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風暴襲北美連噴泉也結冰,川普:來點全球暖化吧!

極地風暴襲北美連噴泉也結冰,川普:來點全球暖化吧!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氣候學家不斷提醒,不要使用個別天氣是件來思考全球暖化是否存在,因為天氣是短期內的大氣變化,而氣候則與長期的天氣數值模式有關。

(中央社)

極地風暴帶來低溫,美國中部和東北部大片地區陷入急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日(當地時間28日,台灣時間29日)卻輕視氣候變遷科學,為他讓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爭議性舉動辯護,招致批評。

正在佛羅里達州海湖俱樂部(Mar-a-Lago)度假的川普在推特上寫說:「在東岸,恐會經歷有史以來最冷的跨年夜。或許我們會需要來點全球暖化加持,畢竟我們國家而不是其他國家要為此付出數兆美元。快穿暖一點!」

川普此言一出隨即引發眾怒,許多推特用戶批評川普利用寒冷的天氣嘲弄氣候變遷背後的科學根據。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表示,美國中部和東部大片地區氣溫急凍和強風形成危險的風寒效應。

華盛頓州聯邦眾議員傑亞帕爾(Pramila Jayapal)推文說:「天氣和氣候不一樣。」「總統應該要懂才對,這不難。」

加州科學館(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主任佛里(Jon Foley)說:「信不信由你,全球氣候變遷是真的存在的,縱使川普大樓(Trump Tower)外頭現在很冷。」

《華盛頓郵報》「首都氣象群」(Capital Weather Gang)昨天在推特寫道,美國下週料將成為世上最冷地區。推文還說:「請注意,世上其他地方氣溫仍比正常高,免得有人拿美國低溫來說全球暖化是假的。」

專家:川普的言論透露出他對氣候變遷的無知

《衛報》報導,氣候學家不斷提醒,不要使用個別天氣是件來思考全球暖化是否存在,因為天氣是短期內的大氣變化,而氣候則與長期的天氣數值模式有關。

澳洲新南斯威爾大學的大氣科學專家馬修(Matthew England)將川普的行為評論為「展現出對全球氣候工作的一種無知與誤解。」馬修表示,從來沒有人說過全球暖化會使得冬天消失或比較不冷,即便冬天已經溫暖許多,「氣候變遷的事實,不會在美國幾個異常寒冷的日子中被推翻或改變。」

《CNN》報導,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的資料顯示,2016年其實是史上最酷熱的一年,而2017年可能取而代之。若真是如此,將是連續四年的平均氣溫排名都創新高。

至於川普的發言到底代表什麼意思,白宮官員並未正面回應。而過去美國記者都被告知,川普在推特上的發言,就應該被視為白宮的一種官方聲明。

《東森新聞》報導,川普今年6月以「美國優先」政策為由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重視經濟發展大於環境議題,不斷公開表示不相信全球暖化。他曾說氣候變遷是中國捏造的騙局,目的是讓美國的製造業失去競爭力。川普自2011年以來至少有90則推文提到「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幾乎每次都語帶質疑或嘲諷。

氣候專家普遍以「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一詞取代「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因為人類排放溫室氣體不僅讓氣溫上升,還會造成極端氣候現象。

北美氣溫降到新低,各地急凍被冰封

極地風暴直撲北美,美國的瀑布景點凝結成冰凍仙境,加拿大消防人員滅火時水管甚至數度結冰。推特上「#冷死啦」(#ItSoCold)的標籤,一度成為美國最熱門話題。

美國國家氣象局表示,冷鋒南下西北太平洋(Pacific Northwest)地區,預計會在華盛頓州(Washington)部分地區和洛磯山脈(Rocky Mountains)北部降下高達一公尺積雪。

紐約時報廣場(Times Square)31日晚間的天氣將考驗數十萬跨年人潮有多耐寒。預報說當天溫度可能下探攝氏零下12度,遠低於往常跨年的平均低溫。

同時,北達科他州(North Dakota)俾斯麥市(Bismarck)以北約320公里的提歐嘉(Tioga),成了北美大陸境內最冷地點之一,低溫下探攝氏零下26度。

酷寒已使明尼蘇達州(Minnesota)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的明尼哈哈瀑布(Minnehaha Falls)成了美麗的冰凍仙境。美國過去幾天壟罩在攝氏零下十幾度的寒溫中,這處觀光勝地因此完全被冰封

加拿大魁北克省(Quebec)蒙特婁(Montreal)南部發生連夜大火,消防人員打火時水管內數度結冰。

加拿大環境部(Environment Canada)在全國各地增加發布極度嚴寒警報。極度嚴寒警報只有在酷寒「使凍傷和失溫等健康風險提高」時才會發布。安大略省(Ontario)北部的杰拉爾頓(Geraldton)溫度一度降至攝氏零下40度。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