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元旦演說:核武按鈕就在我桌上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元旦致詞再度放話嗆美,聲稱「發動核武的按鈕一直在我桌上」,另一方面卻首度對南韓釋出善意,除了祝賀南韓舉辦的冬季奧運成功,也考慮將派團參加。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今(1)日發表新年談話,拋下震撼彈表示,美國將永遠無法對北韓開戰,因為北韓已發展出以核武打擊美國本土全境的能力,而核按鈕「一直在我桌上」。
《路透社》報導,無視於國際的警告與制裁,北韓在2017年9月進行了第6次,也是最強大的核武測試,並在測試完強大的洲際彈道導彈之後,金正恩宣布他的核武能力已經完成,能將彈頭發送到美國境內任何地方。
而在2018年元旦,金正恩透過電視發表新年演說,則繼續核武的話題,宣布北韓今年將把重點放在大規模生產核彈頭和彈道導彈的作戰部署上。
金正恩表示,美國將永遠無法對北韓開戰,因為北韓已發展出以核武打擊美國全境的能力。金正恩說:「美國應正視,整個美國都在我方核武射程範圍內。而核按鈕一直在我桌上。這絕對不是威脅,是事實。」
不過,金正恩也強調,他的國家是一個「有責任、並且愛好和平的核武國家」,只要不侵犯北韓的主權和利益,就不會以核武威脅任何國家或地區。
但是,對於破壞朝鮮半島和平與安全的行為,北韓將「進行堅決地回應」。
美國參謀首長:北韓核戰可能性「比任何時候都高」
美國與北韓的對立越演越烈,美國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 Mike Mullen 日前也提出警告,北韓爆發核戰的機率「比過去任何時候都來得高」,而他也將美國與北韓之間不斷上升的危險,歸給美國總統特朗普。
《法新社》報導,穆倫於當地時間31日,在美國廣播公司(ABC)接受政論節目「本週」(This Week)專訪時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製造了「難以想像的危險」,使得朝鮮半島爆發核武機率大增,而且不確定這種危險氛圍何時會消除。他說:「依我看來,我們與北韓現在已非常逼近爆發核戰,這種機率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來得高......我也看不出有透過外交解決的機會。」
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 Lindsey Graham 在美國當地時間31日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節目訪問時也警告,北韓如果再進行更多的核武測試,美國先發制人的機率會大大增加。而他表示,特朗普早就否認北韓有能力用核武打擊美國的導彈。
Lindsey Graham 甚至說,2018年「將會是極度危險的一年」。
《紐約時報》報導,韓國政府和私人分析家最近在評估北韓今年的核武計劃時表示,雖然北韓仍可能進行更多的武器測試,以改善其核彈和遠程彈道導彈導彈的實力,不過專家也認為,北韓也將尋求機會與美國和南韓進行對話,並以核威脅取得國際製裁的緩和。
2017年9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4項經濟制裁決議,包括禁止北韓出口煤炭,鐵礦石與海產,並限制各國聘僱北韓勞工的數量,打算剝奪北韓主要的收入來源,另外也限制對平壤當局的石油供應。不過儘管制裁日益升級,北還仍在11月29日試射了一枚號稱能夠擊中美國的洲際導彈。
《關鍵評論網》2017年12月引用CNN報導,發現儘管國際制裁未曾中斷,但過去30年來,北韓每年試射的飛彈數量在金正恩掌權後不減反增,截至2017年11月29日,一年內一共試射了23枚導彈,超過金正恩祖父與父親時代的紀錄。而武器技術更是一次比一次進步,2017年2月導彈射程只有1000到3000公里,但到了11月29號的試射,導彈射程已經超過13,000公里。

向南韓示好,金正恩要派團參加冬季奧運?
不過,北韓對美國的態度雖然強硬,卻對南韓敞開對話之路。
《聯合報》報導,金正恩元旦演說談到南北韓關係時,他表示:「我們應該降低朝鮮半島的軍事緊張,營造和平的環境。」又說:「是南北韓該坐下來、認真討論如何靠我們自己改善兩韓關係,大幅開放的時候了。」
《中央社》報導,金正恩在電視轉播的新年談話說,「我們由衷盼望奧運成功 」,也說他將考慮派代表團赴南韓參加2月舉行的平昌冬季奧運。他說:「北韓參加這場冬奧將是展現人民團結的好機會,我們預祝冬奧圓滿成功。兩韓官員或許會就此可能性緊急會商。」似乎暗示在比賽期間,北韓將不會發動挑釁。
南韓總統文在寅先前也曾表示,北韓的參賽將能確保平昌冬奧的安全,12月時他曾提議將南韓和美國聯合軍演延到冬奧結束後舉行。
國際安全專家 Euan Graham 告訴CNN,北韓向南韓「遞出橄欖枝」(示出友善)是相當大的轉變,截至目前為止,北韓之前從未想要與南韓有進一步的互動。不過格瑞姆也認為,這並不能代表北韓會終止其核武計畫,即使北韓真的派出代表團到平昌參加冬季奧運,北韓仍可能在春季的時候實施另一波水中或彈道導彈。
南韓將於2月9日至25日舉行冬季奧運,緊接著在3月9日至18日舉行殘奧會,地點都是在江原道平昌。南韓日前表示,希望北韓能確定參賽,將平昌冬奧會打造成一屆「和平奧運」。
《ETtoday》報導,南韓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都鍾煥去年11月表示,相信北韓的參與有「三層意義」:第一,它顯示了這是一次和平的奧運會;第二,這也是一次安全的奧運會;第三,它將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成為全球的焦點,「直到2018年2月9日前的最後一個星期,也就是1月末2月初,我們都會一直等待北韓方面的申請。」
新聞來源:
- North Korea's Kim says 'open to dialogue' with South Korea, will only use nukes if threatened(Reuters)
- US, NKorea closer to war than ever: former US military chief(AFP)
- Kim Jong-un’s Overture to South Korea Signals Possible Thaw in Nuclear Crisis(The New York Times)
- Kim Jong Un says the nuclear button is always on his desk(CNN)
- 金正恩發表新年賀詞(朝鮮中央通訊社)
- 金正恩元旦嗆美國 對南韓秀對話希望(中央社)
- 金正恩元旦釋善意!聽聽他說了什麼?(聯合報)
- 聯合國通過平昌冬奧「休戰決議」 南韓大門一直為「北韓敞開」(ETtoday)
核稿編輯:羊正鈺
Tags:
新經濟是什麼?由新興產業持續創新與成長,所帶動的「舊經濟」變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文將帶您了解什麼是新經濟、新經濟所帶來的影響,進而探討台灣該如何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發展新經濟產業,使台灣能與世界接軌,同時帶動傳統產業轉型成長。
經過前幾年病毒的肆虐,全世界一同承受了疫情時代封城、居家辦公、社交距離等種種衝擊,人們在工作模式與市場經濟行為上,都受到了不小影響與起伏動盪。然而,即使疫情期間面臨著層出不窮的挑戰,新經濟產業成長的勢頭並未減緩,甚至更加蓬勃尋找出路。長期致力於促進台灣產業發展的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表示,為了因應大環境不斷變動的市場需求,台灣需要積極創新與進化,把握迎面而來的機遇,才能為市場帶來新的希望與活力。本文將探討台灣該如何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發展新經濟產業,使台灣能與世界接軌,同時帶動傳統產業轉型成長。
什麼是新經濟?新經濟定義介紹
新經濟一詞起源於1990年的美國,當時的美國景氣迎來空前盛況,各行各業呈現「高成長、高所得、低物價、低失業率」的現象。部分支持「新經濟理論」的學者認為,促成此現象的原因分別為以下6點:「全球化分工生產」、「金融市場變遷」、「僱用型態改變」、「美國贏得冷戰」、「開發中國家提供市場」、「資訊技術的發展」,同時高科技產業仍不斷創新,一並拉抬了其他產業的生產力,讓社會整體呈現欣欣向榮的氛圍。時間拉回到現在,「新經濟」一詞的定義變得相對模糊,目前主要意指能為傳統產業帶來革命性影響的新興產業或科技,像是近年來的大數據、5G、AI等,都可以視為新經濟的一員。
本文以大數據舉例,說明新經濟所帶來的變化。在還沒有大數據分析的年代,各行各業收集數據受到限制,只能透過人工統計整理,難以針對收集來的數據進行全面分析,更別說從資料中找出各個事件的關聯性,在下達決策時也一律以經驗來判斷。而大數據的誕生,讓所有產業的資訊處理能力有了飛躍性的提升,企業可以快速分析數以百萬筆的資料,並從數據中預測出未來的趨勢,提高各行各業的效率及競爭力,進一步發展出以數據為主的全新商業模式。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資訊科技產業外,近年來藝文、運動等新創產業,亦是開拓新經濟所關注的重點領域,例如由趙天麟立委號召的「大高雄38區公益慢跑」,除了成功突破台灣當時最高夜跑人數的紀錄之外,立委同時也邀請了全球6大馬拉松中的日本東京馬拉松總監、與德國柏林馬拉松總監一同共襄盛舉,並共同商討將高雄馬拉松推上世界舞台的可能,促進高雄運動新經濟的誕生。
新經濟影響巨大,引領全球經濟發展方向
新經濟的影響之所以巨大到能引領全球經濟的發展方向,主要與新興產業強勁的技術研發能力有關,不僅效率獲得大幅度提升,在技術層面更是改變了整個傳統產業結構,若無法跟上新經濟的腳步,將很可能會快速被市場淘汰,也正因如此,各國才開始逐漸重視新經濟的發展,積極投入資源,並將新技術整合進傳統產業中。
以美國為例,近年來積極發展「再工業化」,將重心放到新經濟產業發展上,以潔淨能源、健康醫療、電動車、生物工程、半導體等領域為首,提供特殊稅收抵免優惠以及各種補貼政策措施,爭取技術人才、資金回流美國,進一步推動新技術與新能源的應用,再造能兼具環保節能,且擁有高效產能的全新工業型態。在這樣的政策方向下,美國許多州都推出了鼓勵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其中包含減免相關產業的稅收和提供購電補貼,同時還為氫燃料電池與儲能技術提供大量的研究資金,促進潔凈能源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既然新經濟勢不可擋,有哪些新經濟產業值得我們耕耘呢?
新經濟產業的興起,大多與科技發展和滿足人們的需求有關,而能讓台灣有機會成為領頭羊的新經濟產業有4種領域,分別為健康醫療、能源科技、電動車、數據相關產業。這些產業之所以能成為新經濟的契機,主要是他們擁有以下特性:
- 有新技術誕生,或是技術有重大突破
- 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政府重點關注發展的產業
- 投資人一致看好,願意挹注資金
- 順應國際市場趨勢
舉例來說,各國為了降低交通運輸產生的碳排放量,正在積極發展使用電力驅動的交通工具。而為了提高用電效率,過去不被看好的氫能,於近年來也逐漸受到關注。相較於鋰電池來說,使用氫燃料電池效率更高,且能提供更多的能量,許多專家都認為氫能未來很可能會發展成能影響整個電動車市場的產業,甚至有機會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能源供應技術。身為台灣氫能發展重要推手的趙天麟立委也表示,台灣的氫能供應鏈,從上游製氫到下游氫燃料電池的供應,已佈建得十分完整,甚至包括工業餘氫或家庭廢水,都能成為供電循環系統之一,讓工業、家庭用電能與氫能串接起來,大幅降低台灣的碳排量。因此政府與民間應更重視對氫能的投入,讓台灣在能源科技新經濟領域得以佔據領先地位。

如何推動台灣新經濟?從趙天麟立委的「運動新經濟概念」啟發
台灣仰賴出口貿易,容易受到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且疫情與國際經貿情勢的動盪,讓各行各業的工作型態發生巨變,在穩定發展的前提下,台灣目前仍需依賴強勁的半導體產業帶動整體發展。不過,考量到分散風險對於穩健經濟體的重要性,台灣公家機關與各大企業也沒有停下腳步,積極推動產業升級與轉型,除了關注工業及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之外,運動產業與藝文產業也是值得我們關心的領域。
立法委員趙天麟在過去高雄市長初選期間,便曾提出「運動新經濟」政見,希望將高雄馬拉松提升到世界頂級馬拉松之列,成為「世界第7大馬拉松賽事」,以此來吸引參加比賽的國際遊客,間接帶動高雄的觀光熱潮。另外,趙天麟立委也注意到,日本沖繩做為日韓兩國職棒的「春訓基地」,每年為當地帶來非常可觀的觀光產值。然而,高雄不只春季雨量較沖繩少,氣溫也更平均,相較之下擁有比沖繩更優越的氣候條件,很適合打造成新的職棒春訓基地,若能結合當地旅遊景點的優勢,帶動棒球迷前來朝聖,將能透過發展運動新經濟為高雄帶來十分可期的觀光效益!
在藝文新經濟方面,也可以發現台灣近年來積極建設文化中心,循序漸進地推廣藝文產業,例如趙天麟立委曾到瀨戶內海藝術季參訪,希望能效仿「藝術帶動觀光經濟」的模式,邀請頂尖藝術家在原住民古獵道或是海岸線等地,設置裝置藝術或進行藝術表演,用藝術吸引全世界的遊客來訪,讓藝術不僅療癒人心,還能為地方創造新經濟貢獻。
現在世界各國正急於加速復甦經濟,一方面希望能妥善因應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另一方面則期盼能降低通貨膨脹帶來的衝擊,為此各國都想站在新經濟的浪頭上,掌握新經濟產業的主導權,其帶來的不僅是新商機,甚至可能影響到10幾年後的經濟局勢。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找到適合發展的新經濟產業,並善加經營,才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
本文章內容由「趙天麟國會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