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做大人做的事——荷蘭父母這樣教孩子性教育

《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做大人做的事——荷蘭父母這樣教孩子性教育
Photo Credit: Depositephoto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荷蘭父母知道既然孩子早晚會有性行為,也對這些「大人」會做的事有興趣,寧願早一點透過性教育告訴他們性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該怎麼保護自己,也不願自欺欺人限制孩子交友或設門禁。

這些零零總總的內容,通常會在短短的幾個禮拜內教完,但這麼重要的學問怎麼可能在短短幾週內就全數教完呢? 因此,除了學校之外,家庭教育在這方面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荷蘭父母這樣做:家庭教育中,父母對於孩子的性發展應保持開明態度,必要時回應孩子的問題

荷蘭學校的性教育大多比較重視性行為的認定及需要注意的事項,較少提及「性」應該存在於什麼樣的關係中,家庭教育在這方面便扮演了關鍵角色。家庭的互動,也就是所謂的身教,對孩子對感情關係的認知有很大的影響力。父母在日常生活怎麼「愛」對方,自然會影響小孩子對「愛」的看法,也自然地讓孩子學習到「性」要發生在有「愛」的感情關係中。

此外,父母的溝通方式也會影響到孩子對於性相關方面的看法,比方說,面對媒體不斷灌輸閱聽人「完美身體」的刻板印象,若父母不能從旁加入討論,孩子便可能誤以為電視上的身材才是美的,進而影響他對自己身體的自信。再加上,如果孩子看到成人影片,可能會誤會影片中的內容等同現實生活,父母應該適時導正說明。

透過家庭教育,父母的審美觀、對穿著的標準以及對孩子在外過夜的規定,都會影響到孩子對性的態度。

因為如此,學校的性教育也不斷強調,當同學有任何疑問,可以試著跟爸媽溝通。許多育兒專家也提到,父母對於孩子的性發展要盡量保持開明的態度,隨時接受與回答孩子在這方面的問題。

雖然荷蘭學校的性教育及一般家長的態度都相當開明,但「性」本身仍然是個尷尬的議題。上述章節中提到的「25歲以下的性生活研究報告」也指出:雖然75%的受訪者發生性行為時會用保險套,但是40%的受訪者不曉得男生在射精前就可能會讓女生懷孕,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只要事後洗澡,就可以降低被傳染性病的機率。雖然超過90%的受訪者表示會跟性伴侶清楚表達自己的意願與界線,但17%的女生及4%的男生還是表示自己曾經被強迫做過一些他們不願意做的事。

雖然這些數字顯示:性教育不能完全預防青少年的身心受到威脅,但我相信如果沒有良好的性教育,這些數字恐怕會更高。認識自己的身體跟保護自己,還是有賴學校與家庭提供足夠的知識開始,唯有具備足夠的知識力量,孩子才能更有自信,掌握身體跟心理的自主權。

荷蘭爸爸的教養規矩小提醒

  • 荷蘭父母認為,孩子早晚會對「性」有興趣,因此大部分的荷蘭人支持孩子12歲或14歲開始接受性教育。
  • 荷蘭學校的性教育包含幾個重點「認識自己身體與心理的變化」、「保護自己不會得性病或懷孕」以及「你永遠有權利拒絕人家,被拒絕就要尊重對方」。
  • 荷蘭中學生物課程一定會包括性教育,但這方面的家庭教育也很重要。
  • 父母的審美觀、對穿著的標準,都會影響道孩子對性的態度。
  • 父母對孩子的性發展要盡量保持開明態度,隨時接受與回答孩子在這方面的問題。

相關書摘 ▶《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從四歲開始的荷蘭義務教育,專心玩才是重點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會獨立思考、創意高、行動力強的孩子才快樂!》,野人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韋岱思(Thijs Velema)

《商業周刊》最受歡迎的專欄作家荷蘭爸爸韋岱思在荷蘭土生土長,從小學到大學接受荷蘭式教育,卻因緣際會成了在台灣教書的阿兜仔女婿,還成了兩個孩子的爸爸!

同時經歷荷蘭、台灣兩地教育體制的他
最真實的教養告白!
25則真實案例分享×65個荷蘭爸媽這樣想(做)觀點×教養觀念實踐SOP圖

荷蘭的孩子為什麼最快樂?因為他們懂得獨立思考、充滿創意、行動力強!對荷蘭父母而言,教養的目的就是要把對大人完全依賴的小孩子,培養成社會獨立的成員,打開眼界,勇敢地面對社會中各項挑戰,創造自己的價值,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人生。

本書特色

  1. 25個實際案例,最誠摯的教養省思:兼具台灣父母的習慣思維和荷蘭爸媽的教養態度與做法,最適合華人父母開闊教育眼界的參考書。
  2. 內容橫跨0歲~高中,包含家庭、學校、社會團體三大場域:揭密荷蘭優質人才的全方位能力養成之道。
  3. 集結作者在商業週刊最受歡迎的專欄文章,最犀利的文化觀察。
  4. 隨書附【0-18歲3階段荷蘭式教育實踐MEMO表】
荷蘭爸爸的教養真心話
Photo Credit: 野人出版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