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從受訪者變身主持人,陳露盼以綠葉角色「襯托」更多新住民的美麗

從受訪者變身主持人,陳露盼以綠葉角色「襯托」更多新住民的美麗
Photo Credit: 公共電視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電視節目《我在台灣你好嗎》透過故事述說新住民來台的生活,而製作單位從過去的受訪者中選出有天份的新住民擔任節目主持人。來自中國大陸湖北省新住民陳露,就是在此機緣下接手新一季的主持棒。

文:Asuka Lee

自古以來即是移民社會的台灣,近代先後有閩南、客家、日本、外省等族裔移居至此生活,1990年代之後又加入大量來自東南亞及大陸港澳的移工、新住民,各個族群無論來自何方,都抱持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來到寶島,只為求取一塊安身立命之處。

雖然彼此間時有衝突,但人的事情通常最難、也最容易化解,有時只要簡單問候對方一聲:「你好嗎?」就能將族群間那道心之防壁消弭於無形。

從2013年播映至今的電視節目《我在台灣你好嗎》,就是國內優質頻道「公共電視」送給新住民族群的大禮。這個固定於每週六早上10點播放的塊狀性節目,每集專門拍攝一位新住民離鄉背景來台灣生活的酸甜苦辣,四年下來累計拍過近百位新住民,過程有歡笑、有淚水,真實記錄下異鄉遊子們生命中最寶貴的時刻。

特別的是,製作單位不迷大牌主持人,反而從過去的受訪者中精挑細選出擁有天份的新住民,擔任新一季節目主持人。而在將心比心之下,有時還出現主持人比受訪者情緒更激動的糗事。來自中國大陸湖北省新住民陳露,就是在此機緣下,接手新一季的主持棒。

夜市小攤販變身商場女強人

穿著時尚短裙套裝、留著一頭俐落短髮的陳露,渾身上下散發出女強人氣息,讓人幾乎忘記她是一位來自偏遠山區的姑娘。

陳露的故鄉在湖北省恩施州,屬於中國少數民族裡的「土家族」。該族風俗民情與漢族接近、但也有其相異處,最大差異就是喪葬文化──土家族人會將祖先墳墓建造於住家門前,甚至人還在世時,就會選好未來下葬用的棺木並擺放家中,這種看淡生死的態度,讓土家族人活在當下、十分樂天知命。

談了一場跨國戀愛的陳露,於2003年從恩施遠嫁到台灣新北市,雖然丈夫跟婆婆都很疼愛她,然而生完小孩的陳露覺得「如果不出去工作,就永遠無法融入社會」,便向家裡爭取外出就業。

陳露過去在大陸從事服飾業的經驗,因此她在台灣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去服飾店當雇員。待了幾個月摸熟商業體系後,大膽的陳露覺得可以自行創業,於是從2005年開始,她就在永和樂華夜市擺攤賣女性服飾。

十分有生意頭腦的陳露,目前是連鎖服飾公司的老闆娘。「那時候社會風氣對大陸配偶很不友善,整條夜市只有我是大陸人,很多顧客都用異樣眼光看我、甚至閒言閒語,但我都忍住脾氣,耐心向他們溝通說:我跟你們沒有不一樣,都是在社會裡打拼的一份子。」

陳露回憶,當時跟她磨擦最兇的一位台灣客人,化解誤會後現在反而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

由於陳露口才好、手腳勤、腦袋又靈活,兩年後就將小攤位經營成店面,甚至事業越做越大,後來更創辦服飾公司當起董娘,公司發展至今已在台灣各地有五家店面,收入穩定後陳露便將公司交給先生營運,自己則騰出時間去各地巡店面、或投身社會公益。

而十分照顧同鄉姊妹的她,也提供許多工作機會給同樣來自恩施的新住民,讓她成為許多姊妹心目中的「貴人」。

陳露-穿著自家服飾-2
Photo Credit: 公共電視
十分有生意頭腦的陳露,目前是連鎖服飾公司的老闆娘。

與受訪者的生命經驗產生共鳴

陳露在商場傑出的表現吸引了《我在台灣你好嗎》製作單位注意,與她約在2016年春季做拍攝採訪。

她回憶道:「曾有很多電視節目找我去當來賓,我大部份都推掉了。可是,《我在台灣你好嗎》不一樣,這是屬於新住民的節目,而且他們前後來採訪拍攝我四次、還跟我一起飛回恩施老家,看得出製作單位對節目的用心與重視。」

採訪陳露的該集節目於2016年中播出,之後節目導演黃朝亮甄選新一季主持人時,想到外貌姣好、口才流利的陳露,上門力邀她接下主持棒,陳露原本十分猶豫,但她想到如果能藉此扭轉台灣人對大陸配偶的刻板印象,也是一件好事,便欣然同意擔任主持人。

答應之後陳露沒閒著,拿出做生意的拚勁「撩落去」,先把過去60多集《我在台灣你好嗎》節目全看過一遍,還收看許多綜藝節目、揣摩藝人的主持技巧。大量紮實的事前準備功課,讓陳露開機拍攝後得以駕輕就熟。

目前陳露擔任主持人參與拍攝的節目有兩集,是訪問來自中國四川省的姊妹。第一位是目前在新店經營重慶烤魚鍋餐廳的陳莉萍。

陳露直說這位受訪者與她的台灣先生是「真愛」,因為先生曾在大陸投資失利負債三千萬,但陳莉萍沒有因此離開他,反而夫妻兩人重新從一個賣麻辣燙的小攤再出發,攜手協力共創事業第二春,陳露在採訪過程中不斷聯想到自己白手起家的過程,與陳莉萍有頗多共鳴之處。

HYAH0316
Photo Credit: 公共電視
陳露(左)與經營重慶烤魚鍋餐廳的陳莉萍(右)。

第二位採訪的顧春花,19歲就跟先生戀愛結婚嫁來台灣,然而因為不適應這邊的生活習慣及飲食,把自己關在家裡封閉3年。所幸後來靠著先生鼓勵,顧春花走出家門發揮自己的歌藝天份,自己製作舞衣去參加許多新住民歌唱比賽,捧回一堆獎盃,而節目拍攝顧春花回到四川老家探望久違父母的歷程,也讓陳露感動萬分。

P1420316-1024x576
Photo Credit: 公共電視
陳露(右三)與顧春花(右一)一起返回四川探親。

談到自己在節目中的定位,陳露形容自己是「做好綠葉角色,去襯托紅花(受訪者)的美麗。」目前已是許多恩施姊妹貴人的她,未來也許會藉由主持人的身份,成為更多大陸姊妹另一種型式的貴人。

近年來台灣電視圈接二連三出現許多以新住民為主題製作的節目,然而同質性節目一多,難免使觀眾產生題材重覆之感;但《我在台灣你好嗎》大膽捨棄一般本土主持人,轉而從過往節目中提拔受訪者,希望藉由素人新住民的「同理心」與「真感情」,去跟新受訪者激盪出毫無矯揉造作的火花,這種人與人之間最真實的交流情感,正是《我在台灣你好嗎》之所以集集動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