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可以做粗活,但層峰得留給獅子的利爪」──殖民地香港成功的關鍵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毛姆筆下的殖民地落日、敞廊品酒與太平山上的社交醜聞業已遠去。留下來的,是不列顛帝國的精神建設:法治與私有財產權、新聞自由、國會的遺跡與賽馬。但香港從來沒能實現其初衷。
文:崔斯坦・杭特(Tristram Hunt)
香港在發展過程中累積了巨額的財富。所謂的「漢奸」——早在香港發展初期,就把寶押在英格蘭人這邊的走私販子、商人和幫派領袖——賺得尤其多。買辦郭亞祥一開始是領航員,接著為王家海軍供應飲食所需,後來設法得到進口牲口進香港島的獨佔權,最後其私人財產價值超過五十萬銀元。他的生意夥伴是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跟著不列顛艦隊從新加坡海軍船塢來到香港的譚亞財。他的財富則來自建築合約、移民包船,以及後來維多利亞港沿岸的房地產投資組合。此外還有無數的華人「行商」藉著棉花與絲綢貿易、建築業、不動產與移民生意致富。
由於傳統上提升社會地位與政治權力的路子走不通,富有的香港華人利用慈善事業與義務性社團來發展活躍的社交生活。這些有錢華人並非殖民體制下消極的受害人,而是殖民地社交圈生態發展的主動參與者。過去擔任買辦的積極華人選擇以大規模的善行為手段,在一座商業城市中發揮政治人物傳統上的社會功能。無論是一八六六年團防局(District Watch Committee)成立,還是後來的南北行公所(「促進成員福祉與市場繁榮」的同業公會)、東華醫院與保良局(打擊綁架與賣淫而成立),都顯示出華人商界菁英在十九世紀後半逐漸成長的自信心。
基督徒出版商、理雅各的友人王滔表示:「自創設東華醫院以來,董事於每年春首必行團拜禮。朝珠蟒服,競耀頭銜,冠裳蹌濟,一時稱盛,而往時樸素之風渺矣。熱鬧場中一席之費,多至數十金,燈火連宵,笙歌徹夜,繁華幾過於珠江,此亦時會使然歟。」
儘管有這些慈善事業與奢華展現,儘管團防局、潔淨局(Sanitary Board)與醫院有其重要性,但香港真正的權力所在——行政局(Executive Council)與立法局(Legislative Council,輔佐總督的單位)——仍然不對華人開放。華人對於政治代表權的要求,一概受到這兩個王室行政單位與不列顛商業社群的抵制。華人可以做粗活,但層峰得留給獅子的利爪。對歐德理而言,這才是殖民地成功的關鍵:「貧瘠的岩塊迅速轉變成世上的一大奇景與商業樞紐,過程中展現了華人的勞動力、勤奮與生意頭腦在不列顛統治下所能達到的高度。」
儘管許多華人居民發展不錯,但殖民地早期的種族壁壘仍然造成都市形貌上的嚴重差異,一如許多不列顛帝國城市。瑞德斯戴爾勛爵認為:「在這座差異之島上,最大的差距莫過於城裡歐洲區與華人區的對比」,「前者的房子用灰石板色的磚頭與花崗岩為材料,蓋得又宏偉又漂亮……。後者則反之,低矮窮酸」,住著「醜陋的老女人與長相古怪的黃臉小兒」。
不列顛人無視香港本地人存在的事實,堅信自己是「善意先佔者」,這種信念也刺激他們為手中的華人殖民地賦予一絲永恆的氣息。他們要用不列顛的方式生活、蓋房子,透過其殖民地機構的設計來鞏固自己對香港島的所有權:有讓人想到十三世紀英格蘭早期建築的哥德式聖約翰座堂(一八四九年)、新古典式的總督府(一八五五年)、香港大會堂(一八六九年)的文藝復興式柱廊與圓頂、皇家天文台(一八八三年)的圓拱與敞廊——以及綿延在港邊的古當。移入的華人居民住在急就章的貧民窟、沒有古典或哥德式文化遺產,想當然是姑且停留,與殖民當局的建設有天壤之別。他們只是過客,不列顛人才是香港的所有人。
香港的情況跟加爾各答和橋鎮一樣,生活空間的區隔能激發出穩固的種族心態,不列顛殖民地上流社會直接模仿十九世紀的英格蘭,共同堅守階級秩序。香港私人生活的頂點向來位於擁有涼爽空氣、繁盛樹林、絕佳景致與遺世獨立的太平山上。今天,香港本地人抱怨來自中國的「萬里錢牆」買光了最好的房產,但在殖民時代,這裡可是不含中國成分的。一八六七年,供總督居住的避暑山莊在太平山落成;隨著十九世紀下半葉過去,非歐洲人也逐漸被排除在上山的權利之外。終於,在一九〇四年一場致命鼠疫爆發後,非歐洲人全數禁止上山,香港鞏固了種族獨佔,不列顛人的僑居生活也遁入太平山的純淨空氣中。
即便在島上人群混雜的地方,還是沒有太多互動。儘管華商為慈善事業付出甚多,不列顛人仍堅持其社交區隔。香港各種俱樂部、協會、運動、休閒、宴會與社交盛會中僅有會員獨享的氣派,是不列顛人用來維持殖民使命感的方法——也是靠著排斥華人而獲得種族優越感的手段。香港有業餘戲劇俱樂部(Amateur Dramatics Club)、維多利亞俱樂部(Victoria Club)、山頂會(Peak Club)、域多利會(Victoria Recreation Club)以及香港菸聚俱樂部(Hong Kong Smoking Concert Club)——內部都是複雜難解的會員結構,供外國僑民往上爬。
香港還有運動生活:維多利亞賽舟會(Victoria Regatta Club)、香港船會(Hong Kong Boat Club)、皇家香港遊艇會(Royal Hong Kong Yacht Club)、香港步槍協會(Hong Kong Rifle Association)、香港田徑會(Hong Kong Athletics Club)、香港木球會(Hong Kong Cricket Club),當然,還有位於快活谷的香港賽馬會(Hong Kong Jockey Club,渣甸在這兒證明自己是個格外成功的馴馬師)。
Tags:
南投10大農遊體驗──上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年來,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仿效日本推行「農業六級產業化」,南投許多農業區發展為休閒農業區,將農村景觀、農業文創、食農教育與環境教育概念等元素融入,營造民眾休閒農業旅遊與體驗學習活動的場域。
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仿效日本,結合一級農業生產、二級農產品加工、三級農業體驗和服務,推行「農業六級產業化」,其發展的休閒農業區將在地生產、農村景觀、農業文化創意、食農教育與環境教育概念等元素融入區內,營造農業主題特色,開發商品,同時提升產業服務質量及充實友善旅遊環境,成為民眾休閒農業旅遊與體驗學習活動的場域。
近年來,南投許多農業區推出農業體驗活動,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遊客體驗農作的樂趣!
以下精選10大南投農業體驗活動:
1. 埔里鎮──桃米休閒農業區
「桃米休閒農業區」位於埔里鎮桃米里,區內有桃米坑溪及其五條支流貫穿其間,依山傍水、綠意盎然,孕育著豐富美麗的生態資源與純樸農村樣貌。921震後,區內民眾攜手重建,結合地方生態、農業資源與觀光產業,打造國內最具特色魅力的休閒農業區──桃米生態村。
◎ 建議行程:桃米魚蝦體驗→桃米野餐→農事體驗→夜間賞蛙
◎ 體驗活動:農事體驗、夜間賞蛙、桃米魚蝦體驗、桃米野餐、桃米遠足、黃金青蛙粿DIY、紙燈DIY、賞螢
◎ 嚐鮮特選:茭白筍(2-10月)、麻竹筍(6-10月)、百香果(7-2月)、樹葡萄(12-5月)、香菇(全年)
◎ 伴手好禮:樹葡萄產品、百香果產品、茭白筍產品
地址:南投縣埔里鎮桃米巷64之4號
2. 魚池鄉──日月潭日月山莊休閒農場
台灣香日月潭紅茶廠以高品質紅茶聞名,成立新品牌HOHOCHA喝喝茶,將茶葉與文創、觀光結合的園區,還有日月潭日月山莊休閒農場及觀光茶園,成為日月潭熱門景點。
◎ 建議行程:揉茶體驗→混茶體驗→封茶體驗→品茶體驗→紅茶披薩DIY
◎ 體驗活動:奉茶體驗、揉茶體驗、混茶體驗、封茶體驗、導覽園區、紅茶披薩DIY
◎ 嚐鮮特選:紅玉紅茶(5-10月)、阿薩姆紅茶(4-10月)
◎ 伴手好禮:日月潭紅茶禮盒、紅茶梅、阿薩姆紅茶禮盒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魚池村魚池街443之36號
3. 鹿谷鄉──武岫休閒農場
「武岫休閒農場」位於南投縣鹿谷鄉,在鹿谷擁有專屬茶園及10公頃的孟宗竹林。近年來集合國內產、官、學精進製窯燒炭技術,以提供高品質的孟宗竹炭原料及相關製品為最主。農場結合自然景觀、生態環境及竹產業文化,並提供竹炭製程導覽及當地特色美食、幸福手作DIY、竹林茶席、竹林生態步道等,希望能讓來到這裡的遊客,都能對「孟宗竹」以及其豐富的生活應用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 建議行程:竹林生態導覽→茶席體驗→參觀竹炭製程→竹炭DIY→品嘗竹炭鮮筍火鍋和竹炭咖啡
◎ 體驗活動:竹炭包製作、竹炭枕頭體驗、竹炭過濾體驗
◎ 嚐鮮特選:武岫咖啡、武岫竹炭花茶、果汁、點心、鮮筍小火鍋
◎ 伴手好禮:武岫竹炭50公克/盒、孟宗竹醋原液(500ml)、竹醋護膚霜、竹炭粉
地址:南投縣鹿谷鄉竹林村田頭巷35-66號
4. 水里鄉──車埕休閒農業區
車埕是集集支線的終點站,故有「最後的火車站」之稱,經過規劃整建後,以當地特色原木為特色,成立「車埕休閒農業區」其景觀樸素典雅,和山城的景觀搭配相得益彰,漫步其中,可感受鐵道文化的懷舊風情味。車埕火車站每年湧入上百萬人潮,可說是全國知名觀光景點之一,也因為早已轉型成旅遊休閒小鎮和發展林業觀光文創產業,許多遊客要進入日月潭之前,一定會來這裡逛逛,體驗日據時代的鐵道木業史。
◎ 建議行程:逛車埕園區→火車旁拍照留影→木馬道體驗→木工椅DIY→品嘗木製便當
◎ 體驗活動:蘭花組合DIY、咖啡沖泡DIY、木工筆筒DIY、木工椅DIY、木便當盒DIY、手工香蕉麵DIY、製梅李體驗
◎ 嚐鮮特選:梅子(3月-5月)、咖啡(10月-1月)、香蕉(全年)
◎ 伴手好禮:車埕咖啡、蘭花、天然樟腦油、天然檜木精油、木香便當盒
地址:南投縣水里鄉車埕村高山巷9-3號
5. 中寮鄉──龍眼林休閒農業區
龍眼林休閒農業區位於北中寮,範圍包括龍安、內城、清水三村。清朝年間,先民入山開墾,當時因為遍布龍眼樹,因此稱之為「龍眼林」。主要種植龍眼、荔枝、香蕉、油甘、肉桂、薑黃等農特產,除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其產業正朝有機及保育石虎友善耕作發展,在地龍眼林社區銀髮族福利也是優等模範為參訪交流的對象,結合休閒農業一步步打造理想的銀綠色村落,現區內有特色民宿且規劃各種體驗活動遊程,可以深入當地文化,來一趟生態且含知性休閒之旅。
◎ 建議行程:參觀肖楠巨木群→參觀龍鳳瀑布→採果體驗→品嘗南瓜料理→龍眼乾烘焙→藍染體驗
◎ 體驗活動:養生植栽、藍染體驗、龍眼乾烘焙(九月)、拼布貓頭鷹、採果體驗(小番茄、樹葡萄、八角櫻桃、珍珠柑)、蜜漬橄欖、槌球競賽、油甘泡菜DIY、輕食手捲、南瓜料理、愛玉搓搓樂
◎ 嚐鮮特選:龍眼(8-9月)、柑橘類(12-2月)、小番茄(12月-1月)、荔枝(5-7月)、美濃瓜(6-9月)、八角櫻桃(全年)
◎ 伴手好禮:烘焙龍眼乾、龍眼蜜、烘焙荔枝乾、洛神蜜餞、肉桂露、炭焙烏梅、龍眼花茶、氧素基精、古味梅、薑黃粉
地址:南投縣中寮鄉龍南路47-8號
以上廣告由南投縣政府農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