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事實上,科學研究成果僅發現阿美族人有較高比率的米田堡血型,但不代表所有阿美族都具有米田堡血型,米田堡血型也可以出現在不同族群的人身上。
文:蔡友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台灣舉辦的世大運在充滿原住民圖騰的舞蹈展演中圓滿落幕,這次原住民選手在世大運得牌數更創下空前佳績,在90面總獎牌中有11面由阿美、泰雅、卑南與排灣的原住民運動選手獲得,包括滑溜冰的宋青楊、陳彥成、高茂傑、洪萬庭,舉重的郭婞淳,跆拳道的李晟綱、蘇佳恩,田徑的楊俊瀚、陳傑。原視、TVBS與各大報紙分別以「世大運原住民選手成績佳 米田堡血型引話題」、 「米田堡血型呼吸代謝快 原住民體能具優勢」、「為何世大運原住民選手超強?」、「專家發現阿美族血統有全球第一的『先天優勢』」為專題報導。
打開台灣歷屆奧運原住民奪牌的選手,從1960年羅馬奧運十項全能銀牌——出身阿美族馬蘭部落的「亞洲鐵人」楊傳廣,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棒球銀牌——阿美族的黃忠義,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棒球銀牌——阿美族的王光熙,2012年倫敦奧運跆拳道女子銅牌——阿美族的曾櫟騁,2016年里約奧運會舉重女子銅牌——阿美族與布農族的郭婞淳,以及現在日本職棒巨人隊的阿美族好手陽岱鋼等,這些國際上揚名的傑出運動員,都具有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身份血統,其中又以阿美族居多,原住民具有運動基因的論述又再度浮現。
不同種族的人在智力或是體能上的不同表現,是生理上的差別,還是受到社會環境所形塑?他們透過不同社會、政治與歷史過程形成了今日的差異,還是被先天基因決定的結果?原住民傑出的運動表現,是特殊基因造成的先天優勢,還是後天環境養成的結果?1980年代之後隨著基因科技的蓬勃發展,這股科學知識與衍生的討論方興未艾,使得「先天vs.環境」的古老論戰再度捲土重來。新一波基因科技革命性的發展,也讓這樣的論辯更加棘手。透過世大運中再度浮現的「原住民運動基因」論述,可以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呢?
全球生物醫學化的發展:人群差異的基因開始受到重視
2000年人類基因圖譜初步定序完成後,當時該計畫強調種族不具有任何基因基礎。因為該計畫發現人類作為一個物種,有99.9%的基因是相同的,僅有 0.1%的差異。不過之後短短幾年,相關發展卻觸動另一個不同的發展方向,研究差異基因(genetics of difference)的科學研究快速增加,科學家關注的重點由強調人類的共同性,轉向追求那0.1%的差異,企圖在0.1%的人類基因差異上加以比較。因此,越來越多頂尖科學期刊,如:Nature、Science開始透過科學研究提出證據,宣稱不同種族的人具有生物差異的基因標誌。
這類科學研究認為關注人群分類的差異基因,強調以種族/族群為中介變項,是未來建立個人化或精準醫療的重要成果。特別是當代生物醫學強勢發展下,世界各地原住民被認為因為過去環境的隔離,擁有較純的遺傳組成,原住民基因獨特的標記逐漸成為世界科學家高度關切的焦點。
當人群差異的基因開始受到科學研究的重視,全球生物醫學影響的脈絡下,也形塑台灣的科學發展方向。一方面,九零年代台灣基因研究在國家支持下開始蓬勃發展,政府機構所資助涉及族群比較、起源的跨領域基因研究計畫明顯增多。另一方面,1987年台灣解嚴,政治自由化、民主化使學術研究的許多禁忌解除,受到西方多元文化論述下「族群」概念的影響,台灣四大族群概念的出現以及以族群為議題的學術研討會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越來越多「原住民基因」為題的相關科學研究計畫,從基因的角度探討台灣原住民的健康、族群間比較、與歷史起源。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政府機構(如:科技部、衛福部與原民會)補助的研究計畫與相關科學期刊的發表看出。這次世大運所引發米田堡血型的討論,不僅反映了生物醫學全球化趨勢,也凸顯原住民在台灣認同政治的地位轉變。
什麼是米田堡血型?與原住民運動能力有關嗎?
這次世大運台灣媒體所大幅報導米田堡血型與原住民的關聯,主要來自四篇的刊登在國際期刊的科學研究成果。
Broadberry (1996)與馬偕醫院團隊指出,全世界不同族群米田堡紅血球血型第三亞型(Miltenberger subtype III [Mi.III], GP.Mur)會有不同,在高加索人極為罕見,但台灣原住民卻有相當高的發生率。米田堡型基因表現型(phenotype)在台灣高發生率的三個原住民族群分布分別為:阿美族 88.4%、雅美族(達悟族) 34.3%、卑南族 21.2%,阿美族比率幾乎世界第一。台灣人口的整體平均比率則為7.3%。在其他東南亞國家米田堡的出現比率也很顯著:泰國9.7%、馬來西亞3%、越南6%、香港6.28%、中國南方4.3%(見表一)[1]

米田堡血型其實是兩個獨立的基因,glycophorin A與glycophorin B在演化、基因重組過程中,混合體的意思是,本來兩個獨立的基因(GYPA跟GYPB)在演化、基因重組過程中,混合成單一基因(GYP.B-A-B)。這個混和基因表現出的蛋白質,在序列銜接處(Mur)具強烈抗原性(即比較能夠誘發抗原與抗體的反應),故米田堡血型又稱GP.Mur。這樣的研究主要是應用在輸血安全的檢測,因為約有1%的台灣人體內就帶有對抗米田堡抗原的異體抗體,病人輸血前做的交叉試驗,防止這些帶有抗體的病人會輸到米田堡血液,避免溶血性輸血反應[2]。從輸血安全的檢測。後來又怎麼會應用到原住民的運動基因?
Tags:
10大南投農會伴手禮【上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南投縣為台灣觀光首都,好山好水、景色秀麗、文化薈萃、資源豐富,而外出旅遊特色伴手禮必不可少,許多南投地區農會也推出特色伴手禮,以下為大家介紹南投10大農會伴手禮的前5項。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網站說明,「農會」的功用為推動農民終身學習,培育優質農業人力資源;營造農村健康生活及生產支援體系,活化鄉村社區組織。輔導農漁民團體永續經營,增進服務功能;加強國際農業合作與兩岸農業交流,擴展農業發展空間等。
農會在台灣農業生產和行銷過程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包裝、行銷地方特產,打出知名度,甚至外銷到全球,農會都是其舉足輕重的推動者。
台灣農會最知名的,就是南投信義鄉農會與其產品《馬拉桑》。《馬拉桑》是臺灣導演魏德聖執導的電影《海角七號》中,所出現的一個小米酒品牌,馬拉桑在阿美族語裡原本的意思是「喝醉了」(阿美語:Malasang)。這項產品由南投縣信義鄉農會所研發、生產,其廣告標語為「千年傳統,全新感受」。是白色甜酒,味頗像市面酵母飲料,喝多易醉。其誕生原因是2006年魏德聖為拍攝《海角七號》劇情的需要,商請南投縣信義鄉農會研發一種「有點俗、有點可愛,且具有在地感」的酒品,於是該單位以一個月的時間進行研發,推出名為「馬拉桑」的小米酒,並於前述電影上映後推出為實體商品,持續販賣至今。靠著該電影的一砲而紅,成為信義鄉著名的南投伴手禮,該項伴手禮也常賣到缺貨。
南投除了信義鄉農會,還有許多農會推出其特色伴手禮,以下為大家介紹南投10大農會伴手禮。
1. 信義鄉農會
推薦人氣伴手禮:雙金迎百紀念酒禮盒
紀念酒堅守台灣工藝核心價值,兩個鄰近的台灣在地產因為價值觀的結合,終於開花結果。其酸甜適口,不徐不燥的特性像是氣質美少女。是梅子夢工廠產品中擁有信義鄉婦女溫柔特性的代表酒品。信義鄉地處偏遠,物質生活不便讓許多外鄉女子不敢下嫁信義鄉,所以勇敢嫁到信義鄉的女性多半擁有著過人的毅力、溫柔與感性。不拘泥於形而外的物質,只為與伴侶長相廝守、共同奮鬥。酒液的酸甜口感,像極了堅毅愛情的前段;果肉香甜的溫暖後勁,則有如長相廝守努力下生命中所產生的心靈富足。金牌的狂野與柔水透過堅守台灣在地工藝的「添興窯」陶藝,創作結合,讓百年的歡慶更加具台灣精神,與看見台灣工藝的核心價值。
成分:金牌柔水釀造酒、黃梅、砂糖
容量:375毫升
售價:1580元
2. 魚池鄉農會
推薦人氣伴手禮:典藏紅茶禮盒
典藏禮盒的設計係以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為發想,以一棟帶著濃厚英國風的錫蘭式建築物為主體。外圍分別由紅茶之父「新井耕吉郎」揭開魚池鄉紅茶的製程和發展歷史;象徵了921之後魚池紅茶產業復甦的橄欖樹;以及年輕茶農遠眺日月潭,呈現出將魚池鄉紅茶帶入新頁的意象。盒內採用紙漿塑糢將本會產品撐起,整體形象磅然大氣又不失環保之本意。
「台茶18號-紅玉」茶業改良場以台灣山茶與緬甸大葉種Burma選育,歷經五十餘年育種試驗,所選育適作紅茶之優良品種。茶湯水色艷紅上層戴著黃金環,散發出淡淡之薄荷加肉桂香,滋味醇厚。夏茶具收斂性,茶湯入口後,會有些微澀的感覺,但會逐漸化開而回甘,且會持續一段時間。此乃茶多酚含量高,經全發酵後,轉化成茶黃質及茶紅質,有豐富內涵之呈現。此種迷人之香氣及滋味,即源自於原生種台灣山茶,曾被紅茶專家讚譽為「台灣紅」、「台灣香」,足可代表台灣紅茶與眾多世界知名紅茶爭鋒,是極為獨特之品種。
「阿薩姆紅茶」1936年,日本人在魚池鄉日月潭畔之貓囒山設立「魚池紅茶試驗支所」,並自印度引進阿薩姆茶種,發展紅茶產業 ,亦曾在倫敦拍賣會中名列頂級,也是日本天皇的御用珍品,民國四十年至六十年間,更是台灣農產品外銷主力。茶湯水色深紅,滋味濃郁甘醇帶有天然的麥芽香;除單獨飲用外,亦適合加入鮮奶調製成奶茶,茶湯轉成琥珀色,茶香中伴隨著奶香,「色」「香」「味」俱佳,且冷、熱飲用各有不同之風味。
成分:紅玉茶葉、阿薩姆紅茶茶葉
容量:75g*2罐
售價:1600元
3. 水里鄉農會
推薦人氣伴手禮:佐梅香三入組
水里鄉隸屬南投三大青梅產區之一,知名度雖不如信義鄉,但因鄉內梅樹大多改良為矮樹品種以便採收,也因此更方便遊客近距離欣賞拍照,故成為部落客所熱愛的「賞梅秘境」。
水里鄉內擁有上安、郡坑、新山、興隆、永興、玉峰、車埕、新興等八大梅園社區。由於青梅擁有「一月賞梅、四月採梅」的特質,梅樹在不同季節展現不同的風情。產季初期的青梅熟度較低,適合做脆梅;清明之後青梅熟度較高、風味鮮明,適合做Q梅、梅酒或梅醋。產期初期青梅梅果小顏色較青,後期果實大但顏色些微轉黃。水里鄉農會依據青梅不同產期之特性推出系列商品,讓您品味不同的酸甜與青澀的滋味。
成分:熟梅藏香酒+烏梅魯醬+蜂蜜梅醋
容量:250ml*3瓶
售價:690元
4. 竹山鎮農會
推薦人氣伴手禮:杉林溪烏龍組(參等獎)
竹山鎮,舊稱「林圯埔」,隸屬於中華民國臺灣南投縣,位於該縣西南隅,地處濁水溪南岸、清水溪東岸,因清代曾為雲林縣縣治,而有「前山第一城」之稱,並因地理位置與歷史文化等因素,至今仍與斗六市關係密切,是臺灣僅次於花蓮縣玉里鎮的面積第二大鎮,亦為南投縣之觀光旅遊聖地。位於竹山鎮的杉林溪烏龍茶,因受高海拔自然環境條件之賜,日夜溫差大,茶菁平均生長期超過五十五天以上,故其葉片肥厚、柔軟、內涵豐富,經茶農精心研製,控制適當發酵,所製成之成茶,呈現獨特之高山茶特色風味,外觀勻整富有光澤,茶湯金黃、透明度佳、香氣幽雅、滋味甘醇。
成分:茶葉
容量:600公克/盒
售價:2500元
5. 中寮鄉農會
推薦人氣伴手禮:中寮肉桂茶
中寮鄉為傳統農村形態,早年因香蕉輸日而盛極一時,現今農田零星分佈,以栽種龍眼、竹筍、香蕉、柑桔等作物為主。中寮鄉所產龍眼肉質飽含水份屬於上品,每當八月生產期枝繁葉茂、結果纍纍,待產季過後將生過剩的龍眼烘焙製成龍眼乾,滋補養頻,廣受消費者喜愛。近來,中寮鄉農會更積極投入藥用植物的栽種及藥膳食補的推行,並多次舉辦藥膳料理品嚐 、促銷及講習等,致力為農民尋得另一個農業新機,而「 農特產展售中心」的成立,提供農民更多元的銷售管道,其中龍眼加工品、肉桂茶、桂圓紅棗茶、明日葉茶包等,為目前積極推廣之農特產品。中寮肉桂茶,由南投的好山好水所孕育,生長在無環境污染的肉桂森林,天然養成、健康、安全、優質,其茶湯入喉甘潤甜美,香味濃郁。是來中寮遊客,必買之伴手禮。
成分:肉桂茶包
容量:3公克*20入/盒
售價:280元
以上廣告由南投縣政府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