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實驗教育三法「修正」初審通過:校數可達全國10%,延伸到專科以上

實驗教育三法「修正」初審通過:校數可達全國10%,延伸到專科以上
photo credit: 教育部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教署署長邱乾國說,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也向上延伸到專科以上階段,並以辦理專科班、學士班或碩士班為限,是這次修法很重要的精神之一。

(中央社)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20日初審通過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修正草案等實驗教育三法。教委會召委、民主進步黨立委張廖萬堅說,過去部分實驗教育學生沒有學籍問題,可望解決。全案經過教委會1天詢答、3天逐條審查後完成初審,提報院會前,不須經由黨團協商。

立法院教委會7日審查實驗教育法修正案時,原本擬讓各縣市申請校數從現行10%,提高至1/3,不過對於放寬實驗教育比例,教育團體看法兩極。除此之外,教育部也考慮將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延伸至專科以上的高等教育階段。

在現行的《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中,公立學校辦理實驗教育,學校總數不得超過主管機關所屬同一教育階段總校數的5%,特殊情況經報備審查後至多可達同一教育階段總校數的10%。原本行政院提出的《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修正草案,則研擬公立學校辦理實驗教育,在特殊情況下,經過中央審查後,可達主管機關所屬同一教育階段總校數的1/3。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日前在台北召開記者會,擔心目前實施的實驗教育整體成效並沒有做評估,也沒有明確的數據,貿然大量開放不受主要教育法令規範的實驗學校,恐怕會造成國民教育的大災難。

全教總認為,實驗教育學校可能大幅減少正式教師的聘用。並擔心學校收取高昂學費,用各式門檻篩選學生,造成教育階級化和反平等等憂慮。

台灣實驗教育聯盟也發出新聞稿,認為討論實驗教育的比例高低「誠屬失焦」。學校如果願秉持全人發展的多元教育理念,推動實驗教育,教育主管機關應全力支持,不需要限制總校數比例。

台灣實驗教育聯盟認為,如果非得要設立比例條款,至少應排除2種狀況,包括符合《原住民族教育法》定義的原住民族重點學校,以及《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定義的「偏遠地區學校」。自從實驗教育三法實施後,原住民部落實施屬於自己文化的「民族教育」需求與日俱增,而偏鄉學校也有將實驗教育列為轉型選項的需求。

最後,在實驗教育學校占比問題部分,20日的初審通過條文規定,原住民重點學校以外的公立學校辦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學校總數不得超過主管機關所屬同一教育階段總校數5%,但情況特殊,實驗教育計畫於學年度開始6個月前逐案報中央主管機關審查核定者,不得超過同一教育階段總校數15%。

教委會召委張廖萬堅說,目前全台實驗教育學校只占整體的1.3%,將總體校數上限拉到10%,「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國教署長邱乾國表示,原政院版僅規定同一教育階段總校數不得超過15%,最後又加了一項「不得逾全國同一教育階段總校數10%」,除可滿足有些縣市的需求,也可控制全國總量,加強把關。

初審通過的草案條文也鬆綁,將實驗教育學校每年級學生人數不得超過40人放寬到50人,而國民教育階段至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學生總人數,不得超過480人,鬆綁到600人。

實驗教育的「學籍」有解方

立委張廖萬堅指出,過去很多實驗教育都屬於機構型,參與實驗教育的學生,必須找到一間學校願意讓學生寄學籍,因此這次初審通過的草案條文,新增非營利的私法人所設的非學校型態機構實驗教育,以原有場地及建築物,且學生人數符合原規定,可申請改設立為私立高級中等以下實驗教育學校者,並繼續適用原建築物使用組別及其建築相關法令的規定。

他說,在這些機構型學校合法轉為學校型實驗教育學校後,學生在這些學校就可以直接取得學籍,不需要再寄學籍在其他學校。

教育部國教署署長邱乾國說,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也向上延伸到專科以上階段,並以辦理專科班、學士班或碩士班為限,是這次修法很重要的精神之一。

他說,這次修法簡化實驗教育的申請流程與審議過程的簡化,也達成了行政減量。此外,有關公辦民營學校的部分,也從過去只能在國中小階段,提升到高中階段。

根據初審通過的草案條文指出,私立高中以下的實驗教育學校,可以聘僱經工作許可的外國人,從事學科、外國語文課程教學、師資養成、課程研發及活動推廣工作,並得檢具相關文件,向教育部申請許可,其中合格外國語文課程教師,不受《就業服務法》的相關限制。

初審通過條文規定,各級主管機關得建置實驗教育網路平台、舉辦說明會,提供多元選擇資訊,促進社會大眾認知,實驗教育也可以與在地社區或組織合作,結合地方產業等活化教學,並得聘請業界專家協助教學。

實驗教育延伸至高教,學校規模將設限

目前大學端雖開始有特殊選才的招生方式, 如清華大學的拾穗計畫、交通大學的百川計畫,成為實驗教育學生的升學管道,但名額仍為少量。日前,教育部核定107學年度的特殊選才招生名額為555個,相較實驗教育的學生數成長,比例仍少。

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表示,未來如果開放「實驗大學」,會經過嚴謹的審核。申請學校必須說明要辦怎樣的實驗教育,需要突破哪些法律限制及理由,以及更重要的自我課責方案。

李彥儀表示,實驗大學是為了鼓勵教育創新和多元,但以「微量」為原則,一個年級最多2班,大學部4年上限320人,加上研究所最多500人。

李彥儀舉出2個國外實驗大學的例子,一是位於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的國際學校,大學部學生只讀3年,但沒有寒暑假,且學生可以交錯實習、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