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變得更友善之前,必有更多性暴力受害人沉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所謂更友善的社會並不是要抓到多少個性暴力犯人,最基本的可能是要改變落後的性別觀念。
每當有人談論起性暴力,或者性侵犯事件的時候,我總是想起一件小事,那是在我中學時候發生的,一件相比起來,非常非常小的事。
那是中六放學的下午。那是尋常的一天,我穿着冬季白色恤衫灰色連身背心校裙,放學後如常和同學逛街然後坐電車回家,我記得那程擠迫的電車,在摩肩接踵的車廂裡,兩個互不相識的穿着西裝的男人,一前一後,身後的男人用他的陽具摩擦我的裙子,坐在我旁邊的那個男人用他的手摸我的大腿,那刻我說不上是驚慌,也沒有感到羞恥,但我就是默不出聲,急忙穿過車上的人群下車。
我沒有呼叫,沒有求助,甚至沒有正眼望過這兩個男人。
許多年過去之後,每當我遇上被侵犯或攻擊的時候,總是會想起這件小事,懊惱自己當時沒有還擊的能力,雖然直到許多年後的今天,有時有氣力反擊,有時因為各種的怯懦害怕而沉默,但我時時還是會提醒自己,那些不管用什麼方法攻擊侵犯別人的人,他們之所以能夠這麼肆無忌憚,就是因為看準大多數人都會沉默。
沒有允許就不代表願意
我想我不是一個「合格」的「受害者」,不是大眾眼中的「好女孩」、後來我在各種處境下瀕臨(或遭到)被侵犯的邊緣。
譬如說在蘭桂坊的酒吧裏,爛醉如泥的我無力反擊一個男子的上下其手;在異地旅行,與新相識的男子在酒店房間險些被強姦;與男性友人同睡一張床的夜裡,幾乎要被脫去我的衣服。凡此種種處境,若我被任何男子強暴,其結果必定會被指責為是我首先引誘。然而我想說的是,不管是在怎樣的處境,不管是不是我邀請你到我的房間,甚至是邀請到我的床上,若果沒有我的允許,那就不代表我願意和你發生性行為。
尊重別人的性意願,看起來那麼像是常識的一件事,卻是每每都需要花許多許多力氣去辯解,同意的意思就是,即使我在你面前脫光衣服,若然我是不願意的話,你也不可以插入。

剖白傷疤之難
諷刺的是,儘管我現在滔滔不絕地談論性自主,談論一個女子要如何捍衛自己的身體的同時,我也曾經質疑過另一些女子。在至親的人遭到性暴力的時候,當她鼓起勇氣告於我的時候,我的反應不是安慰不是擁抱,而是反問︰「為什麼你不報警?」
那是我剛剛讀了一些性別理論,自以為很進步的時候,我忘記了自己也是作為這麼的一個未敢言說的人,暴力的本質就是剝奪人的權力,而在這個對女性諸多要求和質疑的社會,剖白傷疤本來已是難事。即使希望尋求公義的伸張,在到達以前,就要再受到制度的蹂躪與侵犯,強迫你再度、或者更多次赤裸地面對傷口。
但我不是說沉默是應該的,但沉默是因為無論我們是不是「完美的受害者」、是不是讀過性別理論,我們也會如尋常人一樣出現面對創傷時的啞口無言。
更友善的社會
當這個世界依然充滿厭女的語言,面對性暴力時還是有那麼多人判官一般地說「勞資糾紛」、「如果被金城武摸的話就是有賺」,在這個世界還未變得更友善以前,必定會有更多的受害人選擇沉默。
所謂更友善的社會並不是要抓到多少個性暴力犯人,最基本的可能是要改變這種落後的性別觀念,不厭其煩地說明身體自主是怎樣的一回事,也是要每一次都堅定地拒絕這些自以爲幽默的醜陋的語言。讓我們為彼此儲存更多的勇氣,華麗地反擊與保護自己。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tnlhk
核稿編輯︰王陽翎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方穎豐的小夢想成就少棒之家的大志氣!安麗與棒球校長為小小球員建立以「家」為核心的棒球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不會教棒球到成為少棒界的棒球校長,方穎豐憑藉著對教育的使命與對體育的熱愛,在台東成立少棒之家。這一路走來,歷經許多挫敗與艱難,幸好有各方志同道合的人支持,尤其是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十年來的贊助,讓少棒之家至今仍持續培育小小選手,在棒球的路上勇敢追夢。
談到少棒,許多人一定會立即聯想到台東,因為不少優秀的棒球選手都來自台東,其中少棒之家更可說是棒球選手的育成中心,如中華職棒統一獅的左投林詔恩、U12世界少棒錦標賽季軍成員簡紹翔。而培育無數小小球員追夢的少棒之家,背後的重要推手則是在少棒界有「棒球校長」之稱的方穎豐校長。
從事教育工作長達35年的方穎豐校長,原不是棒球專業,而是體育班的導師。因原本帶領棒球隊的教練離去,讓他因緣際會接手棒球隊。但剛開始,他才發現自己不會教棒球,連打擊都常揮棒落空。為了帶領球隊,他開始研讀棒球相關書籍,請教棒球教練、前輩,仔細、認真地觀看每一場棒球比賽。初期,棒球隊出賽常常十比零提前結束,方穎豐在球場告訴自己,「孩子在球場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是重要的,我應該要對這些孩子負責任,我一定要在這紅土球場站起來。」約十年的時間,他不僅讓球隊拿到台灣區比賽的第一個冠軍,還成為球場常勝軍。

棒球是人生的縮影必須築夢踏實
對棒球如此執著,並不是因為以主流價值觀而言,棒球隊可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對挫折的容忍力、強大自己的心理素養等。對方穎豐來說,棒球其實就是人生的縮影。他帶領球隊並沒有過多複雜的想法,純粹因為孩子喜歡棒球,那就讓他們好好打棒球。而棒球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又剛好有職業球隊,所以就以打到冠軍、打到職業隊作為夢想與目標。他以「築夢踏實」的精神,期望從一場場比賽中,為這群孩子建立生活的態度,面對困難、阻礙如何再站起來。
少棒之家的雛型源自張家五兄弟
為什麼會想成立少棒之家?方穎豐說到,他原先在基隆的學校服務,在偶然的機會帶隊到台東比賽,他驚豔台東的孩子打起棒球就如同他們唱歌般,個個都是天生好手,不論是球感、打擊、運動神經都非常優秀,各方面的協調性極佳。因為校長任期及家庭等因素,方穎豐請調至台東任教,之後便積極籌組棒球隊,想一圓棒球夢。
方穎豐回想,少棒之家最早的雛形來自於「張家五兄弟」。當時球隊有個阿美族的小孩張進德,擁有棒球天賦與極佳的球感,但卻因為家庭因素必須轉學,無法再參加棒球隊。於是,連族語都不會說的方穎豐,只好帶著學校裡會說族語的護理人員,一同去拜訪學生家長,想勸說張進德的阿嬤讓他繼續留在棒球隊,甚至承諾會提供張進德的三餐、住宿、球具裝備以及生活照顧等。
護士將方穎豐的承諾如實翻譯給阿嬤後,沒想到阿嬤回覆讓護士大笑說,「校長你賺到了。阿嬤說,我有五個孫子,全部都給你。」就這樣,他硬著頭皮帶回五個小孩,將校長宿舍改為兄弟五人的住所,平時除了上學、訓練外,同時提供食宿、生活起居照料。
不只是棒球隊 而是充滿關愛的「家」
方穎豐說,張家五兄弟是讓他堅持在棒球教育這條路上,一直往前走的重要因素。當時,張家大哥張進德才小學五年級,雖然球技不凡,卻有學習障礙。最小的弟弟張偉聖,也才幼稚園,正是需要有人陪伴、關心的年紀。
為照顧張家五兄弟,再加上台東學童的狀況,方穎豐開始思考,他想要的不只是棒球隊,他想要給這群孩子一個家。家不是只提供三餐溫飽,棒球訓練而己,家是有人可以輔導他們學業,照顧他們生活、關心他們的成長。所以他將棒球隊取名為「少棒之家」,讓參與球隊的學童們都一起住校,一起訓練,一起上課,他像爸爸一樣關心、照顧這群孩子的生活。
因為少棒之家給球員們的不僅是球技訓練,方穎豐如兄、如父的照顧,讓這群來自台東的棒球選手有了家的溫暖,在學習及訓練上都更加認真,日後這群選手紛紛以不凡的成績回報方穎豐的關愛。張家五兄弟中的老大張進德、老二張進龍、老三張育成以及最小的弟弟張偉聖,都在職棒的領域中有不錯的表現。方穎豐笑說,這是他有史以來投報率最好的招生,不僅一次招到五位選手,而且還有四個在職棒領域擁有傲人的成績。

「小夢想 大志氣」翻轉少棒之家的未來
少棒之家成立後,面對孩子的住宿、三餐、裝備、球具、球衣等,龐大的開銷讓方穎豐一度喘不過氣來。此時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甫成立,以「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召募公益合作夥伴,讓方穎豐看見了持續下去的希望。
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資深公關經理黃南瑄表示,安麗在三十周年慶時成立「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希望秉持著安麗以人為主、利他共好的宗旨,透過基金會幫助需要資助的團體。2013年基金會展開「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少棒之家即為第一屆頭獎的得主,因此牽起雙方的合作。

方穎豐笑說,安麗「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是他寫過最難寫的企畫案,短短6頁卻比其他機構要求的50頁還難寫。不過在安麗甄選的過程中,卻是讓方穎豐收穫最多的。他在撰寫計畫書與評審提問的過程中,逐一檢視自己有哪些沒做到,哪些可以加強,讓他在經營少棒之家時有了更多的想法,也讓少棒之家更好、更完善。
懂得感恩、惜福的少棒之家
少棒之家成立至今,方穎豐表示這是集眾人之力才有如今的成果。少棒隊球衣上繡著「惜福」二字,源自於最早支持他成立棒球隊的贊助商洪百吉先生,洪百吉不要方穎豐在球員球衣上印上企業名稱,而希望以「惜福」代替,讓孩子懂得感恩並珍惜所得一切來自眾人的力量。
十年前,安麗與方穎豐因為「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開起合作機緣。十年間,安麗的會員也陸續提供各方面的協助,例如提供營養協助,帶著孩子做營養午餐等,也由於安麗的協助,更多人看到少棒之家,瞭解少棒之家,紛紛加入資助的行列。近年,少棒之家更是安麗「愛陪伴課輔計畫」的合作對象,提供孩子課業輔導,希望孩子不僅球打得好,學業也能保持水準。
過去十年,安麗透過「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以及「愛陪伴課輔計畫」幫助弱勢的孩子,希望他們有翻轉未來的機會。未來,安麗會繼續透過多元的評審以及完善的甄選機制,針對具影響力且可持續執行的兒少專案進行合作贊助,讓弱勢孩子也能成功追夢、實現自我,擁有不一樣的未來。
◎小夢想 大志氣 追夢計畫
看更多追夢計畫故事
參與追夢計畫網路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