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陸王》導賞(四):「不是馬拉松,是驛傳喔!」 什麼是驛傳精神?

《陸王》導賞(四):「不是馬拉松,是驛傳喔!」  什麼是驛傳精神?
PHOTO CREDIT: 《陸王》劇照,TB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不論是日本,或是香港,還是台灣,若然往後我們注定要相互扶持著走下去,是否都應該要學懂如何跑好一場人生「驛傳」呢?

「不是馬拉松,是驛傳喔!」這是第8集中一句看似簡單卻非常重要的對白。在導賞(二)一文中筆者曾介紹過劇中兩大賽事,「豐橋國際馬拉松」和「新年驛傳」。大家都是跑步,到底驛傳跟馬拉松有什麼重大分別呢?

如果有去過日本跑馬拉松的跑友,都知道在沿道打氣的群眾可以有多熱情,打氣字牌不在話下,為跑者送上各種補給、替跑者袋走隨身小垃圾的亦有。日本人熱愛長跑運動,尊崇運動員,並相信在為別人打氣的過程中,自己一方也能得到「POWER」。這和他們支持演藝圈偶像的舉動是一致的,竹內涼真定期與粉絲會面握手,一方面讓粉絲得到親近偶像的機會,另一方面,作為偶像的也能從粉絲身份得到溫暖和能量。如此樂於展示支持的民族,使其藝能界在韓流狂吹的情況下仍能以國內巿場支撐,也無怪乎劇中兩場賽事分別招請七千及一萬個圍觀者封路拍攝都毫無難度。

shoe1
PHOTO CREDIT: 《陸王》劇照,TBS

明白互相支持的重要性、注重團結精神是日本人對「驛傳」如此著迷的原因之一,其神聖地位是個人獨自完成的馬拉松無法取代的。日本首場的驛傳於1917年舉辦,名為「東海道駅伝徒步競走」,當時由大日本體育協會副會長武田千代三郎以東海道五十三次傳馬制為靈感,替這項競技取名為「驛傳」(駅伝)。東海道五十三次,是指江戶時代開始由東京至京都經東海道地方途中的53個宿場,讓傳送郵件的飛腳、旅人和馬匹可以休息或交替。此制度是仿效古代中國的郵驛制度,華文圈中的武俠小說當中其實經常出現這種驛站,各路英雄都在這裡碰頭,有看過武俠小說的應不會對此感到陌生。驛傳的精神就是「接力」,途中接捧的位置叫「中繼所」,傳遞的那條帶叫「襷(たすき)」,接力的過程就像古代飛腳把郵件傳遞時一樣,在驛站把任務交到下一個人手上,不容有失。

就如筆者的題目般,第八集的最後一棒,大宮澤將手上的「襷」鄭而重之地交給小宮澤,其實同時也喻意著,《陸王》的未來可能要靠小宮澤傳承下去了。

筆者認為,《陸王》最想說的,其實是世代「接力」。在急速變遷的世態,互聯網世代與戰後嬰兒潮世代彷彿出現了洪溝般的斷層,彼此間失去了交棒接力的能力。「廢青」、「廢老」之間的矛盾無日無之,就如劇中大小宮澤經常因一點小事而爭吵,老的認為少的不長進,少的認為老的不懂變通,他們的關係,終於因為《陸王》而出現了轉機。其實不論是日本,或是香港,還是台灣,若然往後我們注定要相互扶持著走下去,是否都應該要學懂如何跑好一場人生「驛傳」呢?

相關文章:

本文獲授權轉載。作者Facebook

責任編輯:周雪君
核稿編輯:歐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