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話你知:最差與最好的禮物

科學話你知:最差與最好的禮物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果你還在物色一些最後的假期禮物,這裡有一種比瀏覽禮品指南和展示櫥窗更好的方法。根據科學研究,有四種該送的禮物,還有三種你應該避免。

文:Jamie Ducharme
譯:王國仲

這是個在大日子來臨之前,爭先恐後完成假期購物的季節。

如果你還在物色一些最後的假期禮物,這裡有一種比瀏覽禮品指南和展示櫥窗更好的方法。根據科學研究,有四種該送的禮物,還有三種你應該避免。

避免在華美的東西上花大錢

從最後出清區挑選禮物似乎有點失禮,但研究表明禮物本身遠比其價格來的重要。雖然送禮者傾向於認為昂貴的禮物會是較佳的選擇,但《實驗社會心理學》(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期刊上的研究結果可不是這麼說的。事實上,禮品價格和收禮人的滿意度之間並沒有顯著的關聯性。

避免以他人名義送禮

以朋友或家人名義捐款給慈善機構乍看之下是個完美的選擇:你的支出頗具意義,收禮人則能得到認為自己做了件好事的喜悅。但一份2015年發表於《組織行為與人類決策》(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s)期刊的研究揭示了這類說法的漏洞。雖然親密的朋友和家人可能會為一份具社會責任的禮物感到開心,研究人員卻發現交情普普的人可能會覺得受到輕視,可能是因為選擇的重點是「禮物的象徵意義」而非收件人本身。

避免過度包裝一個平庸的禮物

如果你知道這個禮物不怎麼討喜,以大蝴蝶結緞帶和漂亮的包裝紙來給點補償或許是個誘人的選擇——但耶魯大學消費者研究協會的數據卻顯示,這樣可能會適得其反。研究者發現,當人們收到喜歡的禮物時,漂亮的包裝會些微提升收禮體驗;但當禮物本身無法讓人滿意時──作為實驗之用,他們拿了一部科學紀錄片當禮物──包裝反而讓收禮人感覺更差,可能是因為他們的期望與現實不符。

給人們他們想要的禮物

實驗社會心理學》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送禮者高估了驚喜的效益。事實上,人們傾向獲得自己想得到的東西,而不是那些不請自來的禮物。跟著收禮者的願望清單走能讓你的生活更簡單。

挑張禮物卡吧

禮物卡(禮券)或許看起來像是個非個人化或懶惰的送禮選項,但調查發現它們其實廣受歡迎。舉例而言,全美零售協會進行的調查發現禮物卡是2015年最受歡迎的禮物。想要更簡單一點嗎?其他研究發現,人們非常樂意收到現金。

送人能凸顯他們——和你自己特色的禮物

兩年前發表於《實驗社會心理學》期刊上的一系列研究發現,很合邏輯的,收禮者更喜歡可以反映出自己興趣或喜好的禮物。有趣的是,研究人員還發現「若禮物能代表送禮者,雙方都會感覺更加親密與接近彼此」。長遠來看,分享喜歡的書籍、衣裳或信物會有最強的效果。

送人們能長久保存的禮物

日常用品,如廚房用具或衣櫃裡的東西或許不是很具震撼力的禮物,但去年《心理科學指導》(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中的一篇文章卻發現,比起打開包裝瞬間的驚喜,人們其實比較喜歡能用上數個月甚至幾年的禮物。

© 2017 Time Inc. 版權所有。經Time Inc.授權翻譯並出版,嚴禁未經書面授權的任何形式與語言版本轉載。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