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王》:成功來自堅持,執著創造奇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陸王》、《羅斯福遊戲》和《下町火箭》三套日劇堪稱池井戶潤的「社長三部曲」,三套都是近年的佳作,值得一看。
最近,筆者的Facebook被日劇《陸王》洗板,就連一些沒有追看日劇習慣的朋友,也走來告訴我這套日劇有多精彩,反映出這套剛剛於上月播映完畢的日劇在香港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流行,連無線J2也購買了播映權。對上一套能夠在香港流行的日劇,應該是2017年初的《四重奏》,再早一點的就是2016年尾的《逃避雖可恥但有用》。究竟《陸王》的成功之道是什麼呢?
《陸王》是TBS電視台「日9」時段繼2013年的《半澤直樹》之後,第四次與小說家池井戶潤合作,《陸王》的故事講述一間只有二十幾個員工的百年老字號足袋小工廠「小鉤屋」因為業績低迷而陷入財困,銀行告訴第四代社長宮澤紘一(役所廣司 飾)如果不開拓新業務,銀行將不會再借錢給「小鉤屋」。跑手茂木裕人(竹內涼真 飾)在馬拉松比賽中途受傷,啟發宮澤嘗試利用足袋製造技術研發新跑鞋,以拯救公司的命運……故事非常熱血,告訴觀眾一個道理:「成功來自堅持,執著創造奇蹟!」
雖然《陸王》是一套很高質素的日劇,但我對來說並不新奇,亦開始感到有些麻木,因為我曾經觀看過兩套很相似的池井戶潤TBS「日9」作品,分別是2014年的《羅斯福遊戲》和2015年的《下町火箭》,三套劇集的製作班底和拍攝手法相同,《陸王》更是集兩者之大成。《陸王》的平均收視率為15.98%,比《羅斯福遊戲》的14.49%高,但遜於《下町火箭》的18.64%。
以上這三套日劇堪稱池井戶潤的「社長三部曲」,有不少共通點,例如三者都是講述小公司如何對抗大公司,就像大衛擊敗巨人歌利亞般。而《陸王》就有兩條主要的劇情線,分別講述社長宮澤如何拯救公司,以及跑手茂木如何克服傷患參加跑步比賽,這個「社長」與「運動員」的雙線劇情結構,跟《羅斯福遊戲》一樣。
《羅斯福遊戲》講述機械公司青島製作所面臨破產危機,新上任的社長細川充(唐澤壽明 飾)決定改革公司,同時,公司的棒球部為了不被廢除而努力參加比賽……雙劇情線的結構充滿張力,互相襯托,大大增加了劇集的追看性。
相比之下,《陸王》的社長宮澤其實較像《下町火箭》佃製作所的社長佃航平(阿部寬 飾),佃航平經常將技術人員的「技術魂」和尊嚴掛在口邊,跟手下竭力追尋火箭夢。兩位社長都非常正面和熱血,思想單純,並信奉日本傳統企業價值觀,對待公司的上上下下猶如家人般,公司散發著強烈的人情味,他們為了拯救公司,願意犧牲自己的一切。
相反,《羅斯福遊戲》的社長細川充較為西化,起初果斷作出裁員等的改革措施,又打算廢掉公司的棒球部。不過,他的價值觀漸漸被社員改變,重新明白到日本傳統企業價值觀的重要性。因此,《羅斯福遊戲》的社長角色其實較為寫實和立體,觀眾可以看到主角的成長。
《陸王》的故事其實比《羅斯福遊戲》和《下町火箭》簡單,亦涉及較少的商戰和與銀行鬥爭的情節。小鉤屋的社員基本上全部都非常團結、一條心,沒有出現「內鬼」的情況,《羅斯福遊戲》和《下町火箭》公司內容都有「內鬼」出現。《陸王》的頭幾集,更有點像動漫作品《One Piece》,每集都有一名新「同伴」加入小鉤屋,十分熱血感人。
總結來說,《陸王》的確是集《羅斯福遊戲》和《下町火箭》兩者之大成,三套日劇都是近年的佳作,值得一看。
本文獲授權轉載。作者Facebook。
責任編輯:周雪君
核稿編輯:王陽翎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