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漢字揭曉:星國以「恐」指和諧非理所當然,馬國憂未來「路」該怎麼走

2017年度漢字揭曉:星國以「恐」指和諧非理所當然,馬國憂未來「路」該怎麼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17年即將進入尾聲,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日前分別選出「恐」和「路」二字,作為2017年的年度漢字。對於新加坡來說,「恐」有警惕之意,提醒國人不要把新加坡的和平、穩定與種族和諧視為理所當然;反觀馬來西亞選出的「路」則意味著人們都想知道未來的路該怎麼走,尤其大選將近。

新聞整理:周慧儀

2017年即將進入尾聲,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日前分別選出「恐」和「路」二字,作為2017年的年度漢字。每一年選出的代表字除了是對當年的總結,也反映了當年的民意和社會意象。

《聯合早報》的「字述一年」年度漢字投選經三個禮拜,一共收到近4000張選票。其中,「恐」以一倍票數領先「中」而獲選,這也是「恐」繼2014年和2016年後,第三度入圍「字述一年」。其他入圍的漢字包括:峙、核、障、虛、居、族、青。

《聯合早報》兼《聯合晚報》總編輯吳新迪表示「恐」字當選,反映了全球近期發生的恐襲事件仍深烙在人民腦海。同時,「恐」也有警惕之意,提醒國人不要把新加坡的和平、穩定與種族和諧視為理所當然。

對此,《聯合早報》也有評論指出,面對歐洲、美國、中東等各國頻頻遭受到恐怖主義威脅,東南亞作為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地區也難以倖免。該評論也說到,新加坡近年來自我極進化的國人不斷增加,並舉例今年9月一名激進份子沙赫丹便出現在伊斯蘭國(ISIS)的影片中,很有可能成為第一名加入伊斯蘭國聖戰份子的新加坡人。

該評論最後總結,不管「恐」是否會成為2017年新加坡的年度漢字,恐怖主義無疑已讓眾人人心惶惶。

大馬:去年「貪」,今年盼以「路」找出方向

另一邊,「路」以8795張票數擊敗「累」脫穎而出,成為2017年馬來西亞年度漢字。今年,年度漢字投選一共接獲2萬8887張票,是歷年來總數最高的一次。其他入圍單字包括:稅、亂、恐、憂、累、等、選、一、金。

華總總會長丹斯里方天興表示,「路」字非常貼近現況,因為大選將近,人們都想知道未來的路該怎麼走下去。他稱「路可進可退」,有時讓人徘徊,有時一帆風順;有時可以選擇回頭,有時可以選擇執意前行。

形容人生之外,方天興指出「路」也是連結城鎮的基礎設施,促進地方和國家各領域的發展。他也認為「這個字顯示了馬中密切合作的關係」,如在大馬大肆宣傳和發展,與中國合作推動的「一帶一路」計劃。

馬來西亞年度漢字始於2011年,至今各年的年度代表漢字分別為:轉、改、漲、航、苦、貪。

台灣:2017是「茫」的一年

台灣年度代表漢字「茫」以12445票攻下「勞」贏得寶座,其餘的代表字依序為:憂、亂、虛、盪、滯、厭、變、惜。而除了最後兩名的「變」和「惜」之外,其餘的皆是負面字。

《聯合新聞》報導,「茫」一字由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推薦,理由為:全球氣候變遷瀕臨僵局,極端天氣持續加大,同樣的現象也顯示在兩岸關係,台灣未來的發展也是「茫然」;唯有在茫然當中持盈保泰、步步為營,方能應對變局。

而「勞」字由立法委員蔣萬安推薦,他稱勞工沒有從一例一休中受惠,且希望接下來勞基法的修法能周延以顧及廣大的勞工朋友。

年度漢字的由來

自1995年起,「今年的漢字」由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每年向日本全國徵集一個代表字,用以表現該年的世態以及人民的感受,而投選出來的代表字會在12月12日於京都的清水寺公佈。

受日本影響,中國、台灣、香港和南韓等國家亦舉辦年度漢字活動。

今年,日本選出來的年度漢字為「北」,理由包括北韓的核試驗威脅、北海道馬鈴薯產量不足導致洋芋片暫停販售、九州北部豪雨災情等。

新聞來源:

相關報導:

責任編輯:周慧儀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