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孟加拉提「羅興亞」惹緬甸社群怒評,教宗稱訊息已傳達予緬政府和軍方

到孟加拉提「羅興亞」惹緬甸社群怒評,教宗稱訊息已傳達予緬政府和軍方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教宗方濟各數天前訪問緬甸時選擇不公開談論羅興亞困境,但抵達孟加拉後與羅興亞人會面,在緬甸社群媒體上引發一些憤怒評論。針對在緬甸避免使用「羅興亞」一詞,教宗回應他相信在不關上對話大門的前提下,已將要傳達的訊息分別傳達給緬甸文人及軍方領袖。

(中央社仰光3日綜合外電報導)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數天前訪問緬甸時選擇不公開談論羅興亞困境,但抵達孟加拉後與羅興亞人會面,在緬甸社群媒體上引發一些憤怒評論。

法新社報導,教宗1日在孟加拉首都達卡(Dhaka)會見一群來自緬甸的難民,並以「羅興亞」(Rohingya)一辭稱呼這群無國籍的穆斯林少數族群。

RTX3KTIM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AP_17336242901734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RTX3KTIG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許多緬甸人不接受「羅興亞」這個名稱,不僅痛斥羅興雅人是非法移民「孟加拉人」,也不承認他們是少數民族。

方濟各訪問佛教國家緬甸期間,在公開演說時沒有以名稱提及羅興亞這個族群,也未直接提到若開邦(Rakhine)發生的危機。自8月以來,已有超過62萬名羅興雅人逃離若開邦的家園。

教宗在返回梵蒂岡途中談到會見羅興亞難民時流下眼淚。他告訴記者:「我當時流了淚,並試著不被人看見,他們也都落淚。」

教宗的談話引發緬甸網友一陣憤慨。緬甸曾與現代通訊脫節50年之久,但現在社群媒體十分活躍。

臉書用戶翁梭林(Aung Soe Lin,音譯)提到教宗兩種截然不同的立場,他說:「他就像一隻因為天氣而變色的蜥蜴。」

另一名臉書用戶梭梭(Soe Soe,音譯)則說:「雖然他是宗教領袖,但他用語不同的方式,應該像是銷售員或中間人。」

教宗:「明人無須細說」

早前,教宗訪緬因未提及「羅興亞」一詞,而遭人權團體批評。

中央社》報導,教宗於1日會見的難民是從鄰近緬甸邊境的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難民營,被帶到孟加拉首都達卡。在會見難民後,他脫口說道「今日天主的存在,也被稱為羅興亞。」

教宗表示:「以那些曾迫害你們、傷害你們的人之名,我祈求寬恕。我請求你們以寬大心胸,賜予我們所祈求的寬恕。」同時,也指出「讓我們不要關上我們的心房,讓我們不要別過頭去。」

此外,教宗也為訪問緬甸期間避免使用「羅興亞」字眼一事提出辯護,並表示他相信在不關上對話大門的前提下,已將自己要傳達的訊息分別傳達給緬甸文人及軍方領袖。

在從孟加拉返回羅馬的飛機上,教宗向媒體提到,與緬甸軍方領袖私下會面時,他堅定向對方表明,有必要尊重羅興亞難民的權益。

RTX3KWH8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教宗方濟各在回程的飛機上接受訪問。

教宗說:「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讓訊息得以傳達、試著一步步說明事件,並聽取回應。我曉得若在正式演說時用到那個字,他們一定會當著我們的面關閉對話之門。但我(在公開場合)形容處境、權益,表示沒人應被剝奪公民資格(的權益)。」

路透社》報導,當記者問及教宗在閉門會面中有否用了「羅興亞」一詞,他回答說:「我選詞表達我的意思,當傳達意思後,我夠膽暢所欲言。」隨後,方濟各露出淘氣的笑容表示「明人無須細說」(Intelligenti Pauca)以結束回答,暗示他在軍方面前使用了他們憎惡的這個詞。

針對人權團體批評翁山蘇姬在羅興亞議題上,未站出來反對緬甸軍方立場,教宗方濟各就翁山蘇姬和過往囚禁她的軍方之間的微妙關係來看,傾向相信她的所做所言。

對此,教宗也表示「緬甸是一個政治上正在發展,正在轉型的國家。」

相關報導:

責任編輯:周慧儀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