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會降低果糖甜度,冬季熱飲維持口感小心喝進太多糖

高溫會降低果糖甜度,冬季熱飲維持口感小心喝進太多糖
Photo Credit: Myriams-Fotos via Pixabay CC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果糖在熱飲中會降低甜度,若要維持跟夏天飲料一樣的口感,大約需要多加5至10公克的果糖,結果冬天喝下的糖分,比夏天更多。

(中央社)

天氣涼,民眾喜歡喝熱飲。專家提醒,高溫時果糖甜度會下降,為維持口感,會加更多糖,如桂圓紅棗茶、薑茶,糖量都很高,民眾想喝最好自己煮。

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常務理事許光宏表示,研究顯示,每天只要增加攝取一份的含糖飲料(360毫升),不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提高83%,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更提高29%。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邱弘毅表示,在國人主要死因別疾病之可預防因素探討及健康促進研究中發現,比起沒喝含糖飲料者,每週飲用含糖飲料500毫升以上者,比較可能高血壓;並且有高於10%的風險會在10年內得到心血管疾病。

果糖遇熱甜度降,維持口感反而吃更多糖

邱弘毅說,含糖飲常用果糖,但果糖遇熱會改變結構。根據研究,果糖於水溶液中以三種異構體構成,其中為β主要甜份來源,不過隨著水溫升高,β會轉變,甜度也會降低。

常溫時果糖液的甜度最高可達蔗糖的1.7倍多,但攝氏40度以上時,果糖液甜度反而會低於蔗糖。因此若要維持跟夏天飲料一樣的口感,大約需要多加5至10公克的果糖(約1至2顆方糖),結果冬天喝下的糖分,比夏天更多。

許多民眾喜歡在冬天喝市售薑母茶、桂圓紅棗茶或黑糖等粉劑或濃縮塊;邱弘毅表示,這類產品加工後需加更多糖保持口感,以市售黑糖老薑茶粉為例,一包20公克含糖16.6公克,含糖量相當83%,桂圓紅棗茶粉含糖量更高達91%,高於熱可可的64%含糖量。

每天一杯360毫升的桂圓紅棗茶,比每天一杯沖泡式熱可可,一個月會多喝下45顆方糖。

冬天熱飲可用砂糖取代果糖

邱弘毅說,民眾如果真的要喝糖飲,建議在喝熱飲時盡量選用蔗糖做的砂糖,不要用果糖。但並不表示吃砂糖就沒問題,還是要注意攝取量。

許光宏說,過去大家多注意「過多的鹽對腎臟不好」,但越來越多研究顯示,過量的糖會影響整體身體健康。邱弘毅說,依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天的糖攝取量,應低於每日總熱量5%、約25公克,BMI過重或肥胖者,更應降到18.75公克,民眾在冬日若嘴饞,可採取「自煮、減量、微糖」的原則,降低自己糖分攝取。

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與台灣流行病學學會,2017年共同發起「國人主要死因別疾病之可預防因素探討及健康促進研究」,結果也顯示小腿圍和大腿圍比值若大於0.7,罹患慢性腎臟疾病的風險為小於0.7者的2.7倍。小腿圍較粗者的脂聯素較高,可能讓腎功能指標降低。

不只果糖,也要當心運動飲料的「葡萄糖」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廖曜磐指出,糖尿病患至少每三個月就要抽驗一次糖化血色素,不過有一名61歲的王姓病患過去接受檢查時,糖化血色素都維持在8%左右,最近來醫院追蹤,糖化血色素竟然高達10.2%。王姓病患原本服用藥物控制血糖,不得不改成施打胰島素。

廖曜磐表示,詢問病患後發現,王姓病患在天氣很熱的時候,喝了孫子給的運動飲料,發現不會很甜,於是買了整箱的運動飲料,一天喝上好幾瓶。

廖曜磐解釋,運動飲料主要是讓大量流汗者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因此內容物包含糖和電解質,而為了讓人體易於吸收,糖大多使用單醣,一喝進體內,血糖值就會升高,血糖一升高就容易口渴,不知不覺之中越喝越多,糖化血色素在不知不覺中飆升。

彰化醫院營養師周柏穎指出,市售的運動飲料每500毫升約含有35公克的葡萄糖等單醣,因此喝運動飲料很容易攝取過量的糖,建議民眾還是喝白開水就好,如果一定要喝運動飲料的話,至少要用水一比一稀釋。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