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3》的毛利人導演,與隱藏的大洋洲文化元素

《雷神3》的毛利人導演,與隱藏的大洋洲文化元素
Photo Credit: 《雷神奇俠3:諸神黃昏》截圖 Design: Alex Lai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身為一個研究大洋洲社會文化的學者,我想聊的是Waititi紐西蘭毛利人原住民的身份,以及他如何在一部以北歐神話和英雄漫畫為主題的片子中,獨具匠心地埋下帶有大洋洲文化意涵的線索。

文:林浩立

美國荷里活工業機器向來有徵召在非西方影視版圖成名的導演來拍攝商業大片的習慣,這樣的生產管線拉來了包括最早的墨西哥三傑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Alfonso Cuarón、Guillermo del Toro,巴西的Fernando Meirelles、José Padilha,南韓的朴贊郁、奉俊昊,俄國的Timur Bekmambetov,以及剛入坑的智利的Pablo Larraín和中國的張藝謀等等。最近,這部機器則捲向紐西蘭,找到了鬼才導演Taika Waititi執導漫威工作室下半年度的重量級英雄片《雷神奇俠3:諸神黃昏》。

Taika Waititi是何方神聖,會讓漫威工作室願意把這樣重要的商業片交付給他?特別是他之前的作品都是獨立色彩濃厚、以紐西蘭當地邊緣小人物為主題的低成本作品。其實這個選擇並不是那麼地意外。首先,他在早先已與漫威工作室的母公司迪士尼合作過,擔任《魔海奇緣》初期劇本的撰寫者,關於這點我在之後會繼續談到。第二,他的上一部作品《野生捕獲小肥仔》(Hunt for the Wilderpeople)創下了紐西蘭影史上最賣座電影的記錄,擊敗的則是自己之前的作品《我的爸爸是麥可》(Boy)。而他的另外部黑色喜劇《低俗殭屍玩出征》(What We Do in the Shadows)也在美國院線上映過,並獲得極高的評價。

儘管如此,他獲邀執導《雷神3》的消息還是不被多數電影評論者看好(除了這位鍵盤先知之外,他說Waititi過往作品中對另類家庭關係的探索以及對看似不相干的人如何建立起情誼的描繪,非常適合雷神索爾的角色結構)。但這些質疑的聲音在片子上映後優異的票房表現與如潮的佳評中已蕩然無存。我們甚至可以說他隻手拯救了《雷神索爾》前面兩集疲弱的聲勢,並給予了這個系列中的角色們新的生命與親切感。

但本文可不是《雷神3》的影評,接下來涉及電影內容的部分也絕對不會爆雷,請讀者放心。身為一個研究大洋洲社會文化的學者,我想聊的是Waititi紐西蘭毛利人原住民的身份,以及他如何在一部以北歐神話和英雄漫畫為主題的片子中,獨具匠心地埋下帶有大洋洲文化意涵的線索,並且以開闊、有創意的視野來看待自己的文化。

1200px-Taika_Waititi_at_Sundance_2015
Photo Credit: PunkToad @Wikimedia Commons CC BY 2.0

Taika的父親是毛利人,在地方務農但同時也是一個畫家,母親則是俄國猶太裔的學校老師,兩邊親屬給他的影響都很大。他小時候是在父親的家鄉、紐西蘭東北角屬於Te Whānau-ā-Apanui部落的海邊小鎮Waihau Bay長大,稍大些後他則跟著母親在首都威靈頓居住,這樣充滿彈性與變動的生命經驗使他對「毛利人」的身份認同有很不一樣的看法。

在一次訪問中被問及毛利電影,他提到:「我們有名的電影有Once Were Warriors,基本上就是關於毛利人如何酗酒自相殘殺。然後還有《鯨騎士》,以另一種方式看待毛利文化,也就是靈性的層面,但某種程度反而加深了大家認為毛利人都是一天到晚騎著動物,與鬼魂講話的印象。我的電影《我的爸爸是麥可》就是想要扭轉這樣的視角。」

以Taika兒時故鄉Waihau Bay為拍攝地點的《我的爸爸是麥可》講的是一個熱愛麥可・傑克森的毛利少年如何跟剛出獄的爸爸重新相處的故事,與以一個喜歡饒舌歌手吐派克的逃家毛利少年為主角的《野生捕獲小肥仔》一樣,沒有悲情或靈性的敘事,有的則是角色們以平靜、自嘲的態度面對不平常的生命處境與家庭關係所創造出的反差喜感。這,就是使Waititi成名的冷面笑匠式喜劇(deadpan comedy),也是他選擇處理毛利文化這樣敏感的主題的切入點。在另一個訪談中他這樣說:「我們毛利人其實是非常搞笑的民族。我就是在這樣的文化中長大,所以我知道我們很好笑。而且我們的幽默感其實是來自很黑暗的地方,這是被殖民壓迫將近兩百多年造成的結果,但我覺得非常有意思。」

所以當迪士尼找Waititi來寫《魔海奇緣》初版的劇本時,他也一樣把這種幽默感與對家庭關係的探索帶進來。他把莫娜寫成有六個兄弟,並加入了許多Waititi式的冷笑點。而最重要的是,最後他的離去其實並非外界揣測的「被白人團隊逼退」,而是,用他自己的來說,「覺得無聊了」。於是他自己主動求去,從加州迪士尼總部回到紐西蘭,拍攝了計畫已久的作品《低俗殭屍玩出征》。但他說他還是有跟迪士尼團隊保持聯絡,也樂見《魔海奇緣》的發行。我想,依他的性格,住在威靈頓郊區的吸血鬼室友們的故事,應該比寫關於大洋洲傳統文化的劇本還來得有趣太多了。

相信藉由對Waititi這樣的背景介紹,看過《雷神3》的觀眾應該更能瞭解片中一個個彷彿封印被解開的老角色們的喜感是由何而來。他們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超級英雄,而是跟你我一樣有著各種情緒與家庭困擾的常人。若還沒觀賞電影但很想體會這種感覺的話,建議看一下在去年《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上映後由漫威工作室釋出的一個短片Team Thor,內容在講當超級英雄們在《美國隊長3》中互鬥時,索爾到底跑去做什麼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令人發噱的短片正是出自Waititi之手,而其偽紀錄片的手法,就是讓《低俗殭屍玩出征》的黑色幽默發酵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