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找「專聘教師」卻要求教師證,還有「不山不市」的學校你聽過嗎?

偏鄉找「專聘教師」卻要求教師證,還有「不山不市」的學校你聽過嗎?
Photo Credit: MIKI Yoshihito @ Flickr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現在偏鄉教師就是師資分流,有正式錄取老師、非偏鄉借調到偏鄉,專聘、代理教師,目的是讓偏鄉師資穩定,師資也提升。

(中央社)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1)日初審通過「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簡稱偏鄉教育法)」草案,其中開放偏鄉學校甄選的「專聘教師」,需有教師證資格。初估全國符合偏遠地區定義的學校約有600校,依全國中小學數量來看,符合偏鄉定義的國中、小就占了三分之一。

偏鄉地區面臨少子女化、人口外流的衝擊,許多學校不敢開專任教師員額,只徵求代理教師。代理教師待遇遠不及專任教師,又需一年一聘,導致偏鄉學校師資長期不穩定,小學生可能6年換6個導師。

為此,教育部研擬「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開放「甄選合格專任教師確有困難」的偏鄉學校,可以控留教師編制員額1/3以下的人事經費徵選「專聘教師」。專聘教師的待遇比代理教師好一些,聘期可達2年並可續聘。

初審通過的草案條文規定,對於未具教師資格的現職代理教師,最近3年內於偏遠地區學校實際服務滿4學期,且表現優良者,得參加由教育部全額補助的師資培育課程,通過教師資格考試且經教學演示及格者,並可以免實習取得教師證。全案教委會傍晚初審完成,提報院會前,不須交由黨團協商。

不過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等教育團體日前招開記者會,擔心「專聘教師」會讓偏鄉出現大量沒有教師資格的老師,淪為教育次等區,並扼殺有教師資格者的機會,崩壞既有的師培制度。呼籲仍應從增加專任教師名額著手。

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審議中,朝野立委考量「專聘教師」制度仍有需要,但為保障學生受教權益,修正草案,規範「專聘教師」必須通過教師檢定,擁有教師資格。

不過包括台灣家長教育聯盟、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人本教育基金會等團體今天發出聲明稿,認為當初設立「專聘教師」,就是因為具教師資格者不願進入偏鄉服務,如今又硬性規定專聘教師必須具備教師資格,無法解決偏鄉的問題。

3團體認為,應該要做的是教學品質的把關,不論正式或非正式教師,只要教學不佳,就應輔導使其離開教職,而非在專聘教師制度上限制教師資格。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長邱乾國另外指出,立法院同時要求教育主管機關應提供「專聘教師」相關誘因,包括宿舍和久任獎金等,並協助取得第二專長。至於目前服務偏鄉的代理教師,則要鼓勵考取教師資格。

除了這項改變,立法院初審也通過,未來辦學卓著的偏鄉學校校長,可以連任2次,一任任期4年,也就是最多可在一校服務12年。

偏遠地區學校之認定方式:依據「偏遠或特殊地區學校校長暨教師資格標準」第2條及「師資培育法施行細則」第8條規定,偏遠地區國中小學校係由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秉權責認定後(每年檢討調整一次),列表層轉教育部核定或核備。實務上,大部分縣(市)政府尚依學校之交通狀況、地理環境等條件,再於其中區分出「特偏」地區學校。(教育部查詢系統1)(行政院查詢系統2

除了偏鄉學校,還有些「不山不市」的學校你關心嗎?

《聯合報》報導,教育部國教署署長邱乾國說,適用偏遠教育條例的學校,勢必局限於交通、生活特別不便的少數地區,但不代表其他學校不需關注。以往地方政府因經費有限,只會補助特別偏遠的學校,市區學校經費也較充裕。反倒鄉鎮郊區或海邊的學校,校舍、設備老舊,經常叫窮,「不山不市」(不在山區、也不在市區)學校的問題講了好幾。

像是位於北海岸鼻頭角的新北市瑞芳鼻頭國小,是個每年級只有1班、連同幼兒園才33名學生的迷你小學,校長陳玉芳指出,該校距最近的超商10幾公里遠,距瑞芳火車站更遠,公車班次也很少,教師除非住宿,否則從雙北或桃園開車到校,每月油錢最多可到上萬元,卻不能領偏遠加給,因為得學校距公車站牌5公里以上才能領,雙北符合標準的學校很少。

教育部為此將另訂指標,首度專案補助「不山不市」的國中小改善軟硬體。近期將和地方政府討論訂出指標,年底盤點出學校名單、排出優先順序,針對建築或設備已到年限等最迫切需求,後年起補助大規模改善。

(2017.12.22.更新)

立法委員蘇巧慧表示,教育部統計,台灣高中、國中、國小共有3871所學校,扣除偏遠地區學校1104所及部分都會區學校,更有多數非都會、非偏遠「非山非市」學校。

桃園市楊梅區上湖國小校長莊錦欣說,學校學生有48%是弱勢,包括隔代教養、單親與新住民等,面臨的問題比偏鄉還嚴重,家長都在忙於生計,沒時間照顧孩子,家長會與社區資源幾乎無法支持學校,且創校50年,校舍、設備、所處地區文化素養不足,教師流動率很高。

他說,學校面臨學生藝術學習落差,不論是市立圖書館、文化展演中心,離學校最近也要7、8公里,小孩想培養才藝,附近沒安親班、舞蹈教室,要從學校做起,就要買樂器、邀藝文團體表演、聘師資,都需要經費。如果能鼓勵優秀老師待得久,對孩子學習也會更有幫助。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長邱乾國則回應,教育將以交通、文化、生活機能、數位環境、社會經濟條件、其他等6個變數指標,綜合認定偏遠地區學校,未被劃定為偏遠地區學校者,再劃出非山非市學校。

邱乾國強調,訂定新指標,有學校會擔憂權益受損,教育部會維護既有學校權益不受損。

國小鐘點費擬調高至320元

(中央社)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日也通過臨時動議,要求調高國小教師鐘點費至新台幣320元。教師團體都表示贊同,認為是彌補過去數十年來的不公平。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今日發出聲明稿指出,過去國小授課鐘點費明顯偏低、不合理,高中代課老師一堂課鐘點費400元(每堂課50分鐘),國中360元(每堂課45分鐘),國小代課老師領的最少,上課40分鐘只有260元的鐘點費,上課一分鐘還不到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