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執著於「黑人天生就是比較擅長運動」這個觀念有其危險性?

為什麼執著於「黑人天生就是比較擅長運動」這個觀念有其危險性?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重點是,過去兩百年,將黑人高體能低智慧的特性融合在同一個理論中,造成強大威力,許多人透過這個偏差的三稜鏡來解讀黑人在體育上的絕大多數成就。換個說法就是:黑人運動員的成功並未減損白人至高無上的地位,反而更肯定了白人的優越性。

唯有當黑人在需要靠腦力的運動項目也大放異彩時,黑人的體育成就才能真正推翻過去的刻板印象。比方說,一九六〇和一九七〇年代的英國,大家普遍認為黑人足球員沒有能力擔任需要創意巧思的控球員角色,直到像伯恩斯(John Barnes)這樣才華洋溢的黑人足球員出現,才打破這個偏見。

同樣的,美國人一直認為黑人不夠聰明,沒有辦法達到美式足球隊對四分衛的嚴苛要求。曾擔任亞歷桑納州立大學體育主管的史密斯(Gene Smith)就表示:「刻板印象普遍認為,黑人四分衛思慮不夠周密,沒辦法策動好的攻勢。」結果還是靠黑人運動員的傑出表現才打破這個成見。

但在爭取種族平等的戰場上,這些都只是局部勝利。一九六八年凱諾在奧運中贏得一千五百公尺賽跑金牌(已經是美國通過民權法案四年後),且看當時的大眾媒體如何描述這件事。有個媒體形容他「半是人,半是大羚羊」。《洛杉磯時報》的記者莫瑞(Jim Murray)則寫道:「凱諾十年前離開肯亞山區時,他不會比犀牛更清楚正式的賽跑是怎麼回事。」

從這個角度看來,所謂「黑人在運動上的優越性」這樣的觀念不能純然被當作無害的科學謬誤,而是存在已久的有害偏見。

刻板印象的威脅

二〇〇一到二〇〇五年間,亞利桑納大學心理學家史東(Jeff Stone)和同事訪談了一千五百名學生,企圖弄清楚人們對種族和運動的觀感及心態。他們發現,學生普遍認為黑人運動員運動天分較高,但和運動有關的智能則較低。另一方面,白人運動員得到的評價正好相反,即運動時比較懂得用頭腦,但天生運動能力則較差。

這項調查證明了認為黑人運動員體育天分高但智商低的想法,不只是過去的迷思,而且存在於現代人的集體意識中。但史東想更進一步找出:這種刻板印象或偏見產生了什麼重要後果嗎?會不會影響人際互動(無論和體育有關或無關)?又或者,這些想法只是背景雜音,不會有任何明顯的影響?

為了找出答案,研究人員選出一組白人,請他們聆聽一段籃球比賽的收音機轉播,然後評價某個球員的表現。不過在第一次測試前,他們告訴聆聽者一些資訊,讓他們相信該名籃球員為黑人。聽完廣播後,他們覺得這名球員運動天分很高,是個優秀的運動員。

接下來在第二次測試前,史東告訴他們相反的資訊,讓他們相信球賽轉播中提到的球員是白人,結果呢?你猜中了。現在他們認為這個人運動天分很低,是個差勁的球員。要特別強調的是,儘管評價南轅北轍,但他們兩次聽的其實是同樣的錄音。

這個研究顯示偏見如何影響人們看世界的觀點。因此,中學老師可能看到兩個能力相同的運動員,但認為黑人運動員先天上就比白人運動員厲害,這完全是種族偏見。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假設已經深植人心,影響不同種族的人,包括黑人自己在內。

我們在前面提到,雇主聘用人員時,會如何歧視名字看起來像黑人的應徵者。現在我們明白原因何在了,因為雇主傾向認為黑人應徵者頭腦比較差,比較不能勝任這份工作,即使他的學經歷不比他們真正聘雇的人差。歧視可能只出現在潛意識裡,卻會造成非常真實的後果。要記住,儘管學經歷相同,名字像黑人的應徵者獲得面試的機會比名字像白人的應徵者足足少了五〇%!

也許最要命的是,這類偏見會自動發酵、傳播。如果黑人注意到雇主對他的高學歷視若無睹,就有可能(很理性地)決定把力氣用在別的事情上,以致黑人的教育水準更加下降。長期下來,更加落實了雇主對於黑人的假設(黑人的智識水準不如白人),而且現在還有實際數據支持呢。

至於運動場上,種族歧視的方向剛好相反。大家普遍假設黑人比白人厲害,白人反而比較容易受到忽視,在需要體力或速度的項目尤其如此,因為大家從一開始就假設白人比較缺乏這方面的天分。黑人則剛好相反,被認為運動天分高,因此受到激勵,會特別努力訓練,結果表現良好,於是更加證實了原先的假設。

史東在一九九七年做的另一個實驗,也許最能具體顯示刻板印象的威力。他們找了高中時代都是運動高手的一群白人和一群黑人,要他們參加高爾夫球的推桿測試,發現黑白兩組表現一樣好。但接下來他們被告知,這次要測試的是他們的「運動天分」,結果非常戲劇化,白人的成績全面變差。單純因為覺得評分項目牽涉到不利於他們的刻板印象,就足以讓他們方寸大亂。這種現象稱為「刻板印象威脅」(stereotype threat)。

「遇到種族相關的事,我們經常假設某個情況就客觀而言對各組都一樣,那麼每一組也應該有相同的體驗。」創造出「刻板印象威脅」這名詞的心理學家史堤爾(Claude Steel)寫道:「可是,承受負面刻板印象的人知道,別人特別容易認為他們天賦資質有限,而沒有刻板印象負擔的族群就不會感受到這種威脅。這是一種很嚴重的威脅,其中的涵義是,只要碰到和這些能力相關的領域,他們都不夠格和其他人平起平坐。」

刻板印象的威脅不只出現在體育界,日常生活中也屢見不鮮。例如,史堤爾曾經給一群大學生一份標準測驗卷,告訴他們要測驗的是他們的智識能力,結果白人比黑人表現要好很多。但如果同樣一份考卷只拿來作為實驗工具,絲毫不提及任何關於智識能力的說法,結果無論黑人或白人,分數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