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林懷民的接班人、雲門2的藝術總監鄭宗龍,幼時賣過鞋、也因吸毒受過保護管束,而他帶領的舞團雲門2,如今成為台灣年輕藝術創作者發表作品的重要平台。
(中央社)
雲門舞集今(22)日發布新聞稿,雲門基金會董事會已同意藝術總監林懷民的退休規劃,林懷民將於2019年底自藝術總監職位退休,之後會繼續擔任雲門基金會董事,而董事會也同意,雲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將在2020年接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
70歲的林懷民原是著名小說家,1973年創辦雲門舞集,是台灣第一個職業舞團,也是華語社會的第一個當代舞團,至今已累積90齣舞作。
雲門表示,林懷民將在明天下午「關於島嶼」的彩排記者會上親自宣布退休計畫。
編舞狂人,一場車禍讓林懷民慢下來
現年70歲的林懷民獲獎無數,包括有「現代舞諾貝爾獎」美譽的「美國舞蹈節終身成就獎」,法國文學藝術騎士勳章,德國「舞動國際舞蹈大獎」的終身成就獎,更被《時代雜誌》選為「亞洲英雄人物」。
林懷民自學編舞,不斷創新風格,《白蛇傳》、《薪傳》,《九歌》、《流浪者之歌》、《水月》、《行草三部曲》、《稻禾》等舞作歷演不衰,成為台灣兩三代人的共同記憶。
1988年至1991年,雲門曾短暫休息,後又復團。長年來,他們年年有海外巡演,是文化部近年的台灣品牌團隊代表,也是國際舞台上最活躍的華人表演團體。
不過2016年12月,林懷民因車禍右腳粉碎性骨折。手術2週後,他到淡水雲門劇場,躺在床上,繼續編舞。
林懷民第90齣舞作《關於島嶼》將於11月24日,在台北國家劇院世界首演,2018年2月起,將前往英、美、法、德、俄等國做世界巡迴。
我不過是個機器、是雲門的「吉祥物」
《中央社》報導,2016年年底,林懷民出了車禍,右腳粉碎性骨折。林懷民說當下自己意識清楚,冷靜地想著自己是「撞車了」、「感覺到右腳是完了」,一路聽著救護車「喔伊喔伊」,他腦子卻很清楚。
因為忙碌,林懷民的腳步總是匆快,快到他對很多日常都失去了感覺,時間的過隙,也快得讓他差點忘了,年輕時是個小說家,曾出版過短篇小說集《蟬》。
「不能寫了,沒有感覺了。我上半年不過答應人家寫一篇推薦書稿,從6月拖到7月又拖到8月,我不會寫了。」聊起寫作,林懷民抱怨一切都發生得太快,快得他沒辦法定心,無法安頓自己的內心所想。
「我不過是個機器、是個螺絲,被plan的,每天每件事被排好好的。啊,我也是個吉祥物,有誰誰誰到雲門參觀,我就要被推出去…,你知道,我的工作就是那麼多。」
因為這一場車禍,林懷民說自己學會了慢,因為也只能慢慢等骨頭長好,慢慢復健、慢慢走。而這場車禍,也意外促成林懷民下定決心退休。在21日董事會後,雲門正式對外宣布,2019年的年底,林懷民將卸下藝術總監職,交棒雲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
曾在龍山寺賣拖鞋、吸毒受管束—雲門新舞蹈總監是誰?
雲門的新舞蹈總監鄭宗龍,是台北萬華人,從小就跟著家人在龍山寺附近擺攤叫賣拖鞋,在廟街成長的童年觀察到當地生活中呈現各種的人體姿態,感受陣頭文化活動影響,成為了鄭宗龍舞蹈創作中的重要元素。
鄭宗龍多年好友、作家謝旺霖觀察,從小會學跳舞的人,大多來自上層社會階級,但鄭宗龍出身普通家庭,家裡是拖鞋工廠,從小在萬華擺攤叫賣拖鞋,是「很熱情、重感情,也很天馬行空的人。」
鄭宗龍6歲就自行報考舞蹈班學習舞蹈,國中時叛逆翹課、吸毒受到2年保護管束,當時觀護人盧蘇偉帶鄭宗龍去當義工,透過服務社會弱勢族群讓鄭宗龍看見人生百態,這一段經歷,也成為鄭宗龍的創作養分。
2002年鄭宗龍加入雲門舞集,參加過《行草》、《薪傳》與《水月》等演出。後來因為當兵時受的傷,使他放棄舞者生涯,卻在舞蹈家羅曼菲的鼓勵下開始編舞, 2006年起,為雲門2編創了《變》、《牆》、《裂》、《樂》、《莊嚴的笑話》、《一個藍色的地方》、《杜連魁》、《來》等8支舞作,2014年應林懷民之邀,出任雲門2的藝術總監。
《中央社》報導,鄭宗龍於2012年前往紐約研習,當年他的《牆》在紐約演出,《紐約時報》評語寫下:「鄭宗龍導入截然不同的動作語彙,輕盈巧轉,如芭蕾般優雅…...舞者將舞句的內涵,舞得淋漓盡致,令人激動。」
毋須紐約,有萬華「就夠了」的編舞家
2016年,兩廳院台灣國際藝術節委託鄭宗龍創作舞作《十三聲》,鄭宗龍與音樂人林強合作,挖掘台灣古老、俚俗、與逐漸凋零的文化記憶,受到觀眾及舞評的熱烈回響。
其實,從2011年起,鄭宗龍就開始嘗試回溯自身的文化,探究台灣本土的信仰與沿革。
《天下雜誌》報導,2015年的雲2春鬥,鄭宗龍的舞作《來》以萬華的廟會陣頭、乩童起乩的動作畫面,和張狂多彩的廟宇特色為創作來源。
林懷民說,最高興看到鄭宗龍「一步一步把自己走回萬華」,林懷民說,我們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我們只會嚮往遠方,但「每個人都需要回家」。林懷民說,鄭宗龍去過紐約,見識過了,然後他回家,「萬華就夠讚了,挖毋免去尬紐約(我不必去紐約)!林強的節奏就夠好了,挖毋免貝多芬(我不需要貝多芬)!」
雲門舞集的舞者只跳林懷民的作品,但雲門2則與不同年輕編舞家合作,是台灣年輕藝術創作者發表作品的重要平台。也因為如此,成為林懷民接班人的鄭宗龍,未來將如何帶領雲門向前,也格外受到外界關注。
新聞來源:
- 鄭宗龍 萬華就是紐約、林強就是貝多芬(天下雜誌)
- 扛雲門40年像機器 車禍讓林懷民慢下來(中央社)
- 林懷民2019年底退休 鄭宗龍接雲門藝術總監(中央社)
- 從擺攤走上舞台 鄭宗龍成雲門接班人(中央社)
- 鄭宗龍(維基百科)
核稿編輯:楊士範
2023「Taispo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全新升級,讓運動不只是運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TaiSPO)」將於3月22日至25日在台北南港展覽2館舉辦,共有160家企業參展,使用800個攤位。本次展出內容不僅涵蓋多元的運動及健身用品,還有更多運動科技產業進駐,在展覽開始前先由我們帶各位讀者搶先認識優質參展廠商。
傷病纏身難健身,引進新設備造福同路人
核心引力科技是台灣唯一獨家代理美國低傷害TOTAL GYM GTS引力設備的代理商,將不同於傳統的健身設備引進台灣,並提供獨家的高達三十幾種針對引力訓練的健身課程設計,針對台灣想學習引力訓練的教練與開設引力工作室的創業人群,提供每年不定期引力國際教練證照培訓課程。
和很多不擅運動的人一樣,核心引力科技創辦人Sasha曾經嘗試了各種時下流行的健身房課程,但大部分都覺得太困難不適合,直到她偶然接觸Total Gym的課程後,被多變的課程和有趣的內容吸引,其中最特別的器材ELEVATE Encompass,是一台100公斤以上的全功能健身機械,其中最大特色是可直立摺疊收納,一台就可以開始授課,非常適合小型工作室或租金壓力較大的城市健身房。對Sasha而言,能夠讓一個討厭健身運動、有舊傷的人堅持下去,甚至可以透過強度不小的健身恢復健康,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回台後Sasha決定將Total Gym引進台灣,讓更多民眾瞭解如何找出適合自己的健身器材,同時也幫助健身房優化設備,讓整個健身產業跨出更大一步。

你我都能當「管」長 轉型打造雙贏
「現在各行各業都有數轉型的需求,健身產業也不例外。早期賣課程得靠業務推銷,櫃台也需要配置輪班人員以維持營運,消耗大量人力與時間成本,並且消費者也不喜歡被騷擾。」FITBUTLER健身管 的CEO陳暐翔說。
FITBUTLER健身管 把痛點轉化成甜蜜點,透過提供客户後台管理系統及打造專屬APP,從會員管理、會籍方案、數據報表、自助門禁系統到體測數據等,整合前後端一條龍服務,為營運者與消費者雙方提供更便利的運動健身環境。
除了會員制度透明化,FITBUTLER健身管 也打破以往需要綁年約、買固定堂數的消費方式,推出「月訂閱制」模式供業者使用,以迎合現代更具彈性的消費傾向。「我們持續關注國外健身產業趨勢,並將值得學習的地方內化到系統與服務上,希望能成為台灣健身業的推動者。」
FITBUTLER健身管目前已與全台灣近百家健身房、工作室合作,服務超過六十個台灣本土和國際級連鎖健身品牌。

高中死黨赴日奇想,要成為健身夥伴們的好夥伴
運動完的飲食,比運動還重要,「JUMKICK」是少數開發乳清蛋白的台灣本土企業,目前在全台各大運動中心、民營健身房設置專屬販賣機,讓民眾便於取用,而這樣的創新,來自兩個高中就認識的老朋友。
「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們去日本玩,對他們的自動販賣機文化很感興趣,後來就跟我們的運動習慣做結合,想研發補充體能用的飲品。」負責人邱政惟笑說:「一開始很土法煉鋼,直接買一台販賣機來研究,想起來很瘋狂。」
在外健身要準備高蛋白飲品是一件挺麻煩的事,但JUMKICK的販賣機只需行動支付或嗶卡,等待約20秒就能取得一杯適當份量的飲品,對於健身族來說相當方便。
目前JUMKICK的機器已遍佈台灣各大運動中心與健身房,富有設計感的外觀讓機台自帶高級感,完整的官網介紹、檢驗報告與保險資料讓客戶很安心,「其實JUMKICK 2017年才成立,但我們想讓消費者知道我們的經營決心跟用心,而且機台已經更新到第三代,可以透過遠端控制做到最快的故障排除,JUMKICK會盡全力為客戶做到最好,並立志成為健身房標配。」

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TaiSPO),產業菁英要讓台灣看見不一樣
至於想帶給參展民眾什麼樣的體驗,健身管希望能透過現場的軟體展示、模組互動,讓創新服務推向全世界。JUMKICK則預計會推一台機器到展場,「利用20秒的時間沖泡、洗滌,我相信看到的人都會覺得這個超級方便,花幾十塊就可以搞定,要讓大家更實際體驗到補充高蛋白並不困難。」而核心引力科技希望將Total Gym的主要產品ELEVATE Encompass帶到現場,期待讓所有愛好運動的人,認識這台適合更多人使用的健身設備,開啟自己健康的大門。
今年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首度籌組「運動科技」專區,配合行政院「台灣運動×科技行動計畫」,聯手新創業者,建立亞太運動科技的國際據點,同時為了讓民眾有最好的沈浸式動態體驗,展中也規劃有動靜串聯的週邊活動,如產業論壇、戶外運動休閒體驗區OutdoorTaipei、數位運動網紅擂台賽等,預計用完整的運動產品線吸引國際買主,讓台灣的運動科技產業持續領先世界,將台灣打造為運動科技王國。
★了解更多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資訊:https://www.taispo.com.tw/zh-t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