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插畫】別為了文創而文創:發展在地文化,就是最好的國際化

【插畫】別為了文創而文創:發展在地文化,就是最好的國際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不知道政府在決定都更位置、建立文創園區的時候,是否曾經發現,其實發展在地文化,就是最好的國際化?

專欄-GDP的數字建立在無數回憶的廢墟上

(TNL說說畫)

引述〈拆古蹟蓋文創園 「沒靈魂」〉:

台北機廠都更案通過、文萌樓都更危機解除是近日沸沸揚揚議題,台灣蘊含歷史意義、在地文化特色的建築面臨拆除命運已非第一次。儘管政府聲稱開發有更大效益,可活化資產,仍遭學者批評:「政府對都市發展的認知只有翻新,沒有保留。」

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理事陳威臣說,北市不需要這麼多商業開發,政府想推行軟實力,作法卻是為文創而文創。他解釋,國外以完整歷史文化脈絡,再來發展行銷,台灣雖有歷史脈絡,政府不注重文化保存,反而想拆除重建、再蓋文創園區,「台北沒自己的味道,就算硬要發展文創,做出來的東西也沒靈魂。」

「拼命長大的城市,瘋狂更新的老屋,GDP的數字成長建立在無數記憶的廢墟上,年輕世代尋不著出路……。 」

插畫家長腿地瓜在廣藝劇場舞台劇《天天想你》中聽見的這段呢喃,寫出了這個世代蝸居台北的苦,也道出了在與新時代接軌的路上,老城市市民與政府間的矛盾。不知道政府在決定都更位置、建立文創園區的時候,是否曾經發現,其實發展在地文化,就是最好的國際化?

責任編輯:鄒琪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