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漫畫公司Marvel新任總編早前被揭發曾以日文筆名創作故事,更虛構作者背景,違反公司守則之餘亦被指「偽裝多元化」。
以超級英雄人物著名的漫畫公司Marvel,今年11月中宣布司馬博(C. B. Cebulski)將出任總編輯一職,負責該公司出版部門的編務及創作。司馬博自2002年起成為Marvel的全職編輯,2006年曾短暫離開該公司,同年回歸改任另一職位,並在2011年成為負責全球品牌管理的副主席。
在成為總編輯後不久,司馬博向專門報道漫畫、電視、電影及遊戲新聞的網站《Bleeding Cool》承認,他在2003至2006年間以「Akira Yoshida」之名為Marvel及其他漫畫公司創作故事。
司馬博最初在2003年以此身分為另一漫畫公司撰寫故事,當時他已經是Marvel的編輯,因此違反了該公司守則。其後他的同事在不知道Akira Yoshida真身的情況下,邀請其為Marvel漫畫撰寫故事,司馬博則以Yoshida之名答應,並為Marvel創作了幾個小型系列故事。
根據Marvel的內部政策,漫畫編輯不能同時擔任旗下漫畫的故事作家、畫師,以免影響其職務。司馬博則表示,他在大約一年後停止用「Akira Yoshida」之名寫作,雖然用假名寫作並不透明,但這段經驗讓他學了很多,他亦已經向公司承認此事。
Akira Yoshida的身分一向成謎,司馬博在2005年曾以Yoshida的身分接受漫畫新聞網站Comic Book Resource(CBR)訪問,虛構出Yoshida的故事︰
Yoshida在日本長大,受日本漫畫影響,而且由於父親在跨國公司工作,Yoshida童年有段時間在美國居住,更從超級英雄漫畫、電視及電影中學會英語。長大後,Yoshida在日本漫畫出版商富士見書房工作,因此認識了一些漫畫家。2002年在漫畫家麻宮騎亞介紹下,Yoshida認識了一些美國編輯,並因此受邀為Dreamwave的《Darkstalkers》系列創作故事。
當然,這一切都是假的。即使司馬博曾在日本居住,亦懂日語,他仍不是日本人,Marvel卻因為有Yoshida參與創作漫畫,以他作為該公司邁向多元化的例子。
一直有人懷疑Yoshida的真正身分,希望證查真有其人。司馬博本人曾向《Bleeding Cool》總編輯Rich Johnston否認他用這個假名創作,更指Yoshida真有其人,數次到訪其辦公室和出席漫畫展。另外,也有人曾向跟Yoshida合作的編輯查問,發現沒有人跟他說過話,只有編輯Mike Marts表示曾跟他午膳——《Bleeding Cool》的報道卻指出,這人可能是一名日語譯翻員,而非不存在的Akira Yoshida。
最終司馬博結束了Yoshida的創作生涯,並辭去在Marvel的職位,後來又跟該公司簽約,擔任人才經理(Talent Manager),合約亦容許他以自己名字接其他寫作工作,包括Marvel旗下的漫畫。Yoshida突然消失引起傳言,然而真相直到司馬博接任總編輯才公開。
事件曝光後,司馬博受到批評,除了違反Marvel內部守則和欺騙讀者、媒體外,亦被指借用日本名字增添「異國」感覺,同時符合西方國家對日本文化的偏見,甚至偽裝多元。
《The Atlantic》的報道則指出,由於漫畫行業有很多自由工作者,而且在2000年代Akira Yoshida獲聘用,可能是基於他會讓超級英雄故事(包含在日本打鬥的情節)會更加可信、寫實,司馬博化名為日本人或會令其他亞裔創作者失去機會。此外,雖然司馬博宣稱他用假名創作是舊事並已內部處理,不少人卻不滿他此舉看來沒有任何處分,讓人懷疑Marvel有否認真對待事件。
曾在Marvel擔任上色師,亦有為該公司創作故事的Christina Strain則提到,她理解對於司馬博選用筆名一事的憤怒,但亦指出他非常支持亞裔及其他少數族裔的創作者。
Marvel拒絕回應事件,只確認司馬博曾使用Akira Yoshida的筆名。近日司馬博以電郵回應《The Atlantic》時,則表示他有反思事件,並對自己「差劣的筆名選擇」所引起的痛苦、憤怒及失望道歉。
相關文章︰
資料來源︰
- New Marvel Comics EIC C.B. Cebulski Admits He Wrote As “Akira Yoshida” 13 Years Ago (Bleeding Cool)
- Marvel's new editor-in-chief wrote as 'Akira Yoshida' for a year (The Verge)
- The Secret Identity of Marvel Comics' Editor (The Atlantic)
- Yes, the Cebulski-Yoshida News is Problematic – Here's Why (CBR)
- Marvel Entertainment Names New Editor in Chief (The New York Times)
- Marvel's editor-in-chief apologizes for pretending to be a Japanese man (The Verge)
- Akira Yoshida: A Bullet For Marvel's Young Guns (CBR)
Tags:
大戶玩日本:永豐「DAWHO之夜」帶你一起攻略日本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6/14 19:30 永豐銀行攜手關鍵評論網舉行「DAWHO之夜」直播活動,由吳怡霈主持,邀請旅日知名作家張維中、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一起線上教你探訪日本旅遊秘境,如何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玩得輕鬆又盡興!
隨著疫情解封,各國邊境與觀光政策開放,全球旅遊市場逐漸復甦,2023年臺灣的出國旅遊需求正大幅成長中,尤其到日本旅遊的臺灣旅客人數與日俱增。對於國人而言,日本向來是出國旅遊的最佳首選,當地的美食及文化都深受國人喜歡。6月14日關鍵評論網將與永豐銀行DAWHO數位帳戶攜手舉辦一場線上直播活動──「DAWHO之夜:大戶玩日本」,教大戶們如何到日本好好玩一波,大肆採購、吃美食,同時也別忘了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自在旅遊無負擔!
疫後旅遊的日本秘境攻略
「DAWHO之夜:大戶玩日本」的線上直播活動,邀請到懂生活又熱愛旅遊的吳怡霈擔綱主持,今年上半年才到日本旅遊的她,直播中將請她分享旅遊的最新感想,拋開只有逛街和美食的行程,從她的經驗中讓觀眾體會深度遊日本的不同樣貌。
活動中也特別邀請旅居日本多年的知名作家張維中,帶大家一起體會在地的日本風情,實際走進他在日本的生活,認識日本東京華麗街區樸素特有的一面;而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則要以擅長的行為財務學,與大家分享平時應培養的理財習慣及如何妥善運用身邊現有的財務工具,為自己存下一筆旅遊基金,為日後的旅遊提前做好準備,玩得輕鬆又盡興。
永豐DAWHO與你一起玩日本
自從日本重新開放邊境,相信大家對於日本行都已經迫不及待了吧!在數位網路時代下,規劃旅遊時除了便利可得的網路分享資訊,便捷高效的數位工具也是在兌換外幣及消費時不可或缺的利器,永豐銀行的新世代 VIP 數位帳戶「DAWHO」所具備的全方位金融科技服務,正是您最貼心的旅遊幫手。想知道更多關於日本秘境攻略與旅遊前的理財消費知識,讓我們一起向他們請教疫後重返日本旅遊前需要注意的事項及相關旅遊優惠內容!
※同步提醒大家 ,本次直播由永豐大戶數位帳戶贊助,但節目的討論不代表永豐銀行立場。想了解更多大戶的質感理財生活歡迎加入永豐DAWHO的I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