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和比基尼──二十世紀後期改寫地中海與歐洲各國關係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大批外地遊客來到地中海就是要曬得一身黑回去,理所當然就教地中海當地居民大惑不解,因為,地中海正午的豔陽,他們可是避之唯恐不及的。
文:大衛・阿布拉菲雅(David Abulafia)
地中海在二十世紀後半葉雖然已經不再是國際爭逐商業或是海上霸權不可缺席的場所,但還是找到了足以吸引人潮匯流新的號召:大眾旅遊。大眾旅遊最早便是起自地中海,如今每年招徠二萬三千萬以上的遊客。千千萬萬從歐洲北部、美國、日本暫時移棲的人潮湧入地中海,不是要尋找陽光就是要尋找文化,或者是陽光加文化。和這一路平行匯流的另一路是永久移居的人潮,德國、英國、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退休人口希望能在西班牙海岸,或是馬約卡島、馬爾他島、塞浦路斯島上,找一處公寓別墅終老餘生。
這一批移居的人潮匯聚成特殊的社區,自有俱樂部、小酒館、啤酒窖,甚至在馬約卡島都出現了德國人成立的政黨。不過,屋舍是違建或是所有權有糾紛,這樣的爭端跟著層出不窮,以致於到地中海過退休生活的人未必真能大享清福,尤其是西班牙的官方機構有時氣起來還乾脆直接把屋子拆掉了事。這樣的南遷潮,對於環境生態也帶來了嚴重的惡果,水源能源本來就不豐裕的地方因此更顯困窘(尤以塞浦路斯島最為嚴重),原本山邊水涯一覽無遺的勝景也被一片片設計粗糙、千篇一律的白色水泥屋子破壞殆盡(特別是西班牙)。
若要了解地中海的旅遊業是怎麼一飛沖天,必須回頭去看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打之前便已經推進相當久的發展。先前「壯遊」的年代,英格蘭、日耳曼來的旅人走訪那不勒斯灣區暨地中海其他古蹟(還有名勝),算是小眾的菁英需求。後來,橫越法國的鐵路通車,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還在十九世紀晚期把法國的芒通(Menton)和耶荷(Hyères)變成流行的避寒勝地,地中海區的旅遊就變得平易近人了。尼斯和坎城一條條林蔭大道沿邊蓋起一棟棟豪華雄偉的旅館,還有一小截地中海岸,蔚藍海岸(Côte d’Azur),不論寒冬盛夏都是富豪的遊樂場——不過,蒙地卡羅(Monte Carlo)的崛起還需要一點時日,也就是要等到摩納哥的親王成立「濱海度假酒店集團」(Société des Bains de Mer)才開始。
不過,摩納哥親王成立這樣的事業集團,重心以賭場要大於海水浴場。英國人對海水浴場極為熱衷,認為有益健康。意大利的水療館(spa)也開始在內陸的卡蒂尼山(Montecatini)、阿巴諾(Abano),還有里米尼的海岸等地推展,在浩蕩來襲的英國觀光潮當中擠出地方為意大利常客提供服務。英格蘭作家佛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寫的幾部小說就描寫過這樣的盛景:來到佛羅倫斯,找公寓一住就是好幾個月,只是「大海」尚未成為他們慕名前來的招牌。到了二十世紀晚期,來到地中海遊歷的旅客相較於以前,變化最劇烈的便是人數、目的,加上交通便捷,輕易便可來往於地中海的各個角落。這時候,遊客取代了旅人。
旅遊風潮擴散,是由三大因素領軍。地中海地區的政府,不論國家、地方政府區,還是省市,都看出旅遊業是吸納外幣、促進地方產業繁榮的良方。例如以色列就分別在一九七六年、一九八七年、一九九六年擬出一份份計劃綱領,希望推廣以色列的觀光產業。以色列這國家擁有四大旅遊族群並具的優勢:猶太裔遊客,基督徒朝聖客,國內觀光客,以及慕名來到以色列海灘和名勝古蹟一遊的國外度假旅客。
到了二〇〇〇年,台拉維夫的濱海地帶從雅法城邊往北邊看過去,一棟棟宏偉的新建大型旅館一路林立,不是四星等級就是五星,只是很難找到有哪一棟可以說是漂亮就是了。像「湯遜假期」(Thomson Holidays)和「哈帕勞合」(Hapag Lloyd)便向地中海之外的地方賣力推銷地中海旅遊,沿西班牙、意大利、希臘和突尼西亞海岸廣派業務代表蒐羅旅館資料,以便吸引英格蘭、德國這些地區的旅客。
最後一點,和前兩點一樣重要,這便是旅客,他們在一九五〇和六〇年代覺得在地中海的岸邊徜徉兩個禮拜,有助於他們掙脫歐洲北部揮之不去的灰暗陰沈——有許多人要的不過是在海灘或旅館的游泳池畔有一張日光浴的躺椅就好;那時不少人對於當地人擺在他們面前的餐點,甚至都沒把握是不是要張口吃下肚。英國來的遊客在希屬塞浦路斯輕易就可以找到吉百利(Cadbury)巧克力和英國切片麵包。荷蘭的度假旅客還以隨身攜帶一袋袋的荷蘭馬鈴薯而聞名。法國人自家就有一截地中海岸線,比北邊來的歐洲鄰居要多一點創意。
「地中海俱樂部」(Club Méditerranée;Club Med)首創「全包式假期」(all-inclusive holidays)的旅遊業務。他們於一九五〇年成立之初,只有馬約卡島上的幾座海灘小屋而已,本意是要營造荒島的浪漫情調。他們開拓出來的地中海旅遊景點,有許多都是旅遊人潮幾乎未曾踏足的地方,像是摩洛哥的地中海岸;創新的經營手法還包括直銷;不過,他們的盛期是在一九九〇年以前。之後,經濟環境不佳加上公司經營問題,大大削弱了「地中海俱樂部」的實力。
歐洲北部蜂擁入侵的觀光客,一開始還算客氣。里米尼早在一九三八年就有機場了。那時期,里米尼招徠的是有錢人,畢竟航空運輸在那時還是很貴的。只是未幾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原本也只是涓滴細流的外國觀光客源就這樣斷了。大戰結束之後,里米尼改走平民路線。航空、鐵路、公路交通愈來愈便宜、愈來愈便利,里米尼和其他地方的觀光業隨之蓬勃發展,極為興盛。一九五〇年代,一批又一批德國和英國的遊客搭乘鐵路來到里米尼(Rimini),周邊的衛星城市跟著成長,到後來像里喬內(Riccione)、濱海米蘭(Milano Marittima)等等城市都可以和里米尼一爭長短。
Tags:
2023迎向雲端浪潮,掌握職場躍進方程式,培養雲端硬實力就在此刻!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未來,「雲端」將成為企業運作過程不可或缺的數位競爭力之一,而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WS即將於2月23日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免費傳授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並幫助參與者認識雲端、學習AWS提供之上百種的免費雲端服務。
回首2022年來勢洶洶的數位轉型浪潮,數據運算、資料儲存、提升安全性等雲端技術早已成為企業製程最佳化、擴充業務規模、創造價值的重要利器,而在新的一年中,數據分析公司也指出,整合AI分析平台上雲不只能有效降低部署時間、減少人力成本,亦是在可見的未來中,提升商業價值、邁向永續轉型的科技大勢。因此,許多企業也延續轉型浪潮餘波,積極導入大數據、人工智慧(AI)、機器學習(ML)等進階數據科技,並搭配各式雲端服務來強化企業內部運轉效能,迎戰全新的市場挑戰。
數位革新不落人後,AWS助您入門雲端
當「雲端」從產業發展、轉型的熱門關鍵字轉變為2023年不分產業別,都有強烈需求的職場必備硬實力,每一位在產業中耕耘奮鬥的從業人員、或是初入社會職場的新鮮人,又該如何提升自我,加緊腳步跟上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數位革新呢?
好消息是,臺灣雲端服務商龍頭Amazon Web Services(AWS)即將於2023年2月23日的下午2點至5點,舉辦AWS線上雲端培訓日(AWSome day),透過專為雲端新手設計的一系列實用入門課程,一步步帶領大家了解雲端技術以及AWS服務。
專業講師彙整雲端精華,基本服務、創新應用一次滿足
AWS線上雲端培訓日是針對雲端新手所量身打造的免費入門實用課程。課程內容由AWS的資深業務發展經理KC Liang,以及AWS技術培訓師Stanley Huang共同帶領,兩人將從雲端趨勢、技術概念、產業應用等角度逐一介紹,並透過深入淺出地介紹及示範儲存、資料庫管理、運算和網路、資訊安全等基本雲端概念技術以及AI機器學習、區塊鏈、5G及衛星通訊等熱門創新服務,讓您即刻上手AWS高達100多種的免費服務。

課程結束後,除了獲得AWS提供的培訓證書、養成雲端技術能力,亦能了解如何透過雲端服務掌握市場優勢,所以無論是對雲端服務感興趣的新鮮人、企業或資訊相關的高級主管,還是擁有豐富開發經驗的工程師或技術人員,AWS線上雲端培訓日都能為您建立雲端技術概念、拓展應用視野,為個人或公司帶來正面性的影響。
更棒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不只開放免費報名,凡完整參加並填寫會後問卷的參與者皆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Air Pods(第三代)與AWS客製露營燈免費帶回家!此外,若您是新用戶,在活動前註冊AWS免費帳號並填寫贈品申請表單,還能直接獲得「AWS不鏽鋼智慧型保溫瓶」,歡迎點此了解更詳細活動規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