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起大厝」,如何善用組織中的這三種人才?

「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起大厝」,如何善用組織中的這三種人才?
Photo Credit: Depositephoto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豬、狗、貓都具有鮮明的特質及個性,豬象徵好吃懶做可被圈養,狗忠心盡責可被牽養,貓獨立機警不可受限。事實上,多數組織中的人力資源,也具有相類似的特徵及分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起大厝。」同樣的道理能套用在組織當中。

文:紀坪

善用「豬、狗、貓」人才,事半而功倍

俗話說:「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起大厝。」用來比喻一個家如果有狗自己上門的話,就能為這個家庭帶來富裕;如果來的是貓,這個家能得到足以興建大宅的財富;如果來的是豬,這個家則可能走向貧窮。

豬、狗、貓都具有鮮明的特質及個性,豬好吃懶做可被圈養,狗忠心盡責可被牽養,貓獨立機警不可受限。事實上,多數組織中的人力資源,也具有相類似的特徵及分類。

豬是人手、狗是人才、貓是人物

「豬」好吃而懶做,這類型的人通常是組織中的「人手」,他們厭惡工作、怕負責任,盡可能逃避麻煩的任務。他們追求錢多事少離家近,希望能夠在最少的投入下獲得較高的報酬,只要能夠偷懶就不會勤奮,只要有錢更多、事更少的工作機會出現,就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跳槽。他們通常不太關心組織的績效及未來,認為這跟自己沒有關係。

「工作是不得已的,我工作只是為了有錢可以花。」

「麻煩的工作,最好不要找上我。」

「工作最好能夠錢多事少離家近,內容有沒有挑戰性不重要。」

「我只是一個員工,所以公司的績效如何,跟我其實沒有什麼關係。」

在管理上,這類型的人並不會主動貢獻,所以採用經濟報酬的方式來激勵較有用,因此也就需要在一定的制度下派人管理。此外,也由於其計較報酬的特質,較適合用明確的計時計酬方式僱用,讓他們的實質貢獻能夠被量化,避免產生人力資源的浪費。


「狗」忠心而盡責,通常可被視為組織中的「人才」,他們看重自己的工作並尊重組織制度,嚴守本分且對組織具有較高之向心力,對所屬任務亦較具責任感。他們並不討厭工作,如果能夠提供適合的環境及機會,他們是可以發揮所長的。這些人通常有著穩定性高、流動率低的特質,盡忠工作職守,並追求組織認同。

「工作是有意義的,但要有合理的薪水及福利。」

「麻煩的工作,只要是合理的,我就願意幫忙。」

「工作最好要能夠發揮自己所長,組織制度最好要能清楚分明。」

「我是公司的一分子,公司的興衰跟我息息相關。」

安全感及信任感是他們所重視的元素,只要組織能夠真心相待、提供合理的薪水福利,並給予明確的升遷機制及承諾,將工作塑造得更有意義及挑戰性,讓制度公開透明、有願景,擁有此項特質的人會願意為組織付出,成為組織中最重要的人才及骨幹。


「貓」獨立且機警,可被視為組織中的「人物」,他們通常具有獨立思考力,需要自己的空間及時間,需要自己的目標及成就,慣於跳脫工作框架、渴望自我實現。有人說貓不會忘記給自己食物,以及幫自己清貓砂的人的恩惠,如果懂得愛貓,他們往往能夠帶來相當優異的績效回報。反之,貓咪也很會記仇,一旦得罪他們將後患無窮。

「工作是一種自我實現,薪水及待遇只是基本的。」

「麻煩的工作,如果沒有意義或挑戰性,最好不要找我。」

「工作最好能夠有發揮創意的地方,組織最好多一些彈性。」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但只要公司有舞台,我願意在這裡發揮。」

貓型員工適合授權、賦權,給予空間和時間,只要有獨立發揮的舞台,他們往往可以為組織帶來意想不到的創造力,具有成為組織頭臉人物的潛質,但如果使用不當,就會變成組織的頭痛人物。

PARTII_3-4
Photo Credit: 方舟文化出版社

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起大厝

「豬來窮,狗來富,貓來起大厝。」同樣的道理套用在組織當中,如果組織中布滿了「豬型人手」,組織所有的精力都將用來盯梢,最終走向貧窮。如果組織中多數是「狗型人才」,那麼組織只要健全制度,就可穩定成長的走向富裕。如果組織中多數是「貓型人物」,那麼只要有表現的舞台,這個組織將充滿創造力。

事實上,每個人都同時具有這三種動物本能,只是在比例上有所不同罷了。豬並不一定永遠都是豬,狗如果在一個制度不健全的公司就可能當不成狗,而如果是一個坐領高薪又無實質貢獻的肥貓,那簡直是豬狗不如,可能拖垮整個組織的成長。

身為一個求職者,一定要讓自己像個「阿貓阿狗」,那會讓你更加搶手且充滿魅力。而身為一個經理人,除了要避免採用過多的豬型人手外,更應該健全組織制度並創造舞台,讓狗型人才為你打根基、貓型人物為你打天下。

《「懶」經濟》:測測看你有多懶?!

相關書摘 ▶該強化強項還是補足弱項?成為頂尖獵人,別當《三國志》的呂布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懶經濟:不瞎忙、省時間、懂思考,40則借力使力的聰明「懶人學」》,方舟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紀坪

世界上不少的產品,大多起於「懶」──懶得走,所以有飛機,去哪都省時;懶得算,有了電腦,分析更精確;懶得查,有了智慧型手機,資訊不漏接!「懶」才是王道,因為懶,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催化力!

創造效能及效率,是身為一個聰明懶人必須的,用最少的投入時間創造最大的產出,人氣專欄「記帳士的商管筆記」作家紀坪認為,最具有影響力、創造力的成功者,都是擅於為自己、為他人,找到偷懶好方法的人;想簡化工作、讓事情變得更簡單,讓產能「效率高」,請先學習如何成為一位「懶人」!

懶經濟
Photo Credit: 方舟文化出版社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