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騷動的2018年:大選來臨,美中北韓牽局勢

東南亞騷動的2018年:大選來臨,美中北韓牽局勢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18年東南亞各國如大馬、柬埔寨、泰國和印尼都有大選;緬甸羅興亞危機仍持續中,新加坡也將是下屆東南亞國家協會領袖會議東道主。而美國對中國、北韓的立場愈來愈強硬,勢必牽動東南亞國家區域穩定。

(中央社記者黃兆平紐約28日專電)

美國智庫分析,2018年東南亞不少國家都有重要選舉,區域大國印尼2019年舉行總統大選,而美國對中國及北韓的強硬立場,也將牽動東南亞區域穩定與否。

美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東南亞資深研究員格蘭奇克(Joshua Kurlantzick),在「解析亞洲」(Asia Unbound)部落格,撰文分析2018東南亞值得關注事件,尤其是人權與民主倒退、民粹主義高漲之際,明年將是騷動混亂的一年。

除了區域內不少國家明年都有重要選舉外,緬甸羅興亞危機仍將持續下去;新加坡是下屆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領袖會議東道主,多邊貿易協定能否成功仍有變數;而美國對中國、北韓的立場愈來愈強硬,勢必牽動東南亞國家區域穩定。

首先是5年一度的馬來西亞大選,依法要在2018年8月底前舉行,但因馬國政局轉變可能提前舉行。格蘭奇克認為,馬國總理兼巫統黨主席納吉(Najib Razak)雖飽受醜聞困擾,但已建立強而有力執政聯盟,應可贏得大選,續任總理。

RTX3FWBU
Photo Credit:Reuters Picture
2017年9月11日,馬來西亞首相納吉應邀到美國會見總統特朗普。納吉此趟訪美之行落在選舉前的敏感時刻,引發外界關注和爭議。

泰國經過逾4年軍事統治後,可能在2018年11月舉行全國性選舉。泰國中央選舉委員會剛宣布允許政黨準備即將登場的選舉。泰國軍方在去除前總理英祿(Yingluck Shinawatra)家族勢力後,信心十足,才決定在延期多年後再舉行大選。

Thailand's Prime Minister Yingluck Shinawatra gives a traditional greeting as she arrives at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in Bangkok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2014年遭軍方政變推翻的前總理英祿,在最高法院8月25日針對瀆職案作出判決不久前上演失蹤記。英祿被判處5年徒刑。

另外柬埔寨明年7月舉行大選,但不要期待這是一場自由公平的選舉。柬埔寨強人總理洪森(Hun Sen)剛實施1990年代以來最大政治鎮壓,包括逮捕反對黨領袖等。格蘭奇克質疑,執政的柬埔寨人民黨(CPP)及洪森假若在不公平選舉中獲勝,如何走下一步?如何面對造反、起義?

RTX2XU5X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柬埔寨主要反對黨柬埔寨救國黨11月遭到最高法院宣判解散。執政32年的總理洪森在明年大選中,被預料可以輕鬆贏得選舉。

最後就是印尼2019年總統大選,有意角逐的各方勢必從2018年就開始積極造勢、摩拳擦掌。前雅加達華裔省長鍾萬學因褻瀆宗教被判入監服刑,將牽動總統大選態勢。

把鍾萬學拉下馬的伊斯蘭強硬派及政治精英聯盟組合,可能推舉前將領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參選,或由雅加達省長阿尼斯(Anies Baswedan)披掛上陣,挑戰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

目前民調看來,佐科威連任機率大。但假若普拉伯沃以大規模街頭抗爭參選,但最後挫敗,支持的諸多政治精英能否就此甘心讓政權順利交接,值得關注。

RTR4166S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印尼總統佐科威(左)和雅加達省長阿尼斯(右)在2014年大選時曾是總統候選人和幕僚的關係。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李牧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