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造普亭崛起的媒體形象:從車臣恐怖主義手中拯救國家的《兄弟》

締造普亭崛起的媒體形象:從車臣恐怖主義手中拯救國家的《兄弟》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普亭「從天而降」來到醜陋冷酷的世界,保護他的「兄弟」。就像《兄弟》裡的情節,普亭確實授權動用不合於司法的武力,並為其辯護。他跟達尼拉一樣是強勢積極的人物,不受政治正確和西方常規限制。

文:亞凱迪.奧卓夫斯基

普亭(Vladimir Putin)身上有「延續」和「對比」兩種價值。葉爾欽(Boris Yeltsin)年老、不健康且愈來愈背離現實。普亭年輕、機敏而精力充沛。葉爾欽有著肥大體態、腫脹臉龐和灰髮。普亭個子矮,頭髮薄貼。普亭能駕駛軍機,現身於戰艦,在柔道墊上打鬥。他口齒清晰、冷靜且果斷。

在典型俄羅斯人的葉爾欽之後,葉爾欽情緒化、酗酒者、行事衝動,普亭幾乎不像個俄國人。他神祕、自制、清醒、不情緒化且幾近迂腐。在焦點團體訪談中,人們形容普亭像德國人,是個真正的亞利安人物,理想的史第爾立茲

普亭似乎從天而降,沒有政治「包袱」,與重建改革者或共產黨人無關,這些事實都對他有利。甚至在二○○○年四月,當他選上總統後,三分之二的俄國人說他們對普亭所知不多,儘管他三不五時出現於電視螢光幕上。他無法歸類至任何類型。普亭是個沒有特質的人,一位完美的間諜。

帕夫洛夫斯基說,普亭和葉爾欽家族的密切關係是反對者唯一能攻擊他的著力點。要使普亭免於因此受攻擊,最有效的方法是葉爾欽盡早辭職。這是普亭「繼承」計畫的關鍵步驟,葉爾欽也表示贊同。然而他決定等到十二月議院選舉,確保支持普亭的統一黨表現良好。統一黨是純粹的虛設政黨,除了普亭以外別無政治主張。克里姆林宮政治化妝師的職責是把普亭跟統一黨連結在一起。

當普亭「無意間」與黨主席謝爾蓋.肖伊古(Sergei Shoigu)並肩出現那刻,統一黨的命運就此封定。「露面」僅僅在電視螢光幕上持續幾秒鐘,根據帕夫洛夫斯基所說,這出於媒體作手的悉心策劃,表示普亭對於「議院選舉打算投給誰」問題的「臨時起意」回應。身為沒有政黨歸屬的國家官員,普亭說他不支持任何人,但是以個人身分而言,他打算投給統一黨。

在《結論》節目裡,奇西留夫抗議普亭若「以個人身分」發言,地點應該要在桑拿澡堂或廚房而非電視上。但是普亭的背書符合電視綜藝節目的邏輯,比任何政論節目或聲明更有價值。「普亭要觀眾支持他去追求權力。在大眾想像裡,他是快要達成最後目標的(電視)英雄,可是除非『觀眾』給他一支打擊對手的球棒,不然他可能辦不到。」帕夫洛夫斯基說明。

「觀眾」藉此形式(按下按鈕或撥打電話號碼以支持某個角色)成為感激對象。在十二月的普選中,創建不到幾個月的統一黨贏得近百分之二十四的選票。如社會學家尤里.利瓦達所寫:「在蘇聯時代,國內唯一的政黨宣告由自己掌權。如今國家權力宣告自己是國內唯一的正確政黨。」盧日科夫和普里馬科夫的祖國-全俄羅斯聯盟落在第三,僅獲百分之十三的選票。不到一年內,祖國-全俄羅斯聯盟將與普亭的統一黨合併成統一俄羅斯黨。普里馬科夫和盧日科夫均同意不參與總統大選。

Shamil_Basaev
Photo Credit: Natalia Medvedeva @ CC BY-SA 3.0
挑起第二次車臣戰爭的夏米爾.巴沙耶夫

很難說普亭的人氣是媒體操弄的結果,或說葛辛斯基的NTV失勢,是因為NTV發揮的作用較貝瑞佐夫斯基的第一頻道小;抱持此觀點就跟加以否認同樣不真確。勝利的由來眾多。寡頭政治家認為少數人能決定將來總統的想法真的實現了。不過在寡頭政治家、媒體和政治作手,他們自認為要角之際,真實事件在超乎他們掌控的國家上演,但是這不代表他們沒能力基於自身利益加以利用。身為一位政治人物,普亭或許曾是媒體的發明,但是使他成為總統的諸多事件並非如此。

普亭遭任命總理的前一天,夏米爾.巴沙耶夫(Shamil Basayev)率領一群車臣反叛分子襲擊鄰國達吉斯坦,這是巴沙耶夫建造高加索帝國宏偉計畫的其中一部分。俄國軍隊和車臣叛軍交火後,普亭獲得葉爾欽支持,下令進軍車臣,由此開啟歷時五年的第二次車臣戰爭。普亭於九月八日表示:「俄羅斯在保護自己,我們受到攻擊。而且我們必須排除所有後續事件,包括犯罪事件。」

當晚連番爆炸使莫斯科震動,第一次爆炸發生在住宅區,奪走三百條人命,全國同感恐慌。

得知爆炸事件時,馬拉申科正在前往西班牙一處機場途中,要飛回莫斯科。

起初公寓區被炸時,我不願相信這是車臣恐怖分子所為。但是在第二輪爆炸後,我領悟到這就是結局,情勢全變了,不可能再有「正常的」電視,我們所努力逼近的一切都完了……這就像是看著一場雪崩朝你襲來,速度跟火車一樣快,這時你明白既無法制止也來不及閃開。

他了解這場轟炸將賦予普亭和國安機構重建國家的自由行事權。一九九四年NTV有能力反對。這一次,民意站在NTV的對立面。

馬拉申科的恐懼事後完全應驗。對於普亭和車臣戰爭兩者來說,公寓區爆炸都成了轉捩點。這起事件在人們心中造成的影響,類似於兩年後紐約的世貿大樓被撞擊。到那一刻,車臣被視為一個黑洞,人們在這個法外之地被蓄鬍恐怖分子綁架殺害。僅僅四天前,類似的爆炸震碎了達吉斯坦布伊奈克斯克(Buynaksk)小鎮住宅區,使六十四人死亡,其中有二十三個孩童。但是即使達吉斯坦也在「遙遠某處」,遠在電視螢幕後方。

九月九日剛過午夜,這片「電視螢幕」碎裂四散。傾刻間數百萬人經歷相同的恐懼情緒,面臨性命之憂。不是電視上發生的事。這就是他們的遭遇。他們從家裡走出來,組成守望小隊站崗,察看可疑線索。陰謀論幾乎馬上開始擴散。

RTXJDP8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第二次車臣戰爭中的俄軍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