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住民故事感同身受,《我在台灣你好嗎》王莉:主持時常激動掉淚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來自武漢的王莉,在接受《我在台灣你好嗎》節目訪問後,受到製作單位高度觀眾並進而成為主持人。富有藝術才能的她對節目的品質要求很高,是一位「比受訪者更投入」的主持人。
文:Asuka Lee
《我在台灣你好嗎》節目製作單位不迷大牌主持人,反而從過去的受訪者中精挑細選出擁有天份的新住民,擔任新一季節目主持人。來自中國大陸湖北省新住民王莉,就是在此機緣下,接手新一季的主持棒。
衣著風格走優雅氣質路線的王莉綽號「莉子」,是湖北武漢人,同時也是擁有江漢大學美術學系文憑的藝術才女。
王莉畢業後原本擔任美術老師,在當地遇到去武漢攻讀醫學的台灣先生,雙方墜入情網結婚。原本以為夫妻兩人會定居武漢,沒想到先生在彰化縣二林鎮的老家發生火災、父母雙雙過世,傷心欲絕的先生決定返台接手父母的養雞場,王莉也跟著來台生活。
由於養雞場工作十分忙碌,全心全意協助先生的王莉放下最愛的畫筆,捲起袖子跟著一起餵飼料、挑雞蛋,加上兩人的孩子出生,讓王莉忙得整整十年沒有提筆畫畫。
直到五、六年前孩子長大懂事了,王莉回想起自己的最愛,於是重新執筆作畫,並透過網路部落格分享自己作品,意外累積了一批欣賞她畫作網友,此時左手養雞、右手繪畫的王莉被《我在台灣你好嗎》看上,在2016年春季接受訪問拍攝。
十分有品味的王莉對電視節目的品質要求很高,因此她從很久以前就是公共電視的忠實觀眾,而當自己接受節目拍攝時,更是數度哭到情緒洩堤。
王莉說:「製作單位實在太用心了,為了呈現我的生命故事,前後來拍攝好幾次,甚至跟我一起飛回武漢探親,我覺得人生最珍貴的片段都被這節目挖掘出來了。」
王莉透露,其實先生自從父母遭遇火災過世後,一直盡量避談這方面的往事,然而或許是被《我在台灣你好嗎》的用心程度所感動,先生接受節目採訪時,竟首度鬆口主動談起過去與父母相處的往事。
夫妻兩人在受訪過程都紅了眼眶,不過王莉也俏皮笑說,感謝當時的節目主持人「代班」幫忙照顧養雞場一天,讓她與先生得以抽空去看電影,享受久違的兩人世界。
由於在節目中呈現出情感豐富的一面,王莉受到《我在台灣你好嗎》製作單位青睞、邀請她擔任主持人,王莉覺得:「既然對方願意給機會,那就要做到最好。」彷彿回到當年學習美術的衝勁,王莉拿出最高標準鞭策自己,每天抽時間練習口語發音,並訓練隨機應變的反應。
王莉節目開拍後繳出亮眼表現,但她笑著說,「我就是太多愁善感了,有時自己哭的比受訪者還慘,還被導演教訓一頓。」
比受訪者更投入感情的主持人
王莉擔任主持人的兩集節目都是訪問馬來西亞新住民,第一位是目前定居新竹的陳鑀枚。王莉回憶,拍攝過程中她最印象深刻的橋段,是陪陳鑀枚回到吉隆坡老家後,表妹下廚煮了一桌菜餚,久違的一家人在餐桌上自然而真摰的互動,讓王莉感動不已。因此她發揮藝術才能,在採訪空檔偷偷拿紙筆畫下陳鑀枚老家房子的圖像,拍攝結束後再將這幅畫送給她,讓陳鑀枚感激不已。


第二位採訪對象是目前定居花蓮的陳穎川,他則讓王莉直嚷:「拍攝過程我又哭了好幾次,因為這對夫妻的感情太動人,簡直像偶像劇!」原本居住於馬來西亞檳城的陳穎川是一位熱愛音樂的小歌手,幾年前看完日本電影《再見了,可魯》深受感動,開始對導盲犬感興趣。
後來陳穎川輾轉得知台灣花蓮有一間民宿養了一隻從美國引進的導盲犬,他便搭機來台旅遊並入住該間民宿,想不到這段期間與民宿主人的女兒一見鍾情,最後結婚成為台灣女婿。
婚後陳穎川與太太一起經營傢俱店,然而難以忘情音樂的他,休假時會去花蓮東大門夜市當街頭藝人演唱,王莉回憶她們去拍攝陳穎川在街頭唱歌時,剛好他太太與孩子也一起跟去,陳穎川便演唱《親密愛人》獻給家人。
這首歌的歌詞觸動王莉的內心:「因為在我們武漢,夫妻結婚後仍會稱呼對方是『愛人』,代表兩人要相愛到長長久久,這首歌又讓我想起自己的婚姻。」感情豐富的她再次現場拿出素描本,把陳穎川演唱的姿態畫下並贈送給對方。

回顧自己兩集的主持表現,王莉給自己打了80分,雖然一直被導演唸說:「主持人不能比受訪者還激動。」但她十分珍惜自己主持處女秀那種最「真」的情緒,「或許等我主持經驗多了後,就會變得油條、再也呈現不出那種真。」目前王莉在彰化縣多間小學擔任美術老師,未來的目標是匯整自己過去的創作,並在台灣出版圖文作品集。
近年來台灣電視圈接二連三出現許多以新住民為主題製作的節目,然而同質性節目一多,難免使觀眾產生題材重覆之感;但《我在台灣你好嗎》大膽捨棄一般本土主持人,轉而從過往節目中提拔受訪者,希望藉由素人新住民的「同理心」與「真感情」,去跟新受訪者激盪出毫無矯揉造作的火花,這種人與人之間最真實的交流情感,正是《我在台灣你好嗎》之所以集集動人的原因。
《我在台灣你好嗎》的播出時間:
- 公視主頻:每週六上午10點
- 公視二台:每週六晚上8點
- 公視三台:每週日晚上7點
本文獲移人Migrants' Park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李牧宜
核稿編輯:楊之瑜
最新發展:
-
與家鄉總鋪師學做河粉湯頭,如今成虎尾夜市唯一的越南美食攤位 4年前
-
她和先生開古早味小吃店,從印尼來時最不習慣「台灣人講話像吵架一樣」 5年前
-
蔡英文盼新住民教孩子母語,成為未來台灣跟母國的重要連結 5年前
-
雲林成龍村一號印尼店老闆:「將印尼文化種在台灣,蓋滿這片土地」 5年前
-
同一活動講師補助從800元砍至260元?新住民團體質疑審查標準 5年前
-
苑裡泰國媳婦趙鴻秀:來台20多年,結合泰式料理和親手植栽的「香草園」 5年前
-
來台從英文秘書到餐廳老闆:開一家菲律賓餐廳,是一種消除鄉愁的方式 5年前
-
越南媽媽阿紅:我喜歡小孩,夢想蓋一棟房子免費幫鄰居照顧孩子 5年前
-
《水上市場:波濤中的越南》:一款讓越南人自豪、也讓台灣人感到親切的桌遊 5年前
Tags:
「綠領人才」現正夯,綠領職業大揭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一起來認識近年新興的「綠領人才」吧!
面對減碳壓力,各國政府加速推動淨零轉型,使得近年來綠領工作需求成長快速,無論是節能、創能、儲能、系統整合,都需要更多人才投入;一起來認識這些綠領人才的工作內容!
綠領人才1:光電案場規劃師
光電案場規劃師是負責規劃和設計太陽能光電案場的靈魂人物,在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早期階段,負責評估場地、分析建物現況、土地利用、考慮環境因素,並規劃如何最有效地配置太陽能光電設施。
這些專業人員需要考慮光電模組的布局、設備的選擇、發電量的預估,同時要確保設施的安全性、環境平衡以及與當地社區的協調,需要同步評估技術、政策、法規、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包含評估技術的可行性、效率及成本;處理預算和籌資,確保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建置和運營光電案場,與銀行、投資者等對象進行談判和合作。同時也會參與詳細的建物與土地利用規劃、設計太陽能裝置的配置,最後擬定適當的執行方案。
適合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工程和技術知識、專案管理能力、太陽光電技術士、具電腦繪圖能力者、安全衛生管理、現場工務工程師、系統整合工程師。

綠領人才2:離岸風場施工經理
隨著離岸風電產業的從無到有,這項與海相伴的新興職業也因應而生,離岸風場施工經理作為「海上工頭」,需要管理船上的施工團隊。該職位作為施工船船長以及業主間的橋樑,在施工過程中扮演協調、判斷、下指令的關鍵角色,並同時負責管理設備運作的安全性,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也需要臨場反應與即時調度,除了擁有豐富的工程知識,也需具備高度的專業和隨機應變能力。
此類人才所需技能可包含(但不限於):離岸風場施工專案(尤指大型施工船舶類)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鋼結構工程焊接技術、大型起重機操作經驗、安裝和拆除工程技術等

綠領人才3:綠電調度員
「讓每一度綠電發揮最大價值」是綠電調度員的終極使命。身為售電業中的綠電調度員,需要解讀電廠發電數據(供給)和企業用電數據(需求)的能力。由於再生能源會受到天氣影響發電量的高低,必須利用過往經驗和電力數據資料,透過事前預測和事後調整,制定適宜的綠電匹配規劃,確保每一度電廠發出的綠電,盡可能地為企業客戶所使用。
適合具備這些技能的人才:電力系統知識、數據分析、計算機科學、風險管理、團隊管理

綠領人才4:綠能融資顧問
綠能融資顧問是指在再生能源領域提供融資和財務建議的專業顧問。這些顧問必須擁有豐富的金融、投資和相關產業知識,致力於協助業者成功獲得綠能融資。
綠能融資顧問的工作涉及財務、工程、保險、法律等四大領域的盡職調查(註1),和一般企業融資不同的是,專案內容涉及電廠等能源基礎建設,綠能融資顧問需要親自至再生能源案場勘查,實地檢視專案進度、了解業者如何經營當地社區關係以及環境生態的維護,並透過上述資訊判斷潛在風險,針對案場的可融資性提出建議。也因為這份工作和能源轉型的永續發展相關,所以也對環境懷抱著「使命感」,期許自己的貢獻能讓臺灣乃至於全世界,都能更加靠近淨零永續的願景。

※註1:盡職調查(due-diligence, DD)為企業投資和併購案中常見的流程,旨在整理並評估有關特定業務、投資或交易等專案的重要資訊,通常包含財務、法律和技術等面向,以確保決策者在做出重要決策前有全面的瞭解,並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
*以上資訊部分由大同智能、伯威海事、陽光伏特家、富邦銀行提供。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