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因為台灣不是美國,所以我想待在台灣

因為台灣不是美國,所以我想待在台灣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us-government-shutdown-web

我是一名ABC(American Born Chinese),也就是在美出生的華人。我出生於加州,在這長大並接受教育,人生前三十幾年待過美國各地,並在喬治城大學取得法律博士學位(JD), 過去二年則生活在臺灣。當我表示希望在台灣長期定居時,不管是陌生人、家人或是朋友,最常問我的問題就是:為何想留在台灣?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可以了解他們的疑問,若不好好解釋的話,我的回答可能會使人無法理解。

我確實想長期待在台灣。我也了解,人們總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作為評價事物的基準-「鄰居的草坪總是比較綠」(編按:類似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那麼,台灣有什麼是美國所沒有的?

近年來,從美國到各地旅行已變得較方便也較負擔得起。海外旅行確實更是成為國家普遍認同的一部分,並且每位美國年輕人都被期望從事這樣的事,即使連我,都在不怎麼花費力氣的情況下,待過巴黎一星期、北京一星期,去過香港幾天,在東京實習並住在那一整個夏天,以及好幾個夏天都來到台灣。就算在美國,我也住過西岸的南北加州,在東岸則住過維吉尼亞州、華盛頓特區與麻州劍橋,我也去過夏威夷、西雅圖、拉斯維加斯、雷諾(在內華達州)、曼哈頓、紐澤西、肯塔基、亞利桑那與猶他。

我不認為自己是個非常棒的旅行家,比起一些同儕,他們去過埃及、波士尼亞、西藏、蒙古、羅馬,甚至是南極,但和台灣的學生和同事提起後,我才發現並感激自己是被如此縱容,擁有這麼多旅行的機會。之所以會提到這些,是為了想證明我擁有一些生活在異地的經歷與想法,特別是那些我同事認為既「安全」又「容易」卻未曾去過的旅遊地區,以及美國各地。

如我所說的,我在美國出生,在美國長大,經歷了美國教育體系的每個階段,從幼稚園到研究所。小的時候我就被教育(有些人認為是「灌輸」,的確幾乎任何體系或地方政府都這麼歸類)我們的生活方式-「美國生活方式」是優越的,成長以來,我一直相信勤奮的英才教育、民主的政治體系,相信「自由」(不管這意味者什麼)與「正義」(更是含糊的宣言)。

但我的成人經驗與少時的理想性教育完全不符。

人們很快地指出,台灣在很多方面離完美還天差地遠,這也是事實。前總統因貪汙和洗錢而被判刑;管理不當與私下交易,糟蹋了台灣賺錢的大好機會,以及本來可以更便利的(或更合理的)公共建設;立法部門的角力政治也成為國際的笑柄,腐敗的政客操縱醜聞事件以轉移焦點;知名麵包店還犯錯宣稱自家商品使用純天然食材,這些都是很嚴重的問題(或許麵包事件沒那麼嚴重)。

台灣儘管有這些問題,但仍有他的重要優勢-台灣不是美國,也不需極力變成美國。在美國也存在與台灣同樣的錯誤,而且規模更大,程度更嚴重,有些不是未被注意到,就是很快被遺忘。因為社會大眾的無權無能,使得人民在這本是民治、民有、民享的政府中毫無用處,也無法懲罰這些造成錯誤的人,美國並未從中學到教訓,伴隨著一次又一次的錯誤,變得越來越糟糕。這不是國家邁向成功的道路,更不是人民進步的方向。台灣沒有理由重蹈美國的覆轍,也沒有理由不從其他國家的例子記取教訓,並且藉此捍衛自己國家的未來。

我們可以想想最近的美國政府關門事件

根據估計,國家經濟將因此損失240億美元。在各州以及城市,當地經濟受到重創,州政府不得不考慮打破法律規定來支付聯邦服務的費用,這些服務費用雖已由納稅人支付,但卻必須由各州與城市各自用地方稅收(再次)支付。

50萬名聯邦雇員被迫無薪工作,但保證關門事件結束後會支付這段時間的薪資;原本工作的總人數為130萬名員工,因此剩下的80萬人就得回家放無薪假,整整兩個禮拜沒有收入(這情況後來有了補救措施)。對窮人的社福與援助計畫也同時停擺,兩個禮拜就足以讓人挨餓。氣候變遷的重要研究計畫被取消,實際延後了一年(卻忽略一項重要的事實:過往一年接著一年從未間斷的數據,因此有了缺漏值),這些都是「非必要支出」。還不包括在美國之外的影響,很多人因此無法拿到護照或簽證也無法更新證件,歐巴馬總統更取消了亞洲的外交行程。

同一時間,主動造成美國如此慘況的議員卻仍保有薪資,甚至在大眾發現之前,他們還把議員獨享的健身房訂為「必要性服務」,是有什麼必要? 許多假借因政府超支而不願通過資助法案的議員,在之前共和黨的小布希執政時,也不是沒有遇過超支問題,很明顯地,政府超支並不是根本的原因。

在政府關門後,近40位議員聲稱,他們願意為了大眾的利益,打破政黨隔閡,結束關門事件,但卻從未提出任何可提交投票的法案,非常少數仍然繼續進行與政府及社會福利無關的私人行程,然後繼續操作政治,並讓政府保持關門的狀態,後來承認這是為了「建立選舉募款名單」。這大概已顯示出一個人拋棄了對國家與政府義務的心態及作為,動用政治權力只為私人目的。

當然,能夠顛覆政府的權力平衡設計,挾持政府並為所欲為,這樣的權力的確非常大,贖金價值也相當地可觀!

令我感到不安的是,這種政府關門的情況已經成為美國政治趨勢中的一部分,美國政府面臨過12次關門事件,多數持續了1至3天,再近來的關門事件持續了5天,天數些微地成長(但仍然很重要,且每天損失了上百萬美元),接下來就直接跳到21天與16天,都是因為執迷不悟地滿足選舉贊助人的私人目的,這些決不是政府運作的方法,但幸運的是,台灣尚未沉浮於政治鬧劇,但也不能只是靠運氣,台灣有能力從美國身上記取教訓。

我想待在台灣,是因為台灣不是美國,台灣還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