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長河:《大河戀》的美麗正因人生不完美

生命如長河:《大河戀》的美麗正因人生不完美
Photo Credit:可樂電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導演終究沒有告訴我們,保羅被打斷的,是父親眼中不畏強勢、以筆代劍的手;還是諾曼所知,戒不了賭的手。這並不重要,保羅活成他的性格該有的樣子,而諾曼則從保羅的生命中學會,不論是否瞭解都要試著向所愛之人伸手。

這部二十多年的經典電影,如今我才從頭到尾完整地看完,儘管落後這麼久有些慚愧,但也慶幸我是在人生經過些許歷練的今天看,如果是在中學時看它,我大概不會有太多感悟。《大河戀》的美,不僅在於取景漂亮,更多是通過質樸而日常的蒙大拿鄉村生活,以及兩代間的教養等看似平凡的劇情,所描繪出與大自然和片名相呼應的隱喻。當然,那優美的口白也生畫龍點睛之效。

劇情以主角諾曼(Craig Sheffer飾)視角為主,從幼年與弟弟保羅(Brad Pitt飾)跟從父親學蠅釣這門技術開始,闡述其家庭至人生觀的養成。身為牧師的兒子,兩兄弟自小就受著良好而稍微嚴厲的家教。父親給予孩子的觀念,包括對大自然的崇敬、對文學的熱愛、對信仰(信念)的虔誠,無不成為他受用一生的禮物。

諾曼幾乎可以說是父母最傑出的產物,他成長為一名認真學習、性格誠懇的好青年。童年的寫作訓練在日後為他踏上教授一職鋪路,也為他贏得妻子的芳心。父親耿直的教養保障他一生幾乎不太涉險,懂得掂量自己的能耐、不隨意放縱,並且對目標擁有堅持的毅力。所以他走出了漂亮的人生,至少,是他人眼中漂亮的人生:擁有高學歷、一份好教職、美麗聰明的妻子,以及父母的驕傲。

與之相對的,保羅則是個狂放不羈的孩子。他勇於挑戰父親的規定、和比自己更強大的對手纏鬥、對受傷不以為意,他往往能夠得到別人所不敢想的成就。諾曼對弟弟的形容是:他是個打從內心強悍的人。我想這也表示,諾曼明白自己的懦弱吧?諾曼選擇了安全而合適的方式成長,在家鄉他只是個安分守己的孩子,但來到學術世界,他就能夠好好發揮,比起喜歡的蒙大拿,他很清楚自己更適合別處。

A03
Photo Credit:可樂電影
在蒙大拿鄉村長大的麥克林父子三人,從小父親就教導兩人蠅釣,蠅釣從此成為父子和兄弟關係的象徵。

父親的教育雖不完全適用於保羅的性格,但也同樣在他身上開花結果。他如願成了蠅釣高手,也有著好文筆和犀利的觀點,作為一名備受肯定的記者。但看似開朗的保羅,私底下卻流連賭場,這不免讓人猜疑他的內心是否有所匱乏。我想這對兄弟既互相親愛,同時也是某種層面上的對手吧。雖然自己的勇氣和才能都不錯,但是看著敦厚的哥哥穩當地到外地深造、回來榮耀家族,保羅會不會在心裡有那麼點羨慕呢?離不開蒙大拿這個地方,究竟是因為依戀,還是他認為這裡才適合自己?

可以說,兩兄弟都按著自己的天性,走出屬於自己的足跡。但是人可能都是這樣,雖然不致於討厭自己,但看著自己不擅長的另一條路,難免會有點不可得的遺憾。諾曼偶爾會跟著弟弟胡鬧,那可能也是他羨慕弟弟的勇敢之餘,嘗試改變自己的舉動。但即便他做了跟弟弟一樣的事,還是學不會保羅的狂放;而保羅留在家鄉,一個相對純樸與保守的地方,或許也是嘗試與父親和哥哥看齊的結果。

人生的美,並不在於自己是否永遠都下了最好的決定、擁有最好的東西、做出最好的表現-即便我們經常如此以為。生命之所以美,正是因為它的不完美,它偶有湍急凶險、偶爾平靜沉潛,如同河流的變化無常。人生正因為沒有長久的歡樂,才會有某一瞬間成為一生中最難忘懷的榮光,點綴著多半不如意的時刻,如同陽光照耀下,粼粼波光的閃亮耀眼。

諾曼和保羅其實都從家族傳承的蠅釣技術和父親講道中,隱約領略些人生道理。只是年少時不夠明白,傾聽得不多,還沒學會足夠強大、穩定和包容的愛的技巧。每當他們迷失時,就到河邊甩著「四拍蠅釣」,在與大自然的對話中自我修復。我覺得他們的父親,真的給了他們很好的禮物。

A13
Photo credit:可樂電影
布萊德.彼特飾演的弟弟保羅和哥哥不同,個行外放、直率、豪邁,他留在家鄉成為記者,也成為蠅釣的專家。布萊德.彼特演出《大河戀》時年僅28歲,可說是他從勞勃.瑞福接班了好萊塢金童的美稱。

即便諾曼自認為自己並不真正瞭解他所愛的人們,有些時候只是笨拙地嘗試符合對方的期待,我卻認為比起弟弟保羅,他擁有更寬大的胸襟,也有著敏感的心思。保羅周圍的人裡,只有諾曼察覺到弟弟可能並不如表面上那樣地享受蒙大拿的生活,所以他提議一起到城市發展。保羅雖然拒絕,但不知道經過多少掙扎、盤算,這中間多少有對哥哥的體貼(要是跟著去,哥哥不只要照顧新婚妻子還得照顧弟弟),還有一些自我認識和傲氣吧。他心底那些隱而不言的焦慮,終於在諾曼離開的前一天爆發,給自己帶來悲劇性的結局。

導演終究沒有告訴我們,保羅被打斷的,是父親眼中不畏強勢、以筆代劍的手;還是諾曼所知,戒不了賭的手。這並不重要,保羅活成他的性格該有的樣子,而諾曼則從保羅的生命中學會,不論是否瞭解都要試著向所愛之人伸手。很多時候我們沒辦法好好成為家人的助力,是因為我們在人我間迷失,我們不確定他需不需要、想不想要,而我們該不該插手。但即便不清楚,可能也毋須猶豫,只要更加堅定地看著對方、表達自己的意願,或許那原本拒絕你的人也會轉而求援,或者至少這份心意能夠成為他心中的支持。

最後,不論這部片給了我們什麼樣的闡釋,我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可以在這一家人身上得到些啟示。電影場景如詩如畫,片長恰當,非常適合看過的人再次回味、沒看過的人一窺經典。

責任編輯:曾傑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