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和比基尼兩大科技新發明,在二十世紀後半聯袂改寫地中海和歐洲的關係

飛機和比基尼兩大科技新發明,在二十世紀後半聯袂改寫地中海和歐洲的關係
Photo Credit: Depositphoto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大批外地遊客來到地中海就是要曬得一身黑回去,理所當然就教地中海當地居民大惑不解,因為,地中海正午的豔陽,他們可是避之唯恐不及的。

廉價航空招徠的乘客不僅是重視價格的消費者,還包括在法國南部、托斯卡尼或是西班牙擁有度假別墅的人。除了航空,海上旅遊也開始蓬勃發展,因為輪船公司宣傳搭乘遊輪比搭乘飛機對環境比較友善——雖然這樣的說辭有時十分諷刺。古名叫作拉古薩的杜布羅尼克還因為蜂擁而來的遊輪觀光客太多,招架不住,以致在旅遊旺季的時候還要出動交通警察協助疏導舊城的觀光團。

地中海的旅遊當然不是歐洲人獨享。兩支遠地來的觀光大軍「入侵」同樣搶眼:美國人和日本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地中海區可以大宴小酌的公共場所,美國人就已經不是新鮮的面孔了(英國作家D.H. 勞倫斯就帶著一名美國友人一起去探訪托斯卡尼古墓)。但是,把義大利、希臘、法國南部和埃及的歷史古蹟加進美日觀光客的旅遊行程當中,又再一次反映交通便捷的發展;低廉的票價和繁密的航線網,教大西洋另一頭的人也輕易就可經由航空運輸來到地中海周遊各地。

日本人走訪歐洲的文化和歷史,倒也在為西歐經濟何以如此繁榮找到解釋;而且,日本旅客流連歐洲,還教日本原本便已的西化腳步變得更快。不過,日本遊客湧向地中海的人潮,隨日本經濟發展的起落而有增減。旅遊業會遇上的另一道限制,便是政治動亂:達爾馬提亞美麗的海岸,原本極為繁華的一處處度假勝地,在一九九〇年代南斯拉夫解體的期間,營運便遭重挫,之後的復甦之路也走得很慢。不過,觀光客在現代的地中海走的度假路線,就像中古時代的貿易路線那樣:要是克羅埃西亞或是以色列時局不靖,那就是其他地方趁亂搶佔上風的大好機會,例如塞浦路斯、馬爾他島、土耳其,等等。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偉大的海:地中海世界人文史》,廣場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大衛・阿布拉菲雅(David Abulafia)
譯者:宋偉航

繼1949年布勞岱爾的《地中海史》之後,最重要的一部關於地中海史作品。

大衛・阿布拉菲雅生於英格蘭,畢業於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目前任職英國劍橋大學岡維爾與凱斯學院(Gonville & Caius College),專攻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代的地中海世界的經濟,社會,政治史。他也研究三個一神教在西班牙與西西里的互動,包括猶太人與穆斯林的苦難。此外,也寫下The Discovery of Mankind(2008)探討15世紀與16世紀初期大西洋東西兩側的相遇——歐洲人與原住民的遭遇。

2011年,阿布拉菲雅出版了《偉大的海》,並且在2014年做了更新(繁體版採用的版本)。這本書集中探討西元前22,000到西元2010年地中海世界,人們往來穿梭與地中海所帶來的商品與理念的交流、人們打造的港口與棲息的島嶼。《偉大的海》出版當年的2011年便榮獲Mountbatten Literary Award ,2013年得到The British Academy Medal的榮譽。這部大作已在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國 德國,美國,以色列,突尼西亞與日本出版。

阿布拉菲雅於2015年當選英國國家學院院士(British Academy)與歐洲科學院(Academy Europeaea),也受頒「義大利之星」勳章(Commendatore級)。

getImage
Photo Credit: 廣場出版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