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考試卷總分,學生就不再投訴太難?

提高考試卷總分,學生就不再投訴太難?
Photo Credit: Vincent Kessler / REUTERS /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如何讓學生感到自己考高分,從而不被投訴?

香港的第一個學期結束,成績快將公布,我也不期然想起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Richard Thaler)在《Misbehaving: The Making of Behavioral Economics》談及的一段經歷。

話說塞勒取得教席之初,開了一班微觀經濟學,班上大多學生卻對他極為不滿,因為他們認為期中考太困難。

塞勒解釋,他想透過試卷區分三類學生︰第一類是真正明白該課要旨的學生,第二類是掌握到基本概念的學生,第三類是連基本理解也欠奉的學生。於是他的試卷須有較難的題目,否則便無法找出第一類學生。此外,他要令成績符合學校規定︰平均成績須是B或B+,且只有少數學生會取得C。

結果他求仁得仁,考試總分是100分,平均分是72,學生成績呈常態分佈。令他始料不及的是,學生收到試卷之後非常不滿,一直投訴考試太難。塞勒向他們解釋,80分以上是A或A-,60分以上是B左右的成績,只有分數低於50分才有可能拿到C。

然而,他的解釋無法平息學生的怒氣,學生依然對他的考試感到憎惡,甚至討厭起他來。

要保住飯碗,又不用令試卷太易,塞勒想到一個辦法。

他將期末考的總分改成137,但分數對應的成績(即A,A-,B+等)同樣依比例調整。比如,原本100分取得80分就有A或A-,現在137分要拿到110分才有一樣的成績。事實上,期末考比期中考還要困難,學生的平均分只有70%,但數字變成96分,感覺比較「大」。

結果,學生非常滿意,甚至有學生在看到自己的期末考分數超過100分之後大喜若狂。那次以後,塞勒的考試都是以137為總分,他甚至在課程大綱明言,無論總分是100分還是137分都不會影響學生的成績,「只不過這似乎會令你們開心一些」("it seems to make you happier")。將總分改成137以後,再也沒有學生抱怨他的考試難。

該書的書名「Misbehaving」,所指的便是學生的行徑——96/137不比72/100高分,但他的學生卻因為拿到96/137分而比拿到72/100分更高興。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見紫煙亭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tnlhk
核稿編輯︰王陽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