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化讓「跨國收養」充滿道德價值:外界認為這些女孩是父母主動遺棄的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自中國政府於一九九二年開放孤兒院加入跨國收養後,收養案例開始暴增。到二〇〇五年的顛峰期時,美國人每年收養將近八千名中國嬰兒。 即使現在可收養的嬰兒數量已大幅減少,中國依然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收養兒童來源國。
文:方鳳美(Mei Fong)
中國保證了穩定性和確定性。無論過程可能會有多麼漫長和費力,到頭來我們一定會有個孩子。沒人可以奪走她。
——甘米奇(Jeff Gammage),《中國幽靈》(China Ghosts)
如果你從中國收養了一個孩子,你如何尋找這個孩子的根呢?
史岱(Brian Stuy)認為他知道答案。五十五歲左右的史岱有一頭濃密的白髮,像節目主持人一樣擅於掌握時機。一個週日早晨,史岱問候著一小群魚貫進入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某個會場的家長。「你們是美國收養社群中的少數,」他說,「多數家庭並不在乎,所以謝謝你們至少來了。」
史岱是收養社群中的爭議性人物。這名前摩門教徒把改革中國收養體系內部的腐敗當成使命,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對於那許許多多相信自己做了善事的父母來說,這是一個讓人為難的主張,讓史岱很不受歡迎,宛如在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大會上現身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你要當心布萊恩.史岱,」一個收養了一名中國孩子的記者友人告訴我,「他會招來惡評。」
有些人指責史岱虛偽。他從中國收養了三個女兒,為何現在又來批評這個計畫?也有人譴責他從自己的指控中獲利,而他在某種程度上也確實如此。自二〇〇二年起,史岱和他出生於中國的妻子蘭共同經營的小型機構「研究中國」(Research-China),便專門對被收養的中國孩子做背景調查。
史岱環視會場,宣布他將公開一份他認為涉入兒童販賣的孤兒院名單。「我已經知道你們當中有些人會在名單上看到自己領養孩子的孤兒院,」他事先預告,「這不是針對你們。」
螢幕上閃過孤兒院的名字。坐在我旁邊的海瑟.波爾咬住了嘴唇。她領養女兒的孤兒院在名單上。她花了點時間,消化這個令她震驚的消息,聳了聳肩,然後悲傷地說:「有什麼辦法呢?」
收養中國孩子的熱潮,究竟是多數人相信的那種無私行動,把數千名大多是女孩的棄兒從貧困的孤兒院生活中拯救出來——或者其實是得到中國政府認可、甚至幫助的跨國嬰兒買賣?二十年來,被外國家庭收養的中國兒童有十二萬人以上。 這個副產物是一胎化政策最具國際性的一面,也顯著改變了全世界對種族、家庭和跨國收養倫理的態度。
在收養界,對健康幼齡兒童的需求遠遠超過供給;收養中國孩子是黃金標準,或者說曾經被當成黃金標準。中國幾乎擁有養父母所尋求的一切:健康幼兒很多,收養流程由政府運作、流程簡化,而且條件相對寬鬆。中國的海外收養計畫剛開始時,單身人士、退休人士及同性伴侶都具有收養資格,這在其他地方十分罕見。
一胎化政策讓整個收養過程充滿道德價值:外界認為這些女孩是父母不想要而主動遺棄的。中國的孤兒院人滿為患,條件也很糟糕。收養的家長相信,中國是一系列可疑選項中最有道德的選擇。這和從瓜地馬拉或伊索比亞收養是不一樣的,他們不會被指控購買嬰兒,或者剝削孩子貧困的親生父母。
自中國政府於一九九二年開放孤兒院加入跨國收養後,收養案例開始暴增。到二〇〇五年的顛峰期時,美國人每年收養將近八千名中國嬰兒。 即使現在可收養的嬰兒數量已大幅減少,中國依然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收養兒童來源國 ;二〇一四年有超過二千個孩子被美國人領養。這個人數幾乎是第二大收養兒童來源國伊索比亞的三倍。
這種樂觀的局面在二〇〇五年有了改變,當時有六家湖南的孤兒院——西方收養仲介的一些大供應者——被控買嬰。中國官方起初否認相關報導,但最後監禁了工人段月能和他的家人,罪名是販賣八十五名嬰兒。段月能的母親在兒童之家擔任助手,她說起初她若找到棄嬰,就會獲得幾十塊人民幣的補貼。但是對棄嬰的需求攀升得很快,因為每完成一件跨國領養,孤兒院就能獲得三千美元,更遑論那些感激的父母給孤兒院的捐款。
「孤兒院說要更多嬰兒,開出了每個嬰兒七百塊錢的價格,後來漲到一千五百塊,到二〇〇五年已經變成三千塊了,」段母說。 段家用奶粉箱偷運嬰兒,每次偷運四個,都是從一千公里以外的廣東搭火車運到湖南。
在服刑期滿獲釋之後,段月能告訴美國電臺節目《市場》(Marketplace)的記者童致剛(Scott Tong),他的販嬰活動範圍比媒體報導的要大得多。
段月能向童致剛出示表明他曾販賣過一千多名嬰兒的紀錄,他說孤兒院會幫每個賣出去的嬰兒在外國收養文件上作假。「我看到的文件中,至少有一個孩子被美國家庭收養,」童致剛告訴我。
中國官方說湖南的事件只是個案,但是二〇〇九年又爆出另一個醜聞。據《洛杉磯時報》報導,這次是貴州省的計生官員被曝曾抓走違反一胎化政策生下的孩子,並將其賣給孤兒院。 二〇一一年,新聞雜誌《財新》也報導了一個類似案件。根據該雜誌報導,這些被賣掉的孩子當中,有一些最後被美國與荷蘭家庭收養。
其他發生在貴州省和陝西省的販嬰案件也為整個收養流程增添了疑問。
沒有可靠的方式可以查明這種違法行為的範圍有多廣。在收養流程中受益最多的各方,從中國政府到領養仲介機構,再到領養的父母,都堅稱這些事件只是個案。
總部位於美國聖路易的收養機構「兒童希望」中國營運負責人張雯承認,中國的跨國收養制度的確有缺陷,但她指出,這個制度拯救了很多本來會在中國孤兒院中夭折的孩子。「真的,早些時候孤兒院的條件很差。」張雯說。開放中國的國際領養市場也帶來更多西方的支持,顯著改善了孤兒院的條件。舉例來說,位於加州柏克萊的半邊天(Half the Sky)基金會便在十五年間投入了五千六百多萬美元來改善中國孤兒院的環境。
ASUS與NVIDIA聯手陽明交大應用藝術所,頂尖軟硬體設備助藝術與STEM領域學生提前接軌AI產業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近年AI的影響力從業界延伸到學界, AI課程成為學生熱門選修,此類課程仰賴高效能工具。ASUS與NVIDIA看準學界需求,於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Institute of Applied Arts, IAA)配置多台搭載GeForce RTX 40 系列筆電GPU的ASUS/ROG高效能,以頂尖的軟硬體設備,幫助師生輕鬆運用生成式AI技術創作激盪創意,培養前瞻藝術人才。
近年因應生成式AI的熱潮,AI對產業的商業模式、營運流程,產生顛覆性的革新。事實上,AI的影響力,也開始從業界延伸到學界,越來越多學生主動學習寫AI程式,或將AI工具應用到主修科系。透過高效能的軟硬體工具,教授在授課或學生實作過程, 得以無後顧之憂揮灑新世代創意。
本次產學合作由華碩提供經NVIDIA Studio認證並搭載GeForce RTX™ 4060筆電GPU的創作者筆電,包括ASUS Vivobook 16X、ROG Zephyrus G14、ROG Flow X16以及適合STEM學習的ASUS TUF Gaming A15,幫助同時跨藝術創作及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領域的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師生在符合業界標準的環境中實作,激發無窮創作潛力。
應藝所專任助理教授劉辰岫:培養跨領域學生使用最新科技媒材進行創作
此次華碩與NVIDIA、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攜手,以IAA x NVIDIA Studio x ASUS 合作形式打造前瞻藝術學習環境,考量之一就是應藝所訓練學生時,強調對新科技的重視程度。應藝所專任助理教授劉辰岫表示:「我們許多學生是跨科系報考,像是資工、教育、文學等,所上學風自由開放,也與時俱進。教學時使用最新工具媒材,讓藝術與科技產生深度融合,『跨領域』成為應藝所相當獨特的人才養成路徑。」

既然應藝所的師生在教學、創作過程高度依賴科技,ROG Zephyrus G14提供給師生使用後有哪些明顯的感受?劉辰岫舉例,教學過程會使用到3D建模軟體Blender,以及同步執行多個機器學習任務,因為ROG Zephyrus G14搭載GeForce RTX 4060 筆電GPU提供強大的運算效能,在處理複雜的3D建模訓練指令時,操作起來相當順暢,高解析度螢幕可以看到細緻的渲染視覺,對於師生在建模過程,確實可以加速流程。
另外,應藝所在教學現場相當重視腦力激盪的討論,進而嘗試打破藝術邊界,讓創意勇於馳騁。課程中如果人手有一台高效能筆電,不但可大幅減少運算時間,ROG Zephyrus G14輕薄好攜帶,可在任何空間進行討論、創作或展示作品,十分便利。

劉辰岫觀察到,學生透過ROG Zephyrus G14執行視覺化程式設計軟體TouchDesigner,在創建藝術作品之際,受惠高效能的NVIDIA GPU,可以處理更複雜的視覺效果,實現最高畫格率,加速生成出要渲染作品的指令;加上這台筆電相當輕巧,內建HDMI、Type-C和USB多種接頭,學生上課時能輕鬆連接到投影機或拿在手上,將藝術作品分享給其他人觀賞,有助於在課堂上把創意想法變成實際作品。
全球獲獎無數的ROG Zephyrus G14 搭載NVIDIA GeForce RTX 4060 筆電 GPU,高達 125W TGP,並具備 NVIDIA Advanced Optimus 與 DLSS 3 技術,解鎖頂級創作應用程式中的 RTX 和 AI 加速、可實現最大穩定性的 NVIDIA Studio 驅動程式,最佳化運算能力及效能超乎想像,加速創意構思,輕鬆迎戰多工任務。採用ROG Nebula 霓真技術電競螢幕,16:10長寬比,QHD 165Hz/3ms 面板, 100% PCI-P3 廣色域,搭配 Dolby Vision 影像技術,色彩準確度通過Pantone認證,畫面明亮、快速、生動,更有德國萊因護眼認證,不閃屏、抗藍光,揮灑創意開闢嶄新「視」界!了解更多:ROG Zephyrus G14
開放資源給其他學科學生使用,成為校內跨領域的創意激盪Hub
IAA x NVIDIA Studio x ASUS 合作設備,也開放給陽明交大其他科系師生預約使用。因為看到越來越多STEM領域的學生,在寫程式作業的時候,受限私人筆電的GPU效能不夠優異,導致學習效率大打折扣。
對此,華碩與NVIDIA就針對理工相關學科的學生,鼓勵使用搭載NVIDIA GPU的華碩筆電,可加速驅動機械、結構和電氣仿真等數十種的STEM應用程式,展現高速效能;又或是計算機科學、數據科學的學生,在處理大型數據集、訓練生成式 AI和機器學習模型時,可以更快獲得的分析結果。

事實上,過去十年間NVIDIA已經從一間以GPU為核心業務,進化成運算平台的公司,提供的解決方案不光只是顯示卡,還有橫跨其中的軟體及運算平台,例如有NVIDIA AI(企業級尖端人工智慧平台)和 NVIDIA Omniverse(創意協作開放平台)。幫助設計師、藝術家、工程師、數據科學家等專業創作者,不再受限軟硬體資源,影響創作或演算的進度。
也因為IAA x NVIDIA Studio x ASUS學習設備開放給各系所授課使用,有助於日後校內跨領域交流。劉辰岫教授回應:「應藝所是整合跨領域創意的樞紐,很多時候不同領域的師生都會在這裡做腦力激盪,加上應藝所的課程也有很多非本科系學生選修;以及我手上的計畫也會邀請建築所、資工所的老師一起參與,因此我們很期待未來這些資源的加入會帶動更多跨領域的創意激盪。」

ASUS與NVIDIA賦能空間價值,規劃講座/工作坊協助師生掌握新科技
除了提供軟硬體設備,ASUS與NVIDIA也期待能為此場域挹注更多創新能量。後續也將規劃一系列講座與工作坊主題,讓校內師生能第一手掌握產業現況,使用嶄新的設備來進行研發與實作。
例如NVIDIA將籌辦生成式AI主題的研討會,邀請領域的業界講師,教導學生怎麼設定、使用生成式AI來提升創作效率,藉此讓學生們認識到GPU在創作時的重要性。另外,NVIDIA也會規劃Omniverse工作坊,邀請教授和學生親自實作,了解Omniverse的特點和功能,有助於把Omniverse融入創作流程,進而豐富學生的知識與技能。

另一方面,深耕校園多年的華碩,以培育更多國內優秀技術人才為出發點,未來也會在此舉辦AI主題講座,邀請業師講授如何實際操作創作者筆電及相關應用,有助師生更了解產品特色,得以更精實地利用筆電創作,期待能具體提升同學的創意產出效率,以及擴大教授的研究能量。
當人工智慧已成為全球先進國家的下個角力主戰場,台灣若希望在AI賽道不落人後,從教育往下扎根將是關鍵。華碩與NVIDIA攜手陽明交大,透過提供設備、講座等多元資源,有助於培養下一代AI思維,厚植設計人才的數位實力,期待台灣有朝一日成為AI強國。
想擁有最佳效能的華碩筆電,現在就加入華碩教育商店會員,學生/教職員登錄享專屬優惠價,首次登錄再送500元購物金!立即登錄:華碩教育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