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民粹主義:為何川普和桑德斯對美國如此重要?

定義民粹主義:為何川普和桑德斯對美國如此重要?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民粹主義是一種語言,使用這種語言的是一般民眾。他們是不受限於狹義階級的高貴集合體,將他們的對手——菁英——視為追逐私利和反民主的群體,並且尋求動員一般民眾來對抗這些菁英。

我在本書所談的民粹運動和政黨的第二項重要特徵是:它們通常是政治危機的警示燈。只有在非常特別的狀況下,才會引發美國的民粹運動。在歐洲,民粹政黨有時可以用邊緣政黨身分存續,這是因為歐洲的多黨體系能包容小黨。但就像美國的民粹派那樣,只有在特定條件下,他們才能獲得成功——也就是當人們認為目前的政治常規(該國領導階層所提出、施行和捍衛)與他們自身的希望、擔憂和關切不一致時。民粹主義者表達這些受到忽略的民眾關切,並將之架構在會引領人民對抗冥頑不靈菁英的政治見解上。這麼做,民粹主義者成了政治改變的催化劑。

直到美國選民強烈反對非法移民,以及歐洲發現移民社區成了犯罪和之後恐怖活動的溫床之前,大西洋兩岸的主要政黨都仍歡迎日增的移民,而民粹候選人和政黨卻為這些關切發聲。歐洲大陸擁抱共同貨幣想法的主要政黨,在大衰退期間突然發現,共同貨幣成了不受歡迎的東西。美國兩黨領袖擁抱「自由貿易」協定,卻發現許許多多的民眾並不支持這些協定。

民粹運動本身並不常能達成自己所設定的目標;它們不一定能成功地提供全民健保,或保護勞工免於受到全球資本主義或歐洲聯盟的傷害。它們的要求可被主要政黨所吸納或被完全拒絕,但民粹派的確攪亂一池春水,他們點明現行的政治意識形態行不通,必須被修復,以及標準的全球觀點正在崩潰中。這是為何川普和桑德斯對美國如此重要,以及為何民粹左派和右派對歐洲是重要的。在接下來的內容裡,我將描述民粹主義運作的邏輯,以及為何在此一特別時刻,相類似的民粹抗議者正雨後春筍般在北大西洋兩岸冒出頭來。

相關書摘 ►《民粹大爆炸》:1970年代歐洲民粹主義興起的背景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民粹大爆炸:公民不服從,群眾上街頭,美歐政局風雲變色的反思與警示》,聯經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約翰・朱迪斯(John B. Judis)
譯者:李隆生、張逸安

不滿、反對、抗議、示威……為何民粹浪潮襲捲全球?
美國、歐洲成熟的民主國家,為何會走上民粹之路?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與英國公投脫離歐盟,被視為2016年國際政治出現最大的兩隻黑天鵝,背後原因則是近年來方興未艾的民粹風潮。英國與美國是全球兩個老牌的民主國家,比起許多民主化進程較短的新興國家相對成熟,因此民粹而非理性的對話與論述當道,確實讓許多人感到意外。

美國資深政治分析師朱迪斯,在《民粹大爆炸:公民不服從,群眾上街頭,美歐政局風雲變色的反思與警示》犀利解析:

  • 民粹政治是什麼?為什麼包括川普、桑德斯、法國的民族陣線、希臘激進左翼聯盟和西班牙的我們能黨,全都深陷其洪流之中?
  • 美國和歐洲民粹主義的歷史脈絡與發展有何差異?歐洲各國民粹主義如何興起與演變?
  • 現今美國和歐洲的「民粹主義」,與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法西斯主義」,有何不同?
  • 民粹主義何以又分為左派與右派?左派民粹主義與右派民粹主義的主張有何差異?
  • 民粹運動興起於1890年代的美國,1970年代傳到西歐。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眾多候選人如何藉此成功獲得選民支持?
getImage
Photo Credit: 聯經出版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彭振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