(28) | 吳東融(45) | 周思齊(50) | 張正偉(22) | 陳子豪(48) |
第二替補 | 陳家駒(38) | 蘇緯達(18) | 吳東融(25) | 蘇緯達(16) | 陳江和(7) | 曾陶鎔(16) | 陳子豪(20) | 張正偉(12) |
如上,稍微整理一下出賽數就能看出中信兄弟守備更迭的狀況。
潘萣翔的30場二壘出賽幾乎都集中在上半季,主要是蔣智賢下場之後的替補,下半季主要的二壘手其實是吳東融,張正偉則是在張志豪受傷的時候從左外野移動到中外野,偶爾客串一下右外野。主力加上第二替補通常可以達到90-100場出賽。
考慮到輪休,與其說是球團刻意換血,不如說是主力球員或傷或狀況不佳才使得新人有出頭的機會,你頂多抱怨一下曾陶鎔或是黃鈞聲為什麼這麼有愛。可是想想:曾陶鎔不管怎樣還是打出過成績,黃鈞聲上半季替補出賽的時候還繳出64個打席OPS.997,OPS+150.8的成績,下半季多給他一點機會好像不是很過份的事情。
要我說,真正在「換血」這檔子事情上受害的是林威助,林威助本來的身份是第四外野兼DH,由於右外野交給新人陳子豪和詹子賢,所以張正偉從右外野被挪到左外野,原本在左外野的周思齊就變成了第四外野兼DH,和林威助完全重疊。
身份重疊這件事情前幾年其實就存在了,今年只是比較表面化而已。35歲的周思齊比起38歲的林威助來說相對上自然比較有優勢,更別提周思齊其實上半季打得很好,到了下半季就算要頂他也不會特別去拉38歲的林威助,DH這個位置沒有一定要非填外野手不可。
話說回來,是不是新人真的打得特別差,所以下半季的中信兄弟才會在打擊上失速?
Tags:
2022網路使用調查:台灣家用連網裝置需求增,宅家防疫Wi-Fi滿屋專案逗相挺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根據關鍵議題研究中心的調查報告,台灣多數家庭仍為寬頻上網所苦,不僅費用過高,所獲得的上網速率、品質也不理想,無線網路的建置更是許多人的痛處。台灣大寬頻推出完整解決方案,不僅讓你宅家防疫擁有1G高速網路和影音娛樂,最新Wi-Fi 6+Mesh無線網路也幫你裝到好。
戴口罩、勤洗手,維持個人良好衛生習慣,已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的日常。後疫情時代,許多人享有在家上班的權利,隨之也更依賴隨選視訊、線上會議、遠距教學,加上眾多線上遊戲、串流影音服務陸續登台,對家用網路是個不小的傳輸負擔。
由於行動網路(如4G、5G)的特性,頻寬是由該基地台與所有連線的手機共同分享,因此回到家中後,大多數人會切換到有線寬頻網路或是無線Wi-Fi,但隨著對網路的依賴加深、連線裝置越來越多,該如何建置穩定且高速的無線上網環境,可就不是人人都會的技能。就讓我們透過TNLR關鍵議題研究中心的網路調查,了解現代民眾對於上網的需求究竟有多高?
第三方市調顯示:民眾上網需求提高,快又穩定的家用網路為唯一首選
根據關鍵議題中心最新的調查,年齡20歲至45歲的台灣民眾並以上網人口比例加權,每日平均上網時間達5.1小時,能夠得知現代人對於網路使用已有相當高的依賴性;約六成的民眾集中於每日2小時至6小時之間,另有超過兩成的比例,每日上網時間高達8小時以上,可說是吃飯、工作、娛樂幾乎都離不開網路。

由於電信業者過去的499之亂,以及部分業者推出低速率吃到飽的資費方案,在調查當中也顯示出將近七成的民眾,選擇使用行動網路(如4G、5G)作為主要的上網方式,家用網路(含Wi-Fi)則是接近四成。不過有趣的是,使用家用網路時,約有八成五的比例享受影音娛樂、將近六成則是用來玩遊戲,顯見多數民眾也知曉行動網路的極限,尖峰時段的頻寬和延遲表現不佳,轉而使用比較穩定的家用網路,也讓電視、電腦、手機等多種設備能夠同時上網。


不過即便是家用網路,各家業者的競爭也是不遑多讓;其中讓消費者最感不悅的,當屬超過六成比例的網路品質問題,接著是多裝置上網後的速度變慢,以及家中空間造成的Wi-Fi收訊不良……等問題。因此除了對外頻寬速度、穩定度之外,消費者同樣也在意家中Wi-Fi無線網路的速度與訊號覆蓋率,需要業者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1G上網速率、最新Wi-Fi 6無線網路、Mesh網狀無線網路隨處用
根據現代人各項使用網路的痛處,以及切合目前在家防疫的需求,台灣大寬頻推出「防疫短期」專案,6個月約期每月只要699元起,除了享有120M上網速度不限流量之外,還有免費的4K Android機上盒,近萬部MyVideo優質好片看到飽,更享有防疫級安裝,工程人員進屋安裝前將依國家級防疫規格清潔、消毒,讓你享有高速、超值、最安心的上網體驗。
更棒的是,每個月費用270元的Disney+隨選影音串流服務,防疫短期專案也提供3個月無限暢看!讓使用者能夠享受迪士尼、漫威、星際大戰、皮克斯、國家地理、Star等六大影視娛樂品牌,讓您在家防疫不無聊!

若網路需求較高,如多人大家庭、透天厝……等,不妨考慮「Wi-Fi滿屋」專案。此專案能夠免費租用1台Mesh子機,與原有的Wi-Fi功能數據機一同提供更好的訊號覆蓋範圍,1G高頻寬速率方案更能夠免費租用2台。Mesh Wi-Fi透過無線方式相互連結母機與子機,不必為了安裝有線網路破換家中既有裝潢,即可立即提升訊號覆蓋範圍,且使用同一個SSID即可全屋無線漫遊,不用手動切換方便許多。

更棒的是,只要申辦「Wi-Fi滿屋」500M速率以上的寬頻方案,直接升級為最新的Wi-Fi 6無線網路,相較前一代Wi-Fi 5快兩倍、傳輸延遲更低、容納更多裝置同時連線、更省電,且相容於近期1~2年所購買的裝置。若是不需要Mesh子機,還可以選擇雲端遊戲平台GeForce NOW白金方案6個月+羅技有線搖桿、奧創插座+momo紅利金最高1,000元、Uniigym體感健身課程一年、瑪帛電視電話3個月等好禮任擇一,輕鬆在家玩遊戲、購物、運動、與親友聯繫!


台灣大寬頻性價比高,領先其他同業
根據調查,多數人每月願意負擔的家庭網路費用為新台幣千元以下,比例超過八成,整體平均金額為新台幣656元。台灣大寬頻每月只要699元起,就可以享有120M網路和免費借用1台Mesh子機,最快的1G頻寬每月也只要999元,而且1G寬頻方案可免費借用2台Wi-Fi 6 Mesh子機,相較老牌電信1G上網每月2,399元,可說是十分划算。

除了提供優質且吸引人的上網方案,台灣大寬頻更重視上網品質,使用HFC混合光纖同軸網路,選擇成本較高、傳輸穩定的光纖作為骨幹網路,最高可以申請1G速率,且可供裝區域比老牌電信更多。免電路月租費、不限流量,數據機直接內建路由器和Wi-Fi無線網路功能,開機即上網,不用額外購置無線路由器,更不必費心繁雜設定。
還在煩惱在家防疫該如何選擇快又穩定、方案超值的家用網路專案嗎?台灣大寬頻是您的優質首選,立即使用、高速上網、影視資源、無線網路等多個願望一次滿足。
台灣大寬頻【防疫短期】專案請點我
台灣大寬頻【Wi-Fi滿屋】專案請點我
更多方案請洽台灣大寬頻 網路門市 請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