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4期病人登上尼泊爾美拉峰

肺癌4期病人登上尼泊爾美拉峰
Photo Credit: Indra RaiCC BY SA 3.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名肺癌4期患者參加一項基因治療臨床試驗,取得理想療效,他更回復昔日活躍好動的生活方式,登上尼泊爾的美拉峰。他其中一名主診醫生說:「數年前,醫學界根本想像不到這是有可能的。」

「統計數字上,能多活一年不大可能,兩年的話,幾乎是奇蹟。」61歲的安迪·林賽(Andy Lindsay)確診肺癌第4期三年了,去年10月15日早上8時,他成功登上海拔6476米的尼泊爾美拉峰(Mera Peak)。

林賽的醫療團隊包括波士頓馬薩諸塞州總醫院心贓及腫瘤科主任Tomas Neilan,他批准林賽登山可不是基於「讓一個快要死的人完成心願」,而是判斷他心肺功能正常,而且具有豐富登山經驗。在攻美拉峰前幾個月,林賽去了緬因州和新罕布什爾州登山,數年前到尼泊爾徒步旅行,安全健康的回來。

林賽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些看來同肺癌4期病人無緣的事,主要是因為尖端基因治療臨床試驗(gene therapy clinical trial)成功。該項治療針對特定肺癌組織的突變,能夠阻截身體供給腫瘤養份,令腫瘤縮小。這不能把林賽完全治好,但起碼他的掃描顯示,肺癌病情明顯改善,幾乎沒有症狀。

Tomas Neilan表示,基因治療的成效,改變了癌症專家治療較晚期患者的看法,無論腫瘤專家或病人都可以朝著「能回復較活躍好動生活方式」的方向努力:「這是把第4期肺癌變成與高血壓沒有分別的慢性疾病。」

沒有人知道這項臨床試驗成功能夠讓林賽存活多少時間,但現在他的健康顯著改善,可以再做一些自己喜愛的事情,例如騎單車沿海外線旅行、重回樂隊在咖啡室演奏,當然也包括跟朋友一起去尼泊爾登山。

那不是件易事。在高海拔地帶,氣壓比海平面低70%,即使最強健的登山客都會出現呼吸困難。此前也沒有數據顯示晚期肺癌病人在高海拔地區會有何反應,Neilan與林賽討論了可能出現的健康問題,並強調:「如果你向一大群醫生徵詢意見,應該會得出很多不同答案。」

林賽的另一名醫生是馬薩諸塞州總醫院腫瘤科的Zofia Piotrowska。她指林賽屬於表皮細胞生長因子(EGFR)基因突變的肺癌患者,在非吸煙肺癌患者中比較常見。當林賽在2014年確診時,他接受了第一代標靶藥物治療,反應很好,但不足一年就出現抗藥性。2016年,醫生再次發現他對當時所服藥物有抗藥性,林賽遂決定參加新藥EGF816的臨床試驗。在接受治療數天內,林賽的呼吸已見改善,數個月後,他重拾戶外活動,由於運動增加,身體也變得較強健。

Piotrowska醫生在林賽登山前表示,他的肺功能已接近平常人的水平,最大疑問在於一個曾處於晚期肺癌的肺部,在低氣壓環境下會有何反應,以及林賽如何處理這項艱鉅運動帶來的壓力。

林賽不敢輕率,在初段停停走走,有時僅僅跟得上登山隊的隊尾,甚至要讓隊員先走,自已慢慢跟著。當體力適應過來,林賽開始發揮耐力,去到海拔5181米時,他已經是全隊中走得較前的一員。

到最後一天,全隊人用繩子繫在一起。林賽沉醉於回憶說:「恨那個黑暗中升起的壯麗黎明來得太快,一抹醉人的深紅色照亮所有山峰,包括珠穆朗瑪峰。」

在最近一次掃描,醫生證實林賽左右兩邊肺部各有一個生長緩慢的小結節,但林賽暫時沒有任何症狀。他上月回到馬薩諸塞州總醫院,與數名肺癌第4期患者參加會議,聽取研究員講解往後的治療方向。

14793269940_3010188897_k
Photo Credit: Emmaflickr,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