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王爺信仰祭典風貌 全球最早王船照來自馬來西亞首度曝光

細數王爺信仰祭典風貌 全球最早王船照來自馬來西亞首度曝光
Photo Credit:清華宮朱府王爺代天巡狩 @ 清華宮朱府王爺代天巡狩 FB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起源於中國的王爺信仰流傳到東南亞後,祭典細節隨著時間流失,當下保存最完整的發展脈絡是在台灣。馬來西亞馬六甲當地一名信徒提供1919年的王船影像,是目前已知全世界研究王爺信仰中最早的影像紀錄。

(中央社)

王爺信仰在台灣雖有數百年歷史,但影像紀錄多止於現代,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從馬來西亞馬六甲清華宮取得全世界最早王船影像,首度在台展出亮相,可看性十足。

馬來西亞馬六甲清華宮的王船影像,是台史博館10月中旬開展的「巡狩四方—台灣及東南亞王爺信仰特展」展示內容之一,雖只有相片,卻彌足珍貴。這是台史博館向清華宮商借取得的,共有30多張,展出的是其中的10多張相片。

台史博館策展人張瀛之表示,清華宮這批王船影像是馬來西亞馬六甲當地一名洪姓信徒提供的,影像時間是1919年及1933年,其中1919年的王船影像,是目前已知全世界研究王爺信仰中最早的影像紀錄。

馬來西亞馬六甲清華宮的王船影像,就是台灣的「送王船」,馬六甲當地稱為「送王舡」,相傳最早是在18世紀,當地人曾提及1854年有類似王爺信仰的活動,「送王舡」的名詞是1905年後出現的。

張瀛之說,起源於中國大陸的王爺信仰,流傳到東南亞後,祭典細節隨著時間而流失,中國大陸也因文化大革命的破壞,王爺科儀紀錄陸續消失,當下保存最完整的祭祀儀式及發展脈絡是在台灣。

台史博館的王爺信仰特展,除展示馬來西亞馬六甲清華宮的王船影像外,其他文物全來自於台南市沿海廟宇,包括蘇厝長興宮、三寮灣東隆宮、寶安宮、南海埔境主公殿等。

王爺和媽祖是台灣沿海信仰的兩大系統,媽祖保佑漁家,王爺去瘟疫,都是道教的守護神;不同的是,相傳媽祖真有其人,也只有一位,王爺則有許多,稱為王爺或千歲。

代巡與王爺信仰

據《台灣歷史博物館》,王爺信仰源自於中國閩南,17世紀隨神船放流、移民遷徙,傳播到臺灣、東南亞等地華人社會,衍生出多樣祭典儀式與風貌。

王爺信仰盛行於台灣西南沿海,習俗中以請王爺駐駕,供奉祭祀、清淨地方及驅瘟除祟後,最後添儎送王的「迎請代天巡狩」最為特殊。

「巡狩」原指古代帝王巡視所屬疆域的制度,因帝王不能常親自出巡,因此發展出「代天子巡狩」訪視民情風俗、端飭地方吏治的「代天巡狩」制度。後來,這樣的制度在民間信仰中被轉化為迎請玉帝敕令神明至地方關懷民情、稽查四境並清掃邪祟的「代上天巡狩」。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周慧儀
核稿編輯:李牧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