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外國人驚艷的文化,但對主政者來說卻是「不光彩的過去」

外國人驚艷的文化,但對主政者來說卻是「不光彩的過去」
Photo Credit: 蔡昇達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幾年來,許多文化資產都會自焚,或者沒有受到妥善的資源或技術來保存,除非有民間團體,團結捍衛,才得以倖存。我們看得見的永遠都是「遺址」,好像曾經在這塊土地上發生的事,只要非主政者所願,都是「不光彩的過去」。

文:蔡昇達(歐北來成員)

「應該要值得驕傲的混血文化,但我們總把過去抹滅殆盡。」

「我土生土長桃園人,怎麼可能不知道這裡有一間全台保留最完整的日本神社?」沿路隨機詢問這樣一個稱得上「驚世駭俗」的文化資產,但得到的答案幾乎相同。

桃園神社,也是目前桃園縣的忠烈祠文化館。座落於虎頭山公園的小丘上。隨著石階緩緩攀爬,周遭寧靜,只有風吹枝葉擺動聲,每向前一步,氣氛就略加神聖及肅穆,彷彿走進時光隧道一般。

日本神社應有的結構,手水舍、參道、石燈籠、鳥居、高麗犬,主建築的中門、拜殿、本殿,甚至管理人員辦理公務的社務所皆原汁原味。「這裡是我們日本在海外唯一僅存保留最完整的神社建築,非常親切。」正在台師大攻讀博士的日籍學生山田智久,縱使已經到訪兩次,仍然特地帶著來台灣旅行的朋友前來朝聖。

日治末期「一庄一神社」的制度下,台灣各地建造大大小小共兩百餘座,但台日斷交後,在國民政府頒布「清除日據時代日本帝國主義優越感之統治紀念遺址」法令下,幾乎摧毀殆盡。「這神社是在各方人事極力爭取之後才搶救下來。」文化局長張壯謀對於其它神社的遭遇,遺憾全寫在臉上。

「這裡之所以獨特,來自於整體的神苑地景、建築樣式、工法與材料,」 建材上全由大檜杉木搭建而成,經過自然的日曬與水洗,呈現出的紋理溫潤,色澤樸實,「不需要語言,站在這裡面就可以感受到日本人的嚴謹與細膩。」透過朋友介紹,特地來參觀的中國籍建築師李浩為拜殿上的「流造工法」屋頂所著迷。

Photo Credit: Shizhao CC BY SA 3.0

Photo Credit: Shizhao CC BY SA 3.0

這幾年來,許多文化資產都會自焚,或者沒有受到妥善的資源或技術來保存,除非有民間團體,團結捍衛,才得以倖存。

我們看得見的永遠都是「遺址」,好像曾經在這塊土地上發生的事,只要非主政者所願,都是「不光彩的過去」。

我記得一位德國朋友跟我說,「我剛來到台灣很驚訝,因為這裡曾經被很多不同民族所殖民,我以為能夠看到非常豐富的文化資產,顯然沒有,都被拆光光了,在我們德國,希特勒是惡名昭彰的人,縱使他是因為私慾的關係打造了那些建築,但這些建築還是很偉大的,而且都是歷史的見證,不會因為他這個人,這些文化資產都需要受到懲罰,而且那些事件不會因為你抹滅掉,它就好像真的從來沒有發生過。現在這些東西都是文化財,而且也是一個很好的教育素材,比你拆掉原有建築,去立很多長得一模一樣的紀念碑有用多了。」

談文化好像很廣、很大,就不先說那些了吧,簡單地問問:「你了解這塊土地的過去嗎?」

如果不了解,怎麼說得出自己是誰。

P.s 唯一可惜的是,近期此神社才被重新重視,維護與管制人員明顯不足,建物上有許多人為觸摸後不慎刮傷的痕跡,如果你前往了,請千萬別觸摸任何東西,用眼睛閱讀,好嗎?

責任編輯:鄭少凡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