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加油站也要臉部掃描,新疆如何成為中國的「人體採樣實驗場」?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中國當局近年來利用大數據全面監控新疆住民。而中國和外國人權運動分子認為,從新疆的監控情況,可以窺見未來全中國的監控形勢。
(中央社)位於中亞的中國邊疆城市烏魯木齊可能是全世界監控最嚴密的地方之一。《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政府為打擊一些分裂分子暴力活動而採取的措施,讓當地成為高科技控制的實驗場。
《華爾街日報》兩名記者日前透過12天的實地採訪,報導了北京當局透過高科技工具,對新疆展開「天羅地網式」的嚴密監控。包括在火車站和進入市鎮的道路,都配備了身分識別掃描儀的安全檢查點,而旅館、購物中心和銀行,則使用面部掃描儀來監控往來人們。
報導指出,在新疆這個維吾爾族穆斯林占絕大多數人口的地區,中國為防範分離分子的活動,而採取嚴密的措施,讓當地成為了「高科技控制的實驗場」。在當地活動,幾乎不可能不感受到當局毫不鬆懈的監控:市民和遊客每天都必須通過警察的檢查點,由監控攝影機和機器掃描行人的身分證、臉、以及眼球,有時候是全身掃描。像是在加油時,司機必須先刷身分證,再面向一個攝影機。
廣州雲從科技(CloudWalk Technology Co.)一名管理人員透露,新疆是全球安保最森嚴的地方:新疆警方每監控10萬人所使用的監控設備數量,在中國其他地區足以監控百萬人。
新疆政府對相關問題不予置評。新疆高級官員稍早前曾說,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是新疆地方政府的總目標。但中國和外國民權活動人士則認為,從新疆的監控情況,可以窺見未來全中國的監控形勢。從事監控案件工作的中國人權律師祝聖武表示,政府不斷吸取在新疆實行高壓統治的經驗教訓,並應用在中國東部地區,新疆的事態發展關係到「全體中國人的命運」。

在新疆買菜刀,身分證和地址都被雷射
TVBS報導也指出,在中國最西邊的新疆,那裡的維安程度前所未見。2017年的維安人員比起2015年增加了6倍,城市裡每個角落都有新的警察局跟盯哨站,尤其是維吾爾族區域,每幾百公尺就有一個。想來新疆,得先做好一天被「照三餐安檢」的心理準備,當地人出入市集、開車、搭火車都要安檢,甚至連手機也不放過。
北京當局也利用身分證監控人民,身分證裡面包含很多個人資訊,被政府用來追蹤個人行動,就連買把菜刀,也得先將身分證、種族(新疆居民的自由程度,因種族和信仰而有不同)、地址雷射到刀身。
《世界日報》報導,中國先進的人臉辨識系統結合身分證件,使得「老大哥正在看著你」越來越得心應手,中國的街道、地鐵站、火車站、機場,甚至公共廁所、宿舍、電梯,都安裝了人臉辨識系統,能捕捉所有人臉,存入數據庫,如果發現「目標人臉」,立即啟動跟蹤功能。而《蘋果日報》22日報導指出,中國作家黎學文因海祭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逃亡數月,本月19日於廣州火車站被捕,據說就是因為火車站有「人臉識別器」。
除人臉識別,中國政府的監控技術還包括車輛、基因甚至聲音識別等。而最近因當局的嚴密監控而導致被捕和不知下落者,成千上萬。一群新疆維吾爾族學生,被警方從埃及帶回中國後猶如失蹤,沒有人知道後面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

新疆「全民健檢」,採集DNA建立生物數據庫
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今年12月13日發表報告,指出中國政府以「免費健檢」的旗號,正在大規模採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突厥斯坦)居民的DNA資料,建立生物數據庫以達到社會控制的目的。
根據人權觀察組織的報告,中國正在新疆加速採集12歲至65歲居民的DNA樣本、指紋、虹膜、血型等資料,其中被當局認定為「重點人員」、也就是可能威脅政權穩定的人士,包含其親屬在內,不分年齡強制採集。而這些數據的用途,就是利於政府當局進行社會控制。報告也引用了中國新華社的數據,新疆在今年已有1,880萬人接受健檢,達成率幾乎100%。
報告指出,新疆政府於2017年2月批准了人口註冊計劃,明確規定將分期執行計畫。當局表示,該計畫是呼應2016年以來的「全民健檢計劃」,目標是改善衛生當局的服務,為所有居民建立健康檔案。由地方衛生局負責收集DNA和血型,並將收集到的血型資訊送給警方,但DNA的採樣則送到該縣的警察局建檔,和個人的身分證號碼共同儲存。
人權觀察組織的中國部負責人理查德森(Sophie Richardson)批評,中國這一做法侵犯了人權,是打著免費健檢的旗幟,暗中偷偷採集樣本。
位於中亞的新疆,區內約45%的居民為維吾爾族,因為民族、宗教、文化的不同,以及國內外各方勢力的催化,使得該地維漢兩族之間存在著矛盾。在2009年首都烏魯木齊發生暴動事件之後,中國當局加強管理。
《美聯社》報導,根據一份從烏魯木齊河北西路社區流出的文件,表格將人分為100分。如果是維吾爾族人,自動扣10分,年齡在15至55歲之間,每天禱告或者接受宗教教育,都會再扣10分。而最後再根據這些「得分」,將人分為「可信」、「普通」與「不可信任」。

相關文章:
新聞來源:
- 美媒直擊 中共布下天羅地網監控新疆(中央社)
- 新疆12天見聞:政府監控如何滲透日常角落(華爾街日報)
- 防範疆獨蠢動 大陸控制新疆如監獄般嚴格(TVBS)
- 中國加強數位監控 大批維族「被失蹤」(世界日報)
- AP Exclusive: Digital police state shackles Chinese minority(AP)
- 海祭劉曉波後逃亡 作家黎學文因人臉識別器被捕(蘋果日報)
核稿編輯:楊之瑜
最新發展:
-
【數位公民週報】臉書幫COVID-19假資訊帶來每月數以億計的流量 3年前
-
訪新疆遊客被強裝「監測app」 讀取電郵、簡訊、聯絡人 4年前
-
外媒揭露中國強制安裝「監測app」,清查新疆外國遊客手機資訊 4年前
-
華為之後再傳川普將向5間中國公司開刀,包括在烏魯木齊有3萬支監視器的「海康威視」 4年前
-
中國臉部辨識公司遭爆資料外洩,新疆逾250萬居民動態全都露 4年前
-
監視從餐桌到床上:新疆實施「結對認親」,110萬中共幹部入住維吾爾家庭 4年前
-
監視從餐桌到床上:新疆實施「結對認親」,讓110萬中共幹部入住維吾爾家庭 4年前
-
亞洲第一場「奧斯陸自由論壇」在台灣,同志維權人士:台灣有機會證明「愛將戰勝恨」 5年前
-
【國際大風吹】傳出300萬人被迫「再教育」,新疆到底怎麼了? 5年前
-
「教師說我們病了,要被治療」百萬人被再教育的新疆停售出入境車票 5年前
-
兩週前他是美國頂尖留學生,維吾爾青年一回國就成了「再教育」階下囚 5年前
-
兩週前他是美國頂尖大學留學生,維吾爾青年一回國就成了「再教育」的階下囚 5年前
-
要享「國民級禮遇」,先交出指紋:中國公布港澳台居民居住證辦法 5年前
-
聯合國證實:上百萬維族人遭中國秘密囚禁,都送進了「再教育營」 5年前
-
不只監測車流、還有人臉辨識:台北市推「多功能」智慧路燈,最晚2021年「全市擴散」 5年前
Tags:
能源轉型看數字說話!臺灣成為拚進亞洲第二的淨零優等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實踐能源轉型,近年來我國再生能源的設置量已大幅成長,不僅光電和風電合計裝置容量已是2016年的7倍,今(2023)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更可望達到一成;綠電增加,能源效率亦逐年提升,能效評分已躍升亞洲第二;透過綠能優先、燃氣搭配,同時大減舊型亞臨界燃煤機組使用,空氣品質更是持續改善。為了更好的未來,臺灣將持續加緊轉型腳步,實現2050淨零願景。
再生能源成長幅度優於全球平均
依據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所發布之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統計,近5年(2018-2022年,以2017年為基期)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年複合成長率為9.1%;同期臺灣的年複合成長率為21.9%,表現優於全球平均。
2023年9月我國風電與光電裝置容量達14.137GW,為2016年之7.33倍;尤其離岸風電更是在政府與民間協力下,從無到有開始建立產業鏈,累積至2023年11月已有281座離岸風機屹立於海上,裝置容量突破2GW。
風光加速布局
2022年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發電量達142.2億度,為2016年的5.5倍,及時提供了產業界最需要的綠電,支持供應鏈的綠色與低碳轉型。

國際能效評分躍升亞洲第二
能源密集度即生產每單位國內生產毛額(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是反映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標,根據能源署統計資料,近10年來臺灣能源密集度年均改善2.9%;根據美國能源經濟學會(ACEEE)最新(2022)發表之「國際能源效率評分卡」(International Energy Efficiency Scorecard),臺灣能源效率從13名(2016)進步到世界第8(2022);亞洲僅次於日本。在整體政策(national effort)、建築、工業、運輸等四個面向的評分中,整體政策得分最高,名列全球第5;顯示臺灣能源效率持續提升,是產業與全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空汙減排有感
透過發電結構調整、機組汰舊換新、空污改善措施,台電公司火力電廠整體空污排放量已從2016年約10.7萬公噸,降至2022年約4.2萬公噸,減少61%。近年來台電持續落實增氣減煤,不僅有助於提升發電效率,空氣品質也不斷改善,顯示能源轉型過程兼顧環境永續。

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不僅有助於減緩氣候變遷影響,再生能源也穩健成長,持續提升我國能源自主與改善環境品質,帶動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為整個社會經濟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將持續深耕再生能源發展路徑,重點放在極大化發展光電場域、離岸風力及前瞻能源等綠電領域,搭配儲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回應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發電特性,能源供應更穩定。同時,亦積極推動強化電網韌性的措施,透過多方努力,將如期如質達成政策目標,逐步實現能源轉型,為臺灣打造更加永續、綠色的未來。
(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