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潰而不崩」的中國:維穩開支超軍費,地方政府是社會矛盾的製造者

「潰而不崩」的中國:維穩開支超軍費,地方政府是社會矛盾的製造者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維穩」在中國已經成為一根粗大的產業鏈條。鏈條的上端是地方政府的掠奪,通過徵地、拆遷、汙染來保持稅收與財政收入;中端是截訪、打壓,控制輿論、宣傳與告密者;末端是司法系統、精神病院與監獄。

文:何清漣、程曉農

中國維穩面臨的財政壓力

中國政府的「維穩」工作內涵經歷過一段演化,到習近平擔任中共總書記之後,「維護穩定」被提升為「維護國家安全」,2014年4月習近平宣布了新型國家安全觀,包含11項安全,也就是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為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通觀這11項安全,其實核心就在於政治安全。所謂「政治安全」,在中共話語系統裡其實就是中共執政權的安全,其他各種安全都是為中共執政權安全而服務的。從世紀之交開始建立並逐步充實的維穩模式,就是為政權安全而逐步升級的。

1、一個由告密者與線人構成的龐大維穩網絡

中共維穩模式的形成與定型,前後經歷了十多年。由於社會反抗(即中國官方指稱的「群體性事件」)日漸增多,2000年5月11日中央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中央維穩辦)成立,此後從中央政府到省、市、縣直到鄉和街道一級,乃至國有大企業內,都設置了「維穩辦」。從此,中國各級政府多了一項專項工作,即「維穩」;政府開支也多了一種專項支出,即「公共安全支出」(又稱「維穩費用」)。到2009年,中國地方政府的工作重心發生了微妙變化,從「發展是第一要務」,變成了「發展是第一要務,維穩是第一責任」,考核政府官員的政績時,「穩定」成了比GDP數字更重要的考核指標。

「維穩辦」的主要工作任務是掌握社會動態,並將各種「問題」消滅於萌芽之中。維穩體系包含輿論監控、負責搜集情報的信息員密報制度、派遣線人滲透反對者群體,並將以「六張網」為特點的監控網絡當作社會常規監控模式。

中共的輿論監控系統遠比前網絡時代複雜精密,除了對傳統媒體、電視、電臺的控制之外,重點放在監控互聯網方面。由於互聯網技術不斷在發展,中共的監控技術也不斷升級,為公眾所熟知的是網絡評論員與輿情監測兩項。據中國網友考證,中國的網絡評論員制度開始於2006年,由南京大學創設。該校校方在關閉小百合BBS、同時開設南京大學BBS之後,指令學生會幹部及一部分「上進」學生擔任網絡評論員(簡稱「網評員」),將其「納入學校勤工助學體系,根據每月的考評結果發給適當的勤工助學補助」。這些網評員的主要職責是,在「南京大學電子論壇通過發帖,發布正面信息,跟帖回應抵制、消除負面信息,引導輿論並將重要信息及時上報學校網絡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隨後,各個學校紛紛仿效,競相招聘網絡評論員。江蘇省宿遷市、浙江省台州市、安徽省合肥市等也開始聘請網評員,讓他們以普通網友的身分,引領「正確導向」,普及「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由於網評員的報酬是每發一條帖給付0.5元人民幣(即五毛錢),中國民間將其稱為「五毛」。五毛數量有多少?無人掌握準確數據,估計有數百萬甚至逾千萬之多。2016年哈佛大學三位學者發表了有關網評員的研究報告。報告估計,被稱呼為「五毛黨」的網評員每年在網絡上發表高達4.88億條留言,約每178個留言中就有一條是網評員的留言;這些留言中有大約52.7%發布到政府網站內,其餘則在商業網站上發布,例如微博等社交平臺。

比五毛高級一點的是網絡輿情分析師。據官方資料,「網絡輿情分析師」這一職業誕生於2008年(與2008年北京奧運籌備工作編織的「六張網」工程有關),服務對象是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即工會、共青團、婦聯)等職能機構。「網絡輿情分析師」的工作範圍與「五毛」不同,其任務是負責搜集網民觀點和態度,整理成報告,遞交給決策者,從業人員多達二百萬人。輿情分析師報酬優厚,共分成四級,最低月薪6000—8000元。如果按照四級的人數與工資取中位數,至少人均10,000元月薪,全國每年為這個行業支付的工資就高達2,400億元左右。這還不包括他們使用的軟件(軟體)與設備費用,據說這些費用也相當昂貴:「一般的輿情監測軟件,包年的價格從五萬元到幾百萬元不等。」

一個能夠讓二百萬人從事的行業,其規模已相當可觀,中國皮具業、電子商務行業、動漫遊戲產業都是二百萬人的就業規模。不同於後三個產業的是,輿情監控產業並不創造價值,只為政府提供監控服務,是一個消耗納稅人上交的稅收並監控納稅人的產業。

監控產業形成於江澤民統治時期,最初叫做「金盾工程」,199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金盾工程名義上是公安自動化系統,實為一個全方位網絡封鎖和監視系統。最先在西方揭開金盾工程黑幕的是格雷格.沃爾頓(Greg Walton),他2001年發表的〈金盾工程:龐大的中國電訊監控工程揭秘〉,揭開了中國使用高科技手段,將中國變成喬治.奧威爾筆下的《1984》世界:金盾工程這個「老大哥」將時時刻刻「照看」著中國人民。

這種監控在胡錦濤時期不斷完善,發展到習近平時期達到極致,這與習近平的工作經歷有關。在習近平作為中共領袖「接班人」升任國家副主席、中共政治局常委之後,他曾被賦予一項重任,即擔任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時任公安部部長孟建柱是副組長。奧運會結束後,孟建柱在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雜誌發表長文,大談如何加強政府部門處置「群體性事件」的能力,其中特別提到要加強「六張網」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