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賴清德說2035年全面電動機車「抗空汙」,交通部:先恢復機車牌照稅

賴清德說2035年全面電動機車「抗空汙」,交通部:先恢復機車牌照稅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交通部統計,目前全台有1,375萬輛機車,1,306萬輛是150cc以下,恢復課徵150cc以下機車牌照稅,每年機車牌照稅收入將增加近50億元。

(中央社)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21)日拍板空污防制行動方案,他表示,這是「紅害減半大作戰」,2019年空污紅色警戒要降低一半,並規劃2030年公務車輛全面電動化、2035年機車全面電動化、2040年汽車全面電動化等目標。對此交通部長賀陳旦說,盼財政部恢復課徵150cc以下機車牌照稅,在推動電動機車上才會有誘因。

賴清德上午主持行政院會,會後親自出席記者會,說明空氣污染防治行動方案。

賴清德表示,民眾對空氣品質要求很高,政院展現積極解決空污問題決心,提出多元策略,訂出空污紅害減半的具體目標,並由環保署、交通部、經濟部和農委會跨部會共同承擔防制空污責任,也跟地方政府合作;上週也通過《空污法》修正草案,因應空污問題「更全面、更具體、更給力」。

賴清德也指出,地方政府實際執行空氣汙染防制的相關工作,尤其桃園、台中、雲林及高雄等設有火力發電廠的縣市,直接承受來自民眾的壓力。感謝台中市長林佳龍整合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苗栗縣、彰化縣及南投縣6縣市的建議,包括:

  1. 加速綠能發電
  2. 訂定全國鍋爐加嚴排放標準並全面補助
  3. 增加空污基金地方分配比例
  4. 捷運延伸中台灣以及公車營運補助全面加碼

賴清德表示,行動方案的新作為,包括納入管制國營事業空污排放,要求標準比國際標準還高;並提出新的交通政策,規劃2030年公務車與公車全面電動化,2035年禁售燃油機車,2040年禁售燃油汽車。推動電動汽機車是國際趨勢,這項政策也有與業者溝通過,是比較穩健的期程。

賴清德說,2019年可望把二行程機車全面汰換完畢,在未來電動汽機車的電力需求上,2019年電力備轉容量將達10%、備用容量15%,預估提供電動汽機車用電不是問題。

在公車電動化方面,賀陳旦說,目前約有1萬輛公車,電動公車每部約700萬到1000萬元,每部補助約400萬到600萬;不過距離目標的但還有13年時間,將機動性調整補助經費,政府補助以外,也會有專案貸款提供給讓業者。

《中央社》報導,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經過盤點國內能量,目前缺口大概只有「電池」,會考慮引進技術或外國夥伴來填補。
沈榮津說,國內並非沒有好的電池廠商,像南科的「能元科技」就已經具有技術,但由於一直以來與GOGORO策略聯盟的松下電池(Panasonic)另外還供應特斯拉(Tesla),經濟規模足以壓低價格,但能元科技產品雖符合GOGORO所需,卻較難以壓低價格。GOGORO表示,要達到一定經濟規模,大概需10萬輛電動機車的量。

對於政府設立的新購車輛電動化目標,環保團體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太遠了」,其中公務車又是政府可以掌握、盤點的,現在才2017年,新購公務車電動化為什麼要等到2030年。

謝和霖表示,既然有了長期目標,包含2年內要多少輛電動化、誰來換、誰補助等短期目標也應該設立才能有效執行,「只有長期目標是不行的」,否則只是把問題丟給後人。

(2017.12.21. 23:00更新)

交通部長賀陳旦今天同時提出,盼財政部恢復課徵150cc以下機車牌照稅,在推動電動機車上才會有誘因。

根據交通部提供的資料,1994年,行政院提出《使用牌照稅法》修正草案,當時立法院審查時,有立委認為150cc以下機車為中低收入者的主要交通工具,不應徵牌照稅,財政部同意將150cc以下機車牌照稅訂為零,法案在1995年6月通過。

交通部統計,目前全台有1,375萬輛機車,1,306萬輛是150cc以下,當年51cc至125cc機車的牌照稅是新台幣375元,126cc至250cc是825元,若全部以375元計算,恢復課徵150cc以下機車牌照稅,每年機車牌照稅收入將增加近50億元。

賀陳旦說,台灣是機車大國,在空氣友善上,不能不看國際趨勢,推動電動機車除讓國內需求早點轉型,還可讓業者共同開拓國外市場。

賀陳旦也提到,交通部不是只希望見到汽柴油汽機車換成電動汽機車,更希望引導民眾多使用公共運輸,尤其機車的使用仍讓人擔心,希望能以汰而不換,或是換成輕型安全的智慧機車。

賀陳旦說,交通部也會協助地方政府,在空氣品質維護區,劃設限制未達一、二期環保標準的高污染車輛進入,例如公有室內停車場、學校、醫院等,或提高空品區停車費。

交通部統計,目前全台電動公車數量約250輛,主要是價格太高,加上業者抱怨有續航力問題,交通部雖有補助,業者申請的並不多。

賀陳旦說,隨著技術進步,電動公車產品規格化後,數量會提升,價格也會往下降,交通部也會逐漸減少對汽柴油公車的補助,轉而補助更多的電動公車。

《聯合報》報導,另外150萬二行程機車已有40萬輛汰換,8萬輛老舊柴油車也有約4500輛已淘汰。賀陳旦表示,最快明年6月起也將配合《空汙法》和《地方自治條例》,與各地方政府研究畫設「空氣品質維護區」,以港區、室內停車場等濃度較高地區,或醫院、小學附近為主,透過提高停車費,或禁止二行程機車及一、二期老舊柴油車進入,並訂定罰則。

電動公車方面,賀陳旦表示,2030年公車全面電動化以市區公車為主,大型遊覽車、國道客運未納入,主要是公車在市區往返、停等,較容易在市區造成空汙,因此較為優先。目前國內約有1萬輛市區公車、電動公車約250輛,電動公車每部約1000萬元,汰舊換新可由交通部補助49%、最高353.8萬元,環保署補助150萬元,總計503.8萬元,另若是電動公車行駛新闢路線,可由交通部補助520萬元、環保署補助150萬元,合計670萬元。

環保署:以紅害減半為最高目標

(中央社)環保署長李應元說明,防空污行動方案以紅害減半為最高目標,2015年空氣品質的紅色警戒日是一年997次(一天中若有一站空氣品質監測超標,就算一次,全國共有76站),今年到12月17日止已經降低兩成,預計到2019年要降至49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