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被我們寵慣了」,地方的媽媽成立「歐巴桑聯盟」投入2018議員選舉

「政治人物被我們寵慣了」,地方的媽媽成立「歐巴桑聯盟」投入2018議員選舉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歐巴桑聯盟質問,「政治人物是不是我們寵慣出來的?原來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被耽誤的,我們孩子要玩的溜滑梯呢?我們年邁的爸爸媽媽需要的新鮮空氣呢?」

28日,一群以媽媽為主的女性,在立法院群賢樓前召開記者會,表示將組成「歐巴桑聯盟」,推派候選人投入2018全國縣市議員選舉。

記者會上,歐巴桑聯盟總召、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理事長張淑惠表示,歐巴桑聯盟的組成份子,以親子共學團的媽媽們為主,這群媽媽原本關注育兒及兒童人權,最後逐漸延伸到關心公共議題,包括爭取台鐵親子車廂,到拒絕公園遊具罐頭化,還有要求市府正視空污問題等。

這些媽媽也隨著參與累積了監督及參與市政的能力。張淑惠說,「全國各地還有更多的媽媽們,閱讀好多好多的專業資料,在反空污的公聽會上揭穿官員的謊言,甚至因為環境議題最後是開發主義的問題,而開始研究國土規劃這麼專業的議題。」

在這樣的社會參與過程中,這群媽媽逐漸理解,「政治就是我們的生活,政治是為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權益而存在的,我們的生活與權益,其位置在政治之上,是高於政治的。」

張淑惠詰問,「但是,各縣市民意代表上任之後,花了多少時間在市政監督?花了大量的時間在應酬喬事情?更不用說有多少私下利益輸送,挪用公款及拿回扣。政治人物是不是我們寵慣出來的?我們於是明白,原來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被耽誤的,我們孩子要玩的溜滑梯呢?我們年邁的爸爸媽媽需要的新鮮空氣呢?」

因此,歐巴桑聯盟提出「市政即生活,小民要主宰」的概念,希望讓政治回歸它的本來面目。目前歐巴桑聯盟在新北、桃園、新竹、台中、高雄等地,已有近10位候選人,目前聯盟裡已經有近百位歐巴桑參與,他們將候選人目標訂在38位。

張淑惠強調,未來她們將採取團隊合作模式,而不是拱出個別的政治明星,每一位歐巴桑都是主角,決策都是共同討論,未來也將推出聯合政見,選上後,也將定期全國開會研議,依據不同的議題做分工,並在各處舉辦小民論壇。

目前歐巴桑聯盟主要關切的有兒童人權,親子友善,環境正義,性別平權,勞工權益,小民參政六大面向,也是親子共學推動的這五年來投注心力的面向。

張淑惠也提到,「我們沒有政二代的背景,沒有雄厚的財力,因為正在養育幼兒,許多人連20萬保證金都拿不出來,這個保證金是『保證你不能參選金』,其之高在全世界同級選舉中是數一數二。」

張淑惠也在Facebook提到,「歐巴桑不是貶抑詞,是熱情、草根、有行動力的意思。」粉絲專頁的記者會新聞稿甚至幽默的標註,「各黨派大老絕不出席站台,記者會後保證沒有便當領」。

《新頭殼》報導,長期關注性平教育的小學教師翁麗淑也出席這場記者會,她說作為老師一定會關心教育預算、性平教育等議題,但有些不做功課的議員,拿著不正確的資料在議會裡杯葛性平教育,讓她相當失望,許多政治人物為了討好選民、分到更多的政治資源,忘記自己的責任是為市民生活服務。

媽媽候選人江敏榕表示,「育兒和關心公共議題一點也不衝突。」像是教導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尊重他人,就避不開性別平權的議題;帶孩子認識在地的人文地景,就免不了和孩子提到「果菜市場拆遷」和「斷頭式修樹」的市景;出門玩前得先查空汙程度,這些在生活裡就可以給孩子的教育,也正是生活即政治,政治即生活的寫照。

桃竹苗的媽媽候選人沈佩玲表示,每逢選舉時期,多有候選人端出婦幼政策,更可見許多縣市政府發放生育補助等。這樣的撒幣政策只能頭痛醫頭,並未深入了解兒童照顧的意涵及困難。由有一線育兒經驗的媽媽把對兒童的耐心拿來與市府合作而監督,與公務機關共同完成更好的兒少活動場所。

公共設施不照顧兒童需求,顯示社會的「成人本位心態」

張淑惠曾投書《商業週刊》詳述為何爭取台鐵親子車廂,張淑惠表示,一直以來,由於成人的自我中心與傲慢,或者說威權心態,兒童仍然是以配合大人的生命狀態來存在,以一種附屬、過渡的方式(忍個幾年等他長大),在和成人一起生活。

當我們去醫院探望病人、喝喜酒、家裡有客人長輩,我們對孩子的特質忽然視而不見,要孩子壓抑好奇的天性,拒絕他們一時的忘情,包括大叫或大笑,要他們安靜,不可走動,動不動加以斥責。

我們彷彿期盼孩子在瞬間變成另外一種人,因為我們存著這種成人的本位心態,才會不把日常的生活環境依據孩子的需要做特殊的設計。

因此,要求增設親子車廂、親子廁所,以及落實無障礙空間……等政策,這些不是一項給兒童跟父母的「恩惠」,而是具體落實《兒少法》以及《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在所有重大政策及公共建設上,應該把兒童需求列為優先考量。並且讓兒童在公共場所中現形,讓兒童的特質在我們的生活中真實的存在。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


“2018台灣九合一選舉”的相關議題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