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藏委員會」廢除,歷時6年籌備「國家人權博物館」終於成立

「蒙藏委員會」廢除,歷時6年籌備「國家人權博物館」終於成立
Photo Credit:Wei-Te Wong@Flickr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人權館籌備處主任陳俊宏表示,今年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同時也是景美園區開園屆滿10週年的紀念日,能夠在此前通過組織法,意義格外重要。

(中央社)
立法院院會今(28)日經表決通過廢止蒙藏委員會組織法,民國17年設立的蒙藏會相關功能分別移入文化部、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與外交部,並在文化部增設派出單位「蒙藏文化中心」。同時也三讀通過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國家人權博物館」將正式成立。

據蒙藏會官網簡介,17年7月11日行政院下設蒙藏會,綜理蒙藏事務,專司蒙藏行政及各項興革事項,位階與各部同,都隸屬行政院為部會之一,核心業務包括對在台蒙藏人士輔導照顧、蒙藏文化保存傳揚、人才培育、蒙藏研究,與海外蒙藏族聚居地區人道援助與經貿、學術、文化及醫療交流。

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蔡易餘在提案中指出,蒙藏會功能不清,施政計畫效果不彰,徒生政府組織臃腫,徒增人事公帑耗費,提請廢止組織法。

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提案指出,外蒙古獨立已為政府承認,行政院應拋棄舊有歷史包袱,重整合理行政組織架構,裁撤僅具大中國法統意義的蒙藏會。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施能傑初審時表示,新的行政院組織架構自民國101年1月1日起,配合立法院立法進程及籌備情形陸續施行,部會數目由37個逐步精簡成29個,其中已無規畫設置蒙藏會。

他說,蒙藏會裁撤後各項業務依性質,蒙藏文化保存傳揚、藏傳文化移入文化部;蒙藏訊息蒐整、情勢研析移入陸委會;人才培育、人道援助蒙古國、俄羅斯3個蒙古裔共和國部分移入外交部,員額依業務移撥比例及現職人員意願調查,將預算員額分別移撥陸委會及文化部,並在文化部增設派出單位「蒙藏文化中心」。

中國國民黨籍立委吳志揚表示,蒙藏會地位與部會相同,有單獨組織法,但在立法院審查前,就透過行政院一紙命令裁撤、移撥人員,相當不尊重立法院審查。國民黨團對內容沒意見,但不滿強渡關山。

民進黨籍立委李俊俋說,蒙藏會因台灣對蒙藏關係隨時空環境改變,應廢除。國民黨執政時,蒙藏會就從行政院組織法被拿掉,沒修法不正義問題。

國民黨團反對廢止案,立法院院會經表決,仍舊維持廢止決議。

綠島,  人權
Photo Credit:Wei-Te Wong@Flickr CC BY 2.0

立院三讀:國家人權博物館將正式成立

立法院院會今日也三讀通過國家人權博物館組織法,「國家人權博物館」將正式成立。

根據文化部初審時提供給委員會書面報告指出,國家人權博物館民國99年10月22日經行政院核定為三級機構,轄下經管「景美」及「綠島」兩處人權文化園區,目前先行以籌備處程序推動相關作業,並依行政院核定計畫,民國100年12月10日揭牌成立。

中國國民黨籍立委吳志揚在二讀審查時發言表示,國民黨團不反對成立國家人權博物館,但是對於威權統治時期與不義遺址的定義,是引用爭議很大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草案,且其他時期的人權問題難道就不重要嗎?原住民、慰安婦等問題就不重要嗎?

國民黨團接著對於法案名稱、逐條都要求表決、表達反對,但都沒有成功,全案照民主進步黨團修正動議、審查會條文等通過。

三讀通過的條文,在說明欄中規定,條文中所指「威權統治時期」的定義,自民國34年8月15日至民國80年4月30日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則採納國民黨立委楊鎮浯的意見,延長至民國81年11月7日金馬地區解嚴為止;「不義遺址」則是指威權統治時期,統治者大規模侵害人權事件的發生地。

根據三讀通過的條文規定, 文化部為辦理人權的研究、典藏、展示及教育推廣等業務,特設國家人權博物館。

條文規定,國家人權博物館辦理威權統治時期相關人權檔案、史料、文物的典藏、研究、展示及教育推廣等,以及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經營管理業務,協助威權統治時期不義遺址的保存及活化,並協助當代人權理念實踐推廣的組織發展及國際交流,及其他有關人權歷史及文化教育事項。全案立法院院會上午完成二讀、三讀。

此外,立法院院會上午也三讀修正通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設置條例」部分條文,規定基金會董事或監事,任一性別分別不得少於各該總人數1/3,為落實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的精神,而政府有關機關代表擔任董事人數,不得超過董事總人數1/5;監事人數1人。

針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經費來源,增加政府編列預算捐贈,國民黨立委陳學聖等人擔心政府捐贈後無法監督,因此要求表決,表決由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勝出,維持行政院版提案通過。

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人權館的成立,是台灣社會,特別是所有政治受難者前輩長達15年的殷切期待。從2002年總統府成立「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文建會規劃「景美人權紀念園區」並全區登錄歷史建築、「綠島人權紀念園區」正式啟用,2011年文建會成立「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15年來歷經波折,終於能在今天完成組織法立法。15年來,已有許多政治受難者前輩離世,她祈願人權館的成立能夠告慰他們在天之靈。

組織法明訂人權館編制為「2組3中心」,除了博物館核心任務的展示教育組、公共服務組,特別將景美、綠島二處不義遺址正名為「白色恐怖紀念園區」管理中心,並成立「典藏研究暨檔案中心」,強化史料典藏應用。未來,人權館除了管理景美和綠島兩處園區,亦將擴大連結協助當代人權理念實踐推廣的組織發展與國際交流,彰顯民主、自由、公義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