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爆發冒牌奶粉事件 政府慢半拍應對態度引質疑

大馬爆發冒牌奶粉事件 政府慢半拍應對態度引質疑
示意圖。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面對馬來西亞柔佛州近期爆發假奶粉事件,大馬貿易與消費部表示數日內將公布有關假奶粉冒牌貨事件的進展報告。早在今年8月和10月便出現疑似案例,然而貿消部拖延至12月方才展開調查行動,引發外界質疑。

(中央社)

馬來西亞柔佛州近期爆發假奶粉事件,馬來西亞貿易與消費部於24日表示,數日內將公布有關假奶粉冒牌貨事件的進展報告,包括成分化驗結果。

馬來西亞貿消部發表聲明說,截至目前為止,在柔佛州共接獲16宗假奶粉的舉報,最後接獲的舉報是於21日,其中包括柔佛州首府新山9宗、笨珍6宗及峇株巴轄1宗。

除了柔佛州外,近來馬六甲也出現6宗舉報。貿消部已派人前往各別販賣假奶粉的賣場視察,並將有關假奶粉採集樣本送檢。

聲明說,由於假奶粉遭冒牌事件涉及全國各地,貿消部將於數日內統一發布事件進展。

同時,衛生部也對事件展開調查,一旦發現違例行為,貿消部和衛生部將各別採行應對行動。

馬來西亞柔佛州於12日爆發假奶粉事件,有民眾投訴嬰兒喝了相關奶粉後,出現嚴重嘔吐的情況。之後,全球知名奶粉品牌美強生(Mead Johnson)發表聲明,證實在新山一帶出現旗下的Enfalac A+奶粉假冒品。

政府「慢半拍」的應對態度

今年8月,就已有嬰兒因為喝了疑似假奶粉而出現嚴重的嘔吐現象,但接獲投訴的美強生公司並沒有第一時間回報;10月,大馬貿消部接獲投報,卻拖延至12月7日後,方才在5個地區展開突擊行動,查獲210盒總值馬幣42000令吉(約新台幣30萬)的冒牌奶粉。在這4個月間,並沒有任何相關的應對措施。政府並沒發現任何嫌疑犯,化驗報告也仍未出爐。

為此,行動黨古來區國會議員張念群質疑:貿消部與相關廠商合作監督市場長達4個月的時間,卻沒有第一時間警惕父母,至今多少嬰兒飲用仍是未知數。此外,也有評論認為廠商發現冒牌奶粉後並沒有第一時間公告,讓父母無從防範。

事後,該廠商發表聲明,教導民眾如何辨別真假奶粉。

面對外界的質疑與批評,貿消部部長回應,被指造假的奶粉是打著大馬美強生的名義,因此雙方必須先展開調查才可以進一步行動。

過去,大馬在處理類似的食品安全中亦表現不佳,多半是在外國檢測到食物出現問題後,大馬才跟進的作業方式。

星洲日報》評論指出,2013年,台灣發生毒澱粉事件,在新加坡要求進口商回收11種檢驗出含有毒澱粉的台灣食品後,馬來西亞衛生部方才跟進。後來,新加坡再度下令回收來自台灣含有順丁烯二酸的4種產品,大馬也接著跟進,然而卻沒有禁止順丁烯二酸相關產品的販賣。

該評論亦分析其他各國在應對相關問題上,都採取積極行動如立即下架、馬上回收、禁止進口、加快檢驗、擴大預警等措施,然而大馬相關單位卻只是召開新聞發佈會,仍缺乏「以民為重」的精神。

相關報導:

參考來源:

  • 出事4個月才充公假奶粉,張念抨政府慢三拍(當今大馬
  • 貿消部:假奶粉化驗報告出爐後才採取行動(當今大馬
  • 林瑞源:你急他不急(星洲日報

責任編輯:周慧儀
核稿編輯:李牧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